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为教育家的成长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王湛 |
今年全国人代会上温家宝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用前所未有的篇幅报告政府的教育工作,提出了政府在推动教育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方面将采取的一系列重大举措,表达了政府优先发展教育的决心。温家宝总理在报告中强调了要提倡“教育家办学”,我领会有三点重要意义。首先,进一步表达了办教育要尊重人才的观念。第二,办好教育要尊重教育规律。教育工作有自身的规律,要由了解教育规律、遵循教育规律的人来办,不能简单地用行政命令、行政工作的一套去指挥办教育。第三,教育要坚持科学发展。当前,教育发展的着力点要放在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上。坚持科学发展,必须更加强调依靠“教育家办学”。 温家宝总理呼吁坚持“教育家办学”,这是中央政府也是当代杰出政治家黄钟大吕般的热情呼唤。但令人遗憾的是,如何落实“教育家办学”,似乎缺少周密有力的部署。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育工作在重视内涵建设、坚持科学发展方面还需要加大工作力度。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三点感想。 中国基础教育领域有一批教育家 贯彻温家宝总理提出“教育家办学”的指示,首先要回答谁是教育家,教育家在哪里?在中国,从事教育工作的人很多、很多,超过千万。但是,被社会公认的教育家却很少、很少。提起教育家,大家常常列举的是孔子、墨子、蔡元培、陶行知、苏格拉底、柏拉图、杜威、苏霍姆林斯基。当代活着的人,极少有被称为教育家的。中国教育规模世界第一,教育人口数以亿计,而当代被称为教育家的,可谓凤毛麟角。要“教育家办学”,教育家安在?前有古人,今无来者,念教育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不能不令人发此感慨。 问题是对教育家如何理解和怎样定义。《辞海》和《汉语词典》中都无“教育家”的词条,有关社会科学的词典也无“教育家”的条目。《辞海》中,“家”是“经营某种行业、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技能或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这种解释和当今人们在生活实际运用中对“家”的理解不尽相同,在实际生活中被称为“家”的人,应该是从事某种专门工作、具有某种专门知识、技能并且有一定造诣、成就和影响的人。即便是这样的理解,对不同的职业领域,冠以“家”名,宽严也很不一致。有的领域比较宽,戴“家”的桂冠者比比皆是,而有的领域则太严,譬如教育领域。如此庞大的职业群体,创造了举世瞩目的辉煌业绩,英才俊彦云集,但被世人称为教育家者寥寥。其实,对照“家”的含义,中国当代应该是教育家辈出的时代。 教育家是指从事教育工作并在教书育人、教育研究工作中有较高的造诣或取得一定成就的人。教育家既包括教育思想家,也包括教育实践家,或者集两者于一身。以此衡量,在我国基础教育领域,有一大批教育家。他们主要在学校管理和教学一线,兢兢业业从事着教书育人的工作,不仅为社会和国家培养了各类优秀人才,而且洞悉教育规律,精通教育业务,在长期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在此基础上升华为理论成果,用于指导自身的工作实践,并为丰富和深化教育理论作出了贡献。他们或者是学校的校长、管理人员,或者是一线的优秀教师,或者是在为教育服务的科学研究、教学研究、教材编写、教育新闻传播以及教育管理等机构工作。他们是支撑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骨干力量,是基础教育的领军人物,是受到广大青少年学生和人民群众敬佩爱戴的师表,他们是当之无愧的教育家,正是他们在办着中国的基础教育。坚持“教育家办学”就是要进一步发挥他们的作用,提高他们的地位,让他们的聪明才智绽放更大的光彩。 教育家办学要敢于我行我“素” 办学既要坚持统一性,又要坚持自主性。统一性是国家意志、时代要求。办学坚持统一性就是要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现在一定时代背景下,国家、社会在提高国民素质、培养人才方面对教育和学校提出的要求。而自主性则是办学者从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受教育者不同的背景、条件的实际出发,在办学的理念和思路、学校的建设与管理、育人的模式与方法等方面坚持因地、因校、因人制宜,坚持创造性开展工作。不盲从,不趋同,讲效率,创特色。 “教育家办学”要坚持统一性与自主性结合,并追求完美的结合。近年来,政府和社会十分重视素质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一些重大的举措也正在不断探索与逐步完善之中。但是,推进素质教育的实际效果还难以令人满意。