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数智赋能学练赛,精准教学专项化

 

为深化“双新”课程改革,全面落实《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核心要求,以数字化转型驱动教学创新,助力体育教师专业能力迭代升级。20251027日,上海市徐汇区所有中学体育教师齐聚上海市中国中学,围绕“数智赋能学练赛 精准教学专项化”主题开展教研活动。出席活动的领导、专家有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徐阿根校长,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浦正权院长,上海市中国中学郑敏芳校长,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中学体育教研员吴叶丽老师,活动由上海市中国中学体育教研组长翁锦主持。

1.JPG 2.jpg 

教学展示

上海市中国中学季永刚老师带来十一年级体能(18-10):全身爆发力1教学实践课,课堂围绕“合理的屈膝角度与快速发力协调配合”的重点以及 “上下肢力量的快速传导”难点展开,教学环节设计层层递进。在“如何做到自下而上的快速发力”、“如何在多人协同配合下,提升全身爆发力”等问题的引导下,学生分组探究,通过AI技术投屏对比,分析爆发力发力的合理角度等关键问题;通过教练智眼分析动作,借助药球、壶铃、炮筒以及杠铃等器材,进行针对性学练;借助点阵笔实时记录练习情况,即时收集并分析练习数据,为课中开展精准学练提供数据支撑。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校长致辞

上海市中国中学郑敏芳校长首先对各位领导、专家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强调体育是教育的基石,不仅能强身健体,更能促进人格完善。郑校长指出,季永刚老师执教的专项班体能课,既是一节AI赋能的创新课,也是学校推进数智赋能课堂建设的典型课例,充分体现了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度思考与热忱,诚挚邀请专家与老师们在后续评课环节中提出宝贵指导意见。

11.JPG

 

领导讲话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浦正权院长肯定了人工智能在体育教学中的价值,强调人工智能赋能中学体育教学,是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深刻变革,有利于提升教学的科学性与安全性,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为培养终身运动习惯奠定基础。浦院长提出当前需应对的三大挑战:一是加强教师培训,提升教师运用数智技术的能力;二是深化技术与教育的融合,避免技术应用流于形式;三是注重学生数据隐私与安全保护。最后,浦院长号召全体教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守“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为徐汇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12.JPG

 

专题报告

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中学体育教研员吴叶丽老师以“数智赋能强体魄,体技融合砺品格”为主题,围绕十一年级《体能:肌肉力量、爆发力、肌肉耐力》大单元设计进行专题报告。吴老师从深度学习明思路,聚焦问题构单元;问题导向启思维,智学慧练强体能;数字赋能学练赛,体技融合育素养三个维度展开详细阐述。通过教练智眼、VBT工具、豆包智能体、点阵笔等数智工具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实现“学、练、赛、评”全环节赋能。吴老师强调,本单元设计旨在达成“数智、素养、融合”三大目标,推动体育教学实现课程形式从“体能孤立”到“体技融合”,教学方式从“经验教学”到“数据驱动”,学生角色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究”的三大转变,为中学体能专项教学提供系统化、可借鉴的实践方案。

13.JPG 

 

互动研讨

徐汇区中学体育教师切实体验数字技术对课堂的赋能作用通过数据反馈实现教学即时评价,同时,精准掌握各年龄段教师的培训需求,现场40余位教师亲身参与点阵笔实操并填写数据,完成数据实时汇总与分析在实践中,教师们深刻感受到信息科技为体育教学带来的便捷与创新,进一步深化了对 数智赋能学练赛,精准教学专项化理念的理解,为后续教学实践与培训工作奠定基础。

14.jpg 15.JPG

 

专家点评

上海市特级教师、特级校长徐阿根校长首先高度肯定季永刚老师的实践课,认为这是一节优秀的中学生体能教学样板课。整节课完整呈现了体育教学的本质要素,包括明确的教学目标、科学的教学内容、多样的教学方法与完善的评价体系,教学结构严谨有序。课中采用的实时数据评价方式,为教学改进提供精准依据,建议进一步推广应用。徐校长指出,在高中体育专项化改革背景下,体能课需与专项运动技能紧密结合。同时,我们既要充分认识AI技术在辅助教师示范、数据记录分析等方面的优势,也要正视其技术实现存在的难度,避免盲目应用。

16.JPG

 

本次教研活动进一步明确了数智赋能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与实践路径,参与活动的教师们纷纷表示,将以本次活动为契机,积极探索数智技术在体育教学中的深度应用,推动体育教学从“经验教学”向“数据驱动”的转型,助力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为徐汇区中学体育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17.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