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优渥,据调查显示,学生劳动意识却越来越淡漠,劳动能力越来越差。笔者认为,这是社会的导向、学校教育对劳动教育的轻视以及家庭教育对学生过分保护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一则“孤独的班级劳动管理员”案例谈起,着重探讨在建设班级特色的同时把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技能落到实处 的可行性策略。
【关键词】劳动教育 班级特色建设
一、案例呈现:孤独的班级劳动管理员
开学一段时间后,笔者作为班主任收到了班中担任劳动管理员的同学小张妈妈的来电。小张妈妈反应,小张因为前一学期的誊分员岗位做得认真受好评,这学期自荐竞选当上了劳动管理员,负责每日放学值日生劳动工作的监督。原本小张得偿所愿,工作非常有干劲,但不久小张发现劳动管理员的工作得不到同学们的认可和配合。她几经努力,身体力行做劳动但是一个人忙不过来;找老师反应情况却没能实质改善,反而之前相处很好的同学也疏远了。小张萌生退意却不敢找我来倾诉,妈妈看到她沮丧也不知所措。
笔者安慰了家长之后,马上在班级进行调查,发现班级每天的值日生工作确实存在很多问题,漏做、敷衍的情况时有发生。即使班级设置了劳动管理员,但是一个卫生监督岗位无法从根源解决这些现象。
二、现象剖析
时代飞速发展的同时,学生们的生活条件越来越优渥。然而,小学生身上呈现出“三多三少”的趋势:厌恶劳动、追求舒适的多了,埋头苦干、无私奉献的少了;挥霍浪费、追求时尚的多了,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的少了;任性自私、懒散骄纵的多了,勇敢勤劳、助人为乐的少了。只有找到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策略,才能从根本上缓解劳动教育缺失的问题。这些现象的产生,学校、家长、学生自身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学校方面的原因
由于部分同学不能达到学业要求,在补习作业查缺补漏时,学生的劳动时间被倾占挪用是比较常见的现象,学校也没有对劳动教育引起足够的重视。长此以往,不仅学生的劳动时间被压缩,知识和技能也得不到提升。更重要的是,如果学校轻视劳动教育,学生便难以树立正确的劳动观,更无法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在这个案例中,不难发现即使劳动管理员小张同学拥有满腔热情,但是大部分班级同学在值日劳动方面责任感的缺失、劳动技能的低下也是不争的事实。这些现象需要班级通过劳动教育班级特色的建设来改善,在日常生活中让学生通过学习实践获得成就感。
(二)家长方面的原因
不知几时起,家长对孩子时常会说出:“你现在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别的都不用你管。”这样的偏颇的思想,导致劳动教育摆不到应用的位置。同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个家庭中都有一位专门料理家庭事务的人,家里的括都有专门的人做,家里学的劳动量明显减少。整理床铺、打扫房间等对学生力所能及的事轮不到自己做,造成了很多学生在家里根本没有参与劳动的机会,在劳动中获得的真实体验更是少之又少。
(三)学生自身的原因
调查发现,即使小学生在劳动的时候热情很高,但是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不具备基本的劳动技能。同时,很多小学生的观念里觉得劳动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情”,需要“获得表扬和报酬”。换而言之,很多小学生并不能从劳动中获得乐趣,所以没有内在驱动力促使自发性劳动。甚至有一部分小学生认为家里的家务就该是家长做的,自己只要每天学习就够了。
当然,绝大部分的学生还是表示愿意帮助家里的长辈进行简单的家务劳动,例如“扫地、擦桌子”等,但因为各种客观情况,这样的机会非常少。这时候班级作为学生成长过程中重要的空间和教育的载体单位,建立劳动教育班级特色就变得非常必要。
三、实施策略
要激励一个集体,首先必须形成大家共同拥有的希望和追求,正是这种追求和希望能团结大家、激励大家,使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班级特色建设是落实追求和希望的落脚点。班级特色是一种隐性的教育力量,表现出一个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并且这种班级独特的风貌和精神,自觉或不自觉地通过一定形式影响学生的行为。班级是一个有共同奋斗目标的集体,班级特色建设体现的是一个班集体的灵魂,是一个集体在学习、个人能力方面发展的有效体现,为了让这个集体实现它的目标,让一个集体有积极向上的氛围。
