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强师赋能·研课育心” 2025年“汇心杯”徐汇区心理健康活动课展评交流心理教师全员培训 暨新学期第一次心理教研活动顺利进行

1757309689396298.jpg 截屏2025-09-07 13.07.27.png

微信图片_20250904175503_81_504.jpg 微信图片_20250904175510_87_504.jpg

为进一步提升徐汇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活动课的教学质量,促进心理教师的专业发展,由徐汇区教育局、徐汇区教育学院主办,徐汇区华理学区的华东理工大学附属中学、梅园中学、华东理工大学附属小学承办2025年“汇心杯”徐汇区心理健康活动课展评交流活动。自今年6月启动以来,在张建国、苗蓬、郭永芬三位心理教研员的引领下,展评活动顺利推进。

9月4日于梅园中学开展了“汇心杯”徐汇区心理健康活动课展评交流心理教师全员培训暨新学期第一次心理教研活动。来自全区来自全区83所中小学的120余名心理教师一同参与了本次培训活动。

培训伊始,徐汇区教育学院德育室江振岚老师代表徐汇区教育局、徐汇区教育学院对徐汇区中小学全体心理教师作展评活动前期工作总结及参与展评活动的动员。江老师从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角度,阐述了举办“汇心杯”心理健康活动课展示交流活动的重要目的。她强调,心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课堂教学能力保障心理课质量、有效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的核心要素,直接关系到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课堂教学”是心理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引导积极心理的重要载体,也是全息式了解学生的重要路径。希望通过“汇心杯”系列专题培训、展示交流活动,为心理教师提供更多学习、反思和提升的机会,进一步推动心理教师的专业成长,保障学生健康心理。

随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上海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中心研究员杨彦平博士为全区中小学心理教师带来了题为《学校心理教师的课程设计与执行能力提升》的专题辅导讲座。杨彦平博士从当前学校心理教师的主要工作任务出发,深入剖析了心理课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定位与价值,并从文件政策、理论文献、现实依据三个方面系统说明了心理课的课程依据,从设计逻辑、主题板块划分、内容选择与教学设计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最后,以一节“认识自我”的心理课为案例,诠释了在课堂中心理教师如何通过精心设计的、层层递进的活动,激发学生在各个环节中投入、体验和探索。

心理健康课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惠泽每一位学生,促进全体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性目标。让我们一起在“双新”背景下,通过“汇心杯”心理健康活动课展评交流活动,积极探索育人方式变革,全面提升心理教师专业素养,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学生成长注入更多专业与温暖的力量。

2025年“汇心杯”徐汇区心理健康活动课展评交流活动从今年6月启动至2026年4月,历时近一年,徐汇区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全员参加。

撰文:南模中学  王心怡

供图:梅园中学  张秀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