2017年版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明确规定了历史学科的课程性质和目标,提出了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为广大历史教师完成课堂教学“立德树人”的使命指明了方向。
我们国家未来几十年的主要历史任务,乃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达到此目标,首先需要内部巨大的凝聚力——对国家的高度认同。而中学历史课程正是完成这一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部颁《课标》明确表示,中学历史课程的基本理念,就是要引领学生通过历史学习,认清历史发展规律,形成正确的三观。中学历史教学要增强学生历史使命感,不断增强学生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中学历史课程的
其实,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史书万卷,字里行间皆可见“家国”二字。晋代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烈士之爱国也如家”。(烈士,有忠贞、抱负之人。)明末清初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更是千古名言。正是在这样的历史积淀与现实需求上,部颁《课标》提出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并将“家国情怀”定为诸素养中价值追求的目标。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当然,学生的家国情怀不能凭空形成,需要通过教师精心设计,有力地组织历史学科的课堂教学来实现。笔者认为,“家国情怀”的教学设计,侧重点应在“国”,文章做在“国”上,实质就是落实爱国主义教育。必须完成三项重要任务:1,增强对中华文明成就的自豪感;2、认识近代以来列强侵华对于中国社会的影响,感悟中华民族英勇不屈、奋起反抗的精神;3、增强承担社会责任的动力与信心。这些目标的实现,又必须遵循《课标》的四个教学原则:创设历史情境;以问题为引领;开展基于史料研习的教学活动;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手段的多样化和信息化水平。
本文拟介绍若干体现笔者这方面设计理念的教学活动示例,或者是尚未实践过的初步教学设想,俾和同行们切磋交流。
认识过往,为国家的傲人成就自豪、自省
家国情怀是建立在对国家的认可基础上的。认识、了解国家的辉煌成就,能够激发对国家的认同与深深的自豪感,从而产生个人命运与家国命运的同体连枝之感,反思国家发展的“困局”,从历史的角度关心国家的命运,关注世界的发展。
这些年史坛刮起的历史虚无主义之风,认为历史上的中国一无是处,尤其在国家体制和政治运作方面,除了专制就是野蛮。这当然不符合实际。中国古代的科举、封驳、监察制度,王安石变法的某些政策等,都不乏合理之处。历史上的“治世”(文景之治、光武中兴、开皇之治、贞观之治等),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而西汉武帝、唐朝开元、明朝永乐和清朝康乾几个“盛世”,更是国家空前强大繁富。历史的真实是,中国古代不是只有物质和精神文明,同样也有政治文明。而“盛世”,便是此种政治文明所达到的、足以让我们感到骄傲的高度。
上海《高中历史》第三册《康乾盛世》一课,也许是最恰当的教学切入点。以往在处理这一课的教学时,教师往往会将康乾之世与当时正在崛起的西方国家进行对比,比出其落后于时代、不入世界历史潮流,与其说盛世,倒不如说是危世。结果,清朝前期成功的国家治理、强大的综合国力统统看不见了,被屏蔽了。笔者反其道而行之,将题眼仍紧扣在一个“盛”上,突显其超迈。本课第一环节就是出示、陈列,开“展览会”;调用大量翔实的史料,铺陈康乾盛世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把“繁荣”“强盛”四字文章做足。第二环节才是因果分析,用中华优秀文化、民族融合和开明的大政方针,来回答清朝强盛的原因。最后在与时代发展的趋势进行比较,深刻的体会到康、雍、乾三代能够在历史积淀之上,将中国封建制度推向千年之“盛世”的原因(如高度的集权等),正是封建体制之“危”。当时之际,与其说是康乾“危世”,更应该说是封建危世。
本课具体采用的过程方法:一是讲述、描绘。清人笔记《巢林笔谈》有“吴俗奢靡日甚”条,《啸亭杂录》有“本朝富民之多”条(此文字),可证当时天下繁富;郎世宁绘画,清代舆地图(此直观),又可见开疆拓土,声威远震。另一是利用统计数字。(美)彭慕兰《大分流》和韩毓海《五百年来谁著史》二书中所引用者,都显示清朝中期GDP世界第一。也就是以充足的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来烘托家国情怀。
感悟不屈,为国家的屈辱灾难自坚、自警
如同个人一样,国家民族的发展也有曲折,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兴旺发达的时期,也有遭受损失的灾难时刻。正确的爱国主义不是沉迷于以往的功绩和成就,妄图重回那些特定的历史时间段成为“主宰”。也不是沉湎于过去的悲伤,对历史上曾发生过矛盾冲突的民族、国家进行非理性的“仇视”。而是要抱有敢于直面艰难困苦的坚韧,对破坏现有和平威胁的警惕。