而恰巧,劳动教育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教育。劳动学习是人人必须拥有的经历,获得劳动体验、习得劳动本领、创造劳动价值、享受劳动成果,是每个学生的基本权利。学生在学校接受劳动教育的主要场所是班级,建设基于劳动教育的班级特色对改善学生“三多三少”的现象有很多的应对策略,不仅有利于班级氛围建设和学生集体意识的培养,更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
(一)以“班级会议”为载体,助推学生心灵成长
主题班会是学校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和载体。但是传统的主题班会容易流于表面,走流程的操作导致形式大于内容。班主任可以尝试适当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采用“正面管教”的方法,根据自己班内的实际情况设计小学主题班会课,让每个学生同班级集体一起成长的同时获得个人的个性化发展,为身心健康成长打下坚定基础。
1.多样形式,激发兴趣。
略区别于主题班会,班级可以定期举行“班级会议”,把主动权甚至内容的编排权都给学生。而让学生从劳动教育中获得乐趣和发展,班级需要先“动”起来。班主任可以在班中引导学生们进行小故事大道理、演小品引讨论等生动活泼的形式,以班级生活中的真实事件为劳动教育的切入口,以敬业友善、勤奋奉献的人格培养为抓手,发展学生的劳动习惯和公民意识,让学生在愉悦氛围里了解劳动对学习、对生活和对社会的重要性。
2.积分游戏,助力合作。
同时,小学生对游戏普遍比较感兴趣。班主任可以通过设计积分游戏激发学生劳动热情,让学生在完成班级劳动工作过程中获得真实的成功体验与感悟。笔者在自己班级实施过程中发现,积分分值比较高的劳动任务在操作过程中有一定难度。出现这种情况时,形成班主任应该加以引导,帮助班级互帮互助讨论技巧、分工合作完成任务的模式。例如在“午餐后清理地砖汤渍”的任务中,由几位地板管理员组织大家饭后先用抹布清理自己脚下的污渍,再由积分任务认领同学用大拖把清理班级主干道,最后清理拖把为下一次使用做准备。大家配合得当,各司其职,在劳动技能提升的同时,班级的卫生情况也大大改善。在构建班级秩序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可以通过从认知到实践的班级会议为载体,助力推进学生“知”“行”合一的德育成长。
3.知行合一,烘托氛围。
班主任老师可以根据带班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开展了一系列的班会活动。通过结合语文学科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相关课程,设计别出心裁的班级会议的形式,也将为班级劳动教育打开了新局面,触动学生的心灵达到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同时,班主任可以通过班内互相介绍典型事件介绍和主人公们的互动,让全班所有学生都感受到正面教育的激励,起到巩固劳动行为和意识的作用,帮助学生从为班级服务付出中获得技能的进步和情感的愉悦。
(二)以“一人一岗”为策略,构建班级积极氛围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既然思想存在于劳动之间,人就要靠劳动而生存。”从班级工作的实践中发现,从事班级岗位的学生,一段时间后都会拥有更强的沟通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所以班主任应该鼓励班级中的每一位同学去观察、寻找班级中需要的劳动岗位以及自己能承担的劳动职责,通过培训、试岗、竞聘和评价做到以学生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一人一岗”。
笔者在实行“一人一岗”策略时,和学生一起整理出班级里的“每日劳动清单”,并且给每个岗位起名字分类。实施过程中发现,不仅班级学生的劳动技能获得了提升,通过劳动成果展示、互相评价等班级策略极大地激发学生们参与班级劳动服务的积极性。班级每个同学通过认真履行自己的劳动岗位,负责起班级事务每一天的日常运作,共同构建敬业友善、勤奋奉献的班级氛围。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发现学生是非常喜欢这些自己设定、竞聘、实践、评价的劳动岗位。
