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科研 > 课题研究 > 研究动态
关于我校语文学科“校本课程统整”的阶段情况汇报

关于我校语文学科“校本课程统整”的阶段情况汇报
上海小学实验组

     一、 我们对课程统整的认识和态度
    “校本课程统整”是我区教育学院科研室在目前中小学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提出的一项有关教学改革的具体举措。此举措由区内的启新小学(前梅陇小学)在小学数学学科率先进行系统实践探索,取得一定成效后由教育行政部门以及教科室对面上学校提出希望扩大实验范围的一个课改项目。
一年前,我校对此项目的指导思想和实践情况有了初步了解之后。立即表示愿意加入此扩大实验的行列。这一决定源于以下几个具体原因。
    1. “课程统整”面向的是学校教学工作这一学校工作的主旋律,无疑是我们学校在当今教改形势下需密切关注的问题,我们理当加以非常的重视。
    2. “课程统整”的开展能够在 一定程度上缓解目前新版实验教材中的不足,帮助我们对贯彻实施新教材的教学解决一些具体问题。
    3. 我校系本区范围内最早实施语文新教材的学校之一,在整整七年的教学实践中,有过思考和尝试,曾经依据老师的教学经验积累了一些经实践检验是有效的调整措施和方法,可借此机会进行归纳整理,成为学校语文学科教学可共享的宝贵资源。
    4. 我校前两年在实施学校教师“校本培训”的实践中,部分年级的教师有了分析教材的实践体验和良好基础,是我们进行课程统整的极为有利的基础条件。
    基于以上情况,我校于本学期正式在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的部分年段开始了“校本课程统整”的实践探索。

    二、 目前我们所开展的工作
    1. 建立校本课程统整的领导小组,确立学校课程统整的基调
    鉴于课程统整牵涉到学校工作的主旋律,本着学校校长主抓教学的原则,我们建立了由校长牵头,学科统整负责人参与的校本课程统整领导小组,实施对该项工作的领导。
    鉴于此项工作牵涉到学校工作的主旋律,我们为此定的基调是慎重稳妥。具体来说,有这样三个方面的体现。
     首先是要在认真研读已有的成功经验基础上进行。
     其次是要选择条件相对成熟的年段尝试开展(目前语文一、二年段);
     再则是以学科一线老师的接受程度作为对开展此项工作深度和广度的基本依据。

    2. 认真学习现有的经验和相关文件,统一思想和认识.假期中,我们便在确定的一、二年级语文备课组内,组织教师认真研读《上海教育科研》杂志上刊登的“《学期课程统整指南》研制的方法论研究”(以下简称“方法论研究”)一文,在一线教师层面弄清了“校本课程统整”是怎么一回事。同时还掌握了相关的几个关键要素。(如课程标准,指定教科书为主要资源,利用其他教科书,教育理念,本校培养目标,学生实际等等)
    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认真研读了语文课程方案,了解课程标准中设定的小学语文培养总目标和一二年级的阶段目标。在思想上牢固树立了该门学科的基本理念和总体和分阶段目标。为此后的分析研究奠定了统一的思想基础。

   3. 选择了三套其他版本的教材进行分析研究,形成组内老师共同认同的共识
    根据“方法论研究”中所阐述的精神,我们先后选择了人教版,长宁版和上海实验学校版等三套语文教材,在实验的年级组内分成若干个小组,分头对三套教材的课后练习设计进行阅读分析,找出“我版教材”(指目前我们实施的这套语文教材)中稀有或没有的,老师们又感到颇有价值的内容进行分门别类的整理。之后将各个小组根据各自整理的内容在年级教研组内进行交流。组内的老师在此基础上对集中起来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深度整理,将“我版教材”中出现过的去除,将几本教材中共有的合并,将讨论过的内容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做进一步的提升,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共识和若干条组内老师共同认同的内容。

    4. 根据共识进行教学实践的探索,初步形成学校统整方案
    组内老师根据以上形成的共识,在现行的“我版教材”中选择若干篇课文进行教学设计的研讨,重点落实如何贯彻落实组内老师经讨论后新增加的教学内容,怎样与现行教材教学重点问题进行有机整合等。并计划在此基础上形成学校语文学科一二年级的《学期课程统整指南》
    三、 我们的初步收获和体会(或言困惑)
    1. 收获
      仅根据目前学校校本课程统整的开展的情况而言,我们已深刻感受到,此举能极大的提高老师们的课程意识,促使老师能够站在课程标准的角度审视自己日常的教学工作。这既是学校教学工作发展的一个大喜,也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
      学校校本课程统整的开展能够极大的促进教师分析教材的能力,对于教师的专业发展而言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学校校本课程统整可以将一线教师在多年实践中积累的经验进行进一步的系统化科学化整理。
    2. 体会(或言困惑)
     就目前我校开展的情况而言,对于究竟该借助于多少其他版本的教材才显得较为科学合理我们心中没有底。且教材资源的获取也有一定的困难。
      就目前我们的教学管理格局,一线老师在开展此项实验的进程中绝大多数采用的是“做加法”很难有魄力进入到做“加减混合”的境界。


                                                                                                         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