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推进馆校合作,提升中小学图书馆教师的专业素养与课程实施能力,9月22日下午,徐汇区教育学院、徐汇区教育局中小学图书馆工作委员会与徐汇区图书馆在徐家汇书院联合举办“图书馆第一课”教师培训及现场教学展示活动。全区近百名中小学图书馆教师齐聚一堂,共探图书馆育人新路径。
活动在徐家汇书院三楼报告厅拉开帷幕。徐汇区图书馆馆长房芸芳首先致辞。她表示,公共图书馆是区域教育生态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服务终身学习、涵养阅读文化的重要使命。此次三方携手推出“图书馆第一课”项目,旨在通过系统化课程设计与专业培训,助力教师用好用活图书馆资源,让阅读启蒙教育更具实效与温度。
徐汇区教育学院信息资源中心主任王卿在讲话中强调,图书馆课程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阅读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载体。他指出,新学期将把“图书馆第一课”作为区域重点工作推进,鼓励各校结合校情开展教学实践,适时组织教学评比活动,推动优质资源共建共享。
在课程展示环节,徐汇区图书馆袁圆老师围绕《我的图书馆第一课》探索手册,呈现了一堂生动的小学版教学示范课。课程从“图书馆是什么”出发,系统讲解了图书馆功能、资源分布、礼仪规范及图书查找技巧,特别是对索书号解读和《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的应用进行了实操指导,内容贴近实际,实用性强。
朱梦老师则聚焦初中阶段,开展《徐光启的科学精神》研学报告课程培训。她结合“海上光启”文化品牌,介绍了文献检索、资料整理等研究方法,并指导教师如何利用徐家汇书院小程序、电子阅览室等数字平台,组织学生开展主题研学,提升探究能力与文化认同。
活动尾声,与会教师共同欣赏了越剧导赏课《海上光启》。在悠扬的唱腔中,徐光启的科学精神与人文风骨跃然台上,为整场活动注入深厚的文化意蕴。
据悉,相关课程视频将于10月在徐汇区教育学院官网信息资源中心主页中发布,供全区教师学习参考。本次活动标志着徐汇区“图书馆第一课”项目全面启动,未来将通过“书院实践+送教入校+教师自授”的三线并行模式,持续推进馆校协同,将阅读育人走深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