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施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于学生的学习评价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个现实问题。传统的评价方式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教师的教、轻学生的学。忽视了学生思维水平的发展;忽视了改进与激励功能;忽视了评价主体多源、多向潜能发掘的价值。现代教育论认为:“教育真正意义在于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力,发展人的个性。”《科学课程标准(3-6年级)》中也指出:“科学课程的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学习的过程。”我们认为,评价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改变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功能的状况,突出评价的发展性功能是学生评价改革的核心。
课堂是学生学习活动的主阵地,是学生知、情、意、行等呈现的重要场所。一直以来,课堂评价的关注点都是教师如何的“教”,而新课改则更关注学生是怎样的“学”。 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着眼于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发展。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因此评价就不能仅在学习过程结束后再进行,而必须伴随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之中。因为学习的很多因素是无法通过定量方式测定的,也无法在终结性评价中客观反映。因此,开展课堂观察评价,对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状况有着重要意义。
观察是一种较为基本和常用的科学研究方法。这里所指的课堂观察是指上课教师或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在课堂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对师生的教与学行为和学生的参与状态等教学现象进行观察研究的一种方法。开展课堂观察评价,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教师在课堂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状态,从学生的注意状态、参与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情绪状态、生成状态等方面去观察学生,随机进行评价;在课后要充分利用成长记录和科学日记了解学生,作出适当评价。通过这样的课堂观察评价,鼓励学生去思考、去尝试、去实践科学,经历科学过程,体验生命历程。
一. 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观察评价
开展课堂观察评价需要教师随时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与反应,及时给予必要的、适当的鼓励性、指导性的评价。如学生在小组学习中讨论、交流、合作的参与程度;在思考、获取知识过程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操作过程的动手能力、表达能力等等都将成为课堂评价学生的主要内容。
1、科学探究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科学活动的本质在于探究,教育的宗旨在于形成人的良好素质,科学教育只有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来发展其科学素养,才能实现科学本质与教育宗旨的内在统一。我们觉得可以重点评价学生探究科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兴趣、技能、思维水平和活动能力。
(1)参与科学学习活动是否主动积极,是否持之以恒,是否实事求是;
(2)观察是否全面,提问是否恰当,测量是否准确,设计是否合理,表达是否清晰,交流是否为双向或多向的;
(3)搜集、整理信息、进行合理解释的能力怎么样,动手能力怎么样,同伴之间交往合作的能力怎么样。
总之要注意鼓励小学生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理解科学探究过程,获得科学探究的乐趣,逐步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而不要强调小学生科学探究的结果或水平。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既是科学学习的动力因素,影响着学生对科学学习的投入、过程与效果,又是科学教育的目标。主要包括对待科学学习,对待科学,对待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对待自然四个方面。培养小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不能像传授知识一样直接“教”给学生,而是要创设机会,通过参与活动,日积月累,让学生感受、体验与内化。
(1)学习兴趣是否浓厚,学习动机是否强烈;
(2)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举手发言的次数,回答问题是否积极,参与讨论的积极性等)。
(3)能否尊重事实、尊重证据,能否大胆想象、勇于创新;
(4)是不是乐于合作与交流,乐于采纳别人的意见,极表达自己的意见,乐于改进自己的学习或研究;
(5)能否崇尚科学的人文精神,关心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及热点问题,如:环境问题、人口问题、能源问题等等;能否从自我做起,热心参与有关活动,发展对自然和社会的关怀和责任感。
3、科学知识
通过科学课程的学习,知道与周围常见事物有关的浅显的科学知识,并能应用于日常生活,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是科学课达到的目标之一。重点应评价小学生对生命科学、物质科学、地球与宇宙科学、人文与社会科学诸方面最基本的概念和技能的理解过程和应用情况,对所学的内容掌握的程度,能否在理解的基础上用所学知识于新情境中,能否综合应用知识,灵活、合理选择方法解决有关问题。尤其是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对科学知识的把握与应用,而不是检查学生最终记住了多少信息。
二.建立以自主发展为内容的成长记录
学生处于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中。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可以记录学生学习的过程,强化对学生自我监控、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能力的培养。学生通过自己参与对学习过程、结果的评价和对同学学习活动的评价,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评价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仅增强他们学好科学的信心,而且还为学生的成长过程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形成性评价,是体现学生学习过程,记录生命体验的较好方式。
1、成果型记录袋:主要收集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优秀作品与学习成果的有关资料,如科学日记、观察和实验记录、科学报告、小制作、小论文、小发明等;
2、过程型记录袋:重点是呈现与展示学生学习进步、探索、努力、进取、反思、达成目标与成就的历程的有关资料,如: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案的制定、实问题讨论、点滴进步、师生交流等;
3、评价型记录袋:主要是包括课堂学习行为观察评价表,如自我评价、同学对我说、教师评语和家长的寄语等。
三.展示以科学日记(手记)为载体的学习轨迹
对学生来说,通过记科学日记的方式,学生可以对所学的科学内容进行总结,可以督促和体验观察、实验、考察等研究过程,可以像和自己谈心一样写出情感体验,用文字语言表达思想方法和情感的机会。同时,科学日记不仅可以用于评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效地评价学生的思维方式、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而且是教师反思自己教学的第一手资料。
对教师来说,科学手记是一种绝好地叙述教育的文体。是随笔,抑或是杂文;是,散文抑或是时评。一事一议,教育故事在充满人本和个性的叙述中可读性更强了。教师在撰写科学手记中不断收集学生发展过程中的信息,还真实地记录着孩子们学习科学的真实过程,反思自己教学得失。不仅促进了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而且也成为能更理性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
总之,通过开展科学课堂观察评价,强调了对科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在过程中的评价,重在学习过程,重在知识技能的应用,重在亲身参与探究性实践活动获得的感悟和体验,重在学生的全员参与,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我评价和自我改进。这样的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它不是完成某种任务,而是一种持续的过程;这样的评价旨在发展,是为学生服务的;这样的评价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建构个体发展。最终使学生获得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学会分享与合作、科学素养的养成和增强对社会的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