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把做好劳动岗位变成主动行为,也为后续劳动岗位的有序实施打下扎实基础。当然,岗位的设置和人选不可能一成不变,此时班主任应该引导班级同学在人人参与、良性竞争的前提下进行定期“竞聘换届”。这样可以使一部分内向、不够自信的同学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劳动岗位都参与到劳动中,培养自身能力的同时,从本质上逐渐改变学生们原本“习惯享受服务多,付出义务少”的状况。
以“一人一岗”为策略,引导学生在劳动岗位的践行中培养主动性和责任感,在劳动岗位的体验中感受班级工作的不平凡,在劳动岗位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沟通的方式,从而在劳动中获取成就感和幸福感,在班集体建设中找到归属感的同时促进个体的发展和自我的提升。
(三)以“家班合作”为核心,陪伴学生幸福成长
1.学做家务,感恩家庭
小学生主要的生活环境就是家和学校,以劳动教育为引领的班级建设更需要家班配合,不能让学生们在生活上与劳动“隔绝”。班主任应该鼓励同学们在放学回家后向身边的家人亲友感恩,教育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帮着做,弘扬优良家风,参与孝亲、敬老、爱幼等方面的劳动。³
同时,为了响应2019年7月起上海市实行的“垃圾分类”行为,班级可以组织实行家班合作“小手牵大手”的活动。班级可以利用午会课、校班课,通过是非题、有奖问答题等学习形式储备垃圾分类知识。班级同学在认识到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同时,成为家中垃圾分类的小小捍卫者。这样的活动组织既丰富了学生的劳动知识,简单可操作的方法又可以促进学生劳动技能的提升,激发学生内在积极性;同时以小见大,家班合力支持垃圾分类工程,做到了环境保护,可谓一举多得。
比起过去,多媒体的运用在班级特色氛围的建设中占到更不可忽视的比重。通过班级全员努力达成的成果既可以通过黑板报展示,也可以媒体软件的打卡交流留下了很多同学们的劳动成果和低碳轨迹:一张张图文并茂的手抄报、深入浅出的ppt和一篇篇朗朗上口的垃圾分类童谣,无一不展示出学生在活动中劳动逐步增强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学生在家庭中付出劳动做家务,不仅能从中获得快乐和成就感,更是将对地球环境的保护意识植入脑海,为学生的公民意识培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家班合作,服务社会
班主任在建设以劳动教育为特色的班级氛围时,要积极发动家班共育的力量。当家长们意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后,学生的终生发展才不会是纸上谈兵——学生的全面发展怎能不“劳”而获。班主任可以通过家委会征集组织班内各行各业的家长们走进课堂来做“劳动者讲座”,通过岗位事迹分享引导孩子从内心产生尊敬劳动者的感情。家班共育的良好氛围对学生们的劳动教育注入了新的推动力。
除此之外,假期的实践活动也可以和劳动教育有机结合。班主任可以发动家长志愿者协助学生们利用寒暑假等各类假期参观了各类博物馆展示厅,让学生们了解为了祖国发展,各行各业中辛勤的劳动者们铸下了不朽的丰碑。基于劳动教育的班级特色建设中,学生们将变得越来越愿意付出自己的劳动,为构建更和谐的社会出力。
在班中实行一段时间后,笔者又收到了小张妈妈的反馈,这次的交谈中小张妈妈已经没有了之前的焦虑。
劳动教育既是今后生活的需要,也是未来生存的需要,更是让学生终身更好发展的需要。以劳动教育引领创建班级特色的举措,是立足于学校班级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之间的结合,以班级会议为载体、班级劳动岗位建设为切入点、家班合作为核心,引导学生养成尊敬劳动人民的思想,旨在逐步增强学生劳动中的主动性和责任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能力以及敬业、奉献的优秀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劳动是最好的教育》,汤勇,《中国青年报》2015年08月21日02 版;
2、《主题班会的设计原则》,范瑞,吉林省公主岭市岭东小学,《中华教育理论与时间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一卷)》2009年,G625.1;
3、《关于加强劳动教育的通知》,教育部,教基-【2015】4号。
责任编辑:江振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