近代以来,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掠夺我国,上世纪中叶那场长达十四年的抗日战争,就是距离我们最近、创伤最为深痛的一次。这也是每个历史教师都会认真对待的教学内容。笔者曾经开过一堂关于抗日战争的公开课《暴虐与抗争》。《暴-抗》是7年级第二学期第四单元中的第2课。第四单元讲述的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共同御敌,直至解放战争胜利的历史,是中国自鸦片战争后的百年民族解放斗争的最后阶段,也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一环。第二课共分成三目,第一目“淞沪会战”承接上一课内容,叙述日本侵华战争在南方展开,中国全面抵抗;第二目“南京大屠杀”具体讲述日军在侵占南京后所制造的惨绝人寰的暴行,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第三目“人民战争与国际援助”转而介绍中国人民对暴行的反抗,中国抗战得道多助。本课的主要内容,从课题上反映出有二,一是“暴虐”,一是“抗争”,基于一课只能有一个重点的课堂教学原则,加上中国人民的反抗在第17课的《血肉筑长城》将会有集中的介绍,因此,设计本课时遂将重点放在了揭露和控诉日寇“暴虐”上,而“抗争”则考虑大部移于下一课。同样,为突出重点,第一目“淞沪会战”处理为略讲。日寇暴行罄竹难书,除了揭露它在南京的大屠杀以外,本课还补充“三光政策”、731细菌部队和“远东军事法庭”等内容,予以最充分的控诉。同时,讲解侵华战争的不可避免、介绍战后国际社会对日本战犯进行大审判,将一段被割立出来的历史完整化,以彰显历史的统一性和公正性。最后,通过批驳日本右翼的谬论,反思中日关系的走向,告诫学生牢记前车之鉴,警惕日本军国主义复活,以和平与发展维系现代社会。
本课具体采用的过程方法:一、通过教师叙述和一系列史料(文字、图片、数据的)的展示,让学生学会用事实说话和组织编排材料的叙事方法。二、通过批驳日本右翼掩盖历史、炮制历史教科书的课堂互动,培养学生摆事实、讲道理,战胜狡辩的能力。也就是以史料和历史解释能力来强化家国情怀。
承担使命,为国家的未来发展自立、自强
家国情怀是对家国成就的高度认同,更是对家国发展的休戚与共。家国情怀的培养和激发,最终是要落实到爱国主义教育上,激励学生对家国承担责任、履行使命,这是历史学科最本质的价值所在。
纵观历史,爱国一直是一个不容回避的主题。如果说,一个多世纪前的爱国,表现在五四救亡运动中;一个多甲子前的爱国,表现在抗日的战场上;今日的爱国,则表现在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
建国近七十年,中国一直在这条道路上探索前进,而这段中国现代史的内容如何合适的处理,笔者也一直有所困扰。去岁下半年的德育学习中,笔者意外发现央视一套的专题片《信·中国》节目,该节目以老一辈革命家、烈士等的书信为载体,传递“信仰、信念、信守”的思想,是落实爱国主义教育极佳的材料。笔者由此设想,在《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一课中,引用钱学森《香烟纸上的求救信》,讲一个爱国知识分子为国家建设放弃优渥的国外生活,突破种种艰难险阻而归来的故事。在生动刻画刻画了钱学森的形象、激荡学生的心弦的背景下,剖析新中国之“新”,再次激发家国的认同感。随后适当的举出去岁日本遭台风袭击,大阪关西空港成孤岛之后中国政府破除万难助中国旅客脱困的事件,渲染自豪之感。紧接着引导学生分析中国政府能够勇于作为的原因,离不开祖国的发展,日益的强大,鼓励学生位置继续奋斗,承担自己的一份使命。
本课具体采用的过程方法,除了史料的真实性验证之外,更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用信息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的多和“叙史见人”落实家国情怀。
部颁《课标》提出五大“学科核心素养”之间的关系:唯物史观是理论保证,时空观念是学科本质的体现,史料实证是必要途径,历史解释是思维与表达能力,家国情怀是价值目标。在笔者的认识中,前四项核心素养是历史的思维能力和历史学习的操作方法,它们都是为家国情怀服务的。而家国情怀的教学设计,侧重点在“国”,文章做在“国”上,实质就是落实爱国主义教育。
以“家国情怀”为核心的爱国主义的落脚点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展现责任担当和奋发有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叙史见人,要有意识地让英雄人物、时代楷模的光辉榜样出现在历史课教学中,用他们的品行壮举引领学生成长,长大后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接班人。
“路漫漫其修远兮”,中学历史课教学使命光荣,责任重大,一个共产党员的觉悟和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将督促我们为培养好新一代而不断砥砺奋进,上下求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