我们至今仍不能说真正实现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解决了教育面向全体学生的问题。形成如此状况,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教育外部的,也有教育内部的;有观念方面的,也有体制方面的。观念与体制,外部与内部,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困难丛生。国家对推进素质教育的迫切要求和实际工作中的诸多困难,是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对教育家们的挑战,也是考验。 作为教育家既要努力推动和促进影响素质教育开展的教育外部、学校外部制度的创新,但同时也不能因为外部制度创新的艰难前行而消极等待,无所作为,随波逐流,怨天尤人;作为教育家,他们有自己对素质教育的深刻理解和执著追求,他能在自己工作的范围内,与自己带领或参与的团队一起,团结协作,锐意创新,孜孜不倦,开拓前进;作为教育家,他们深知,一个没有创新精神的人带领的教育团队,一所没有创造活力的学校,怎能培养出具有生动活泼的学风和富有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他们敢于摆脱来自各方面窒息创新活力的束缚,把这种束缚的影响尽可能减弱到最小程度,在自己的办学空间里,坚持我行我“素”,坚定而且深入地实施素质教育,坚持自主创新,将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对人才培养的要求,通过富有个性特色的教育实践活动得到充分有效的实现。这样,才能无愧于“教育家”的称号。我们期望在基础教育领域里,有愈来愈多的我行我“素”的教育家。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实施素质教育的宽广之路,应该是由愈来愈多的我行我“素”的教育家和教育工作者们走出来的。 为教育家的成长、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教育家的成长需要有良好的环境,教育家坚持教育规律、充分发挥自主办学,更需要有良好的环境。为了让更多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成长为教育家,让更多的教育家成长为杰出的教育家,让更多的教育家在办学的实践中创造辉煌的业绩,政府和社会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成千上万的杰出教育家成长起来了,在教育领域里建功立业,这是教育之幸,国家之幸,民族之幸。 第一,要搭建平台,提供机会,帮助和引导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校长、优秀教师在办学实践中成长。我们高兴地看到,国务院日前转批的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就明确提出:“国家提倡教育家办学,将选拔一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能力突出、潜心办学的优秀人才担任各级各类学校的主要领导。” 第二,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简政放权,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尊重学校办学自主权,使校长和教师能够大胆试验,大胆实践,能够我行我“素”,逐渐形成自己的办学思想、办学风格、办学特色。 第三,要坚持“双百方针”,发扬学术民主,实行学术自由。“教育家办学”,我行我“素”,思路不尽相同,风格各异;教育家创造教育思想,开展教育实验失之偏颇也在所难免。对教育家不能求全责备,只要他们在教书育人、教育科学研究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就要肯定他们,支持他们。 第四,要大力宣传教育家,形成尊重教育家、学习教育家的浓厚社会氛围。在宣传教育家方面,教育媒体应该成为主阵地,胆子要更大一些,声音要更强烈一些,宣传要更深入一些,从而影响和带动其他媒体,共同宣传教育家的思想和事迹,树立教育家的良好形象,激励和支持一批优秀教育工作者攀登教育家的高峰。 第五,要让名副其实的教育家光荣地获得教育家的称号。媒体要加大宣传力度,但是仅仅媒体宣传是不够的。政府和行政管理部门也应该有相应措施。当然,“教育家”不是别人封的,不是官方定的,但政府的关心、推动、扶持是不可少的。此外,成立教育家协会,既给教育家有一个团结协作、切磋交流、共襄教育改革发展大业、维护自身权益的自己的组织,同时也有利于社会对教育家的认定、了解、尊重和支持。 以上五点,概括说就是:搭台、松绑、宽容、捧场、加冕。把这五点做到了,对落实温家宝总理“教育家办学”的指示,对推动中国有更多的教育家脱颖而出、办一流的学校、办一流的教育,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教育部总督学顾问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王湛 本文系作者在中国长三角校长高峰论坛上的讲话,有删节。) 《中国教育报》2007年6月26日第6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