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中学教研活动记录 > 初中物理
初中物理《二力平衡》研究课(龙苑中学唐斯捷)

2011年12月14日初中物理长桥片组织了一次教研活动,活动内容为“二力平衡”研究课,由龙苑中学唐斯捷执教。

教案在附件中。

说课:

龙苑中学 唐斯捷:二力平衡是第三章《运动与力》的重点,也是难点,看似简单的表面上往往体现出学生“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问题。所以本节课的目的是在于让学生直观、亲身地感受关于二力平衡现象的存在,从而通过这种亲身的实践对二力平衡的知识有一个更加理性、客观和清楚的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从身边去找物理世界规律的兴趣。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二力平衡。首先,让学生自己猜测二力关系可能的条件,同时给予他们一些实验器材,让他们从自主实验中体验并探究。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中“等值”和“反向”这两点比较容易得出,让学生自己动手,也可以让他们感受到猜测、实践这一过程,而且学生对于自己亲自动手的事物会印象比较深刻。其次,对于静止时二力平衡条件中的“共线”和“同体”,比较难得出,所以我采用两个演示实验来让学生观察、分析。本节课的难点是探究做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二力平衡条件。以往,实验活动卡中,往往让学生拉着弹簧测力计缓慢向上或向下拉,其实,这也是老师强加赋予学生的一个概念,学生其实并不明白为什么这样就是匀速。所以,这里我采用了一个之前他们在学习打点计时器时遇到过的实验器材——减速齿轮装置,因为利用打点计时器同学们验证过在减速齿轮的带动下,物体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这样一来,对于同学们科学精神的培养更有好处。而且,让他们亲自利用减速器实验,会让整个教室都“动起来”,气氛活跃。这节课让我自己比较满意的一个地方就是用减速器装置解决了匀速直线运动这一点。另外,我设计了2个学生实验和3个演示实验,这之间的一个相互连接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一定要环环相扣,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引导学生思考。那么,在杨秀琴老师的提点下,我还加入了一个斜向上拉实验,这也是一个小亮点,用它来很好解释了无论物体的运动方向如何,只要它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受到的两个力大小一定相等,把所有情况都涵盖进去后,学生以后再遇到类似问题,就不会很狭隘的只考虑水平和竖直这两个方向。这节课上完,我个人感觉练习的确题量和深度都还有所欠缺。我简单说了几点,希望各位老师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评课:

龙苑中学 余子浩:老师一开始的引入利用生活中的现象,很直观,也能吸引学生眼球,并且利用减速器装置大大提升了科学的说服力。因为,活动卡上的学生实验也是让学生自己缓慢的拉,使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这个概念是老师强加给学生,并没有说服力,现在这个问题利用减速器给解决了。学生实验老师让学生分组实验,分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更有兴趣做实验。另外,她整节课的流程非常清晰。有一点建议,在做演示实验1时,要说明一下,纸板的重力相对于钩码忽略。

 

紫阳中学 顾超:老师这节课很新颖,没听过有老师这么上二力平衡这节课,实验很直观,就像老师所说的那样,减速器这个实验的确很出彩很吸引人,也解决了匀速直线运动的问题。但有点意见,如果速度大小能改变,能让同学比一下不同速度的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就更加完整了。

 

紫阳中学 徐国琴:老师的PPT、板书都非常清楚,整节课很流畅,由学生实验到演示实验,环环相扣,说明私下也花了很多力气去做准备,所以我感觉学生一节课下来听得也是很清楚明白。另外,老师上课非常热情,语气表情很到位。

 

汾阳中学 沈晓文:首先,老师上课底气很足,对人的感染力很强。其次,这节课一开始的引入比较有力,从一个实验中分别体现出了静止状态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从而自然引出了平衡状态。整个实验设计中,实验装置展现出来的实验现象非常直观,过程一步步深入。另外,斜拉这个实验的设想很有新意。最后就是题目也能紧扣上课内容。

 

理大附中 崔鸿庆:我感觉,老师这节课的学生活动设计还是比较成功的,学生的参与量很大,效果也很好,整节课的容量也是比较大的。提一点建议,就是练习太少了,而且在练习前可以再强调一遍二力平衡的条件这部分内容。另外,如果学生实验2中的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能长一点就更好了,可以把物体移到桌子边上。

 

龙苑中学 曾鸿:首先,老师这节课的亮点就是解决了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问题,因为传统的实验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这刚才几位老师都说过了。其次,她四个条件实验层次分明,对教学进度把握的很好。我也提几点建议,让学生读数要让学生走向前,练习太少,难题太少,作业也应该有层次,应该要能引起学生讨论。

 

汾阳中学 戴蔚勤:老师这节课非常重视学生探究这一点,在学生实验中物体匀速直线运动做得还是比较稳定的。她用了学生电源,这也是低压电源比较好的地方。在演示实验1中,用大弹簧测力计来显示等值更加直观。在演示实验2中,用尺非常直观的体现出共线。在导入时,很突出匀速直线运动中物体的受力分析。提几点建议,弹簧测力计使用时,手要拉住小环。演示实验引入“等值、反向”这两点时,最好做一些对比实验。练习中有一题,不是平衡力不仅因为同现这一点,还因为非共线。思考题1比较难,最后放最后做。表格中的静止这一项出现的没有什么意义,如果去掉可能学生在总结时会更容易一些。

 

反思:

  

3.5.1 二力平衡 教学反思

龙苑中学 唐斯捷

上完这节公开课,课后反思写起来真是千言万语道不尽心中所有,因为这次的经历不仅让我在专业能力上得到锻炼和提高,而且在其他方面比如实际动手能力也有所增强,就是由于这个契机才能发现自己在这方面存在这么多不足。另外,作为一名第三年工作的新教师,公开课这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让自己看到了平时上课时忽略的好多东西,比如有时认为只要完成教学参考上的内容就好,不太会自己再去思考还有什么方式或实验比教参上的更加有说服力。不过,现在我学会了多思考一下、多质疑一次,即便那些素材是“权威”。

还记得一个月前,我把教案的初稿交给杨秀琴老师时,她皱了皱眉,我就意识到不是太让人满意,因为我的初稿就是在照本宣科。在最初设计时,我想“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本身就是一个学生实验,那么就规规矩矩地按照学生活动卡上设计的去做。但实质上,在设计得过程中,我感觉有个设计环节并不是那么有科学的说服力。第二个学生实验“探究当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这两个力有怎样的关系”里面的第四步是“手提弹簧测力计,尽可能使重物缓缓向上(或向下)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多大?示数是否在变化?”,这里物体匀速直线运动的体现就是让学生手提物体使之缓缓向上,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老师强加给学生的一个概念,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这其中的原因,那么对于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的科学性在学生心中也必然会留有一定的狐疑。虽然我有这些疑问,但鉴于教材的权威性,我并没有改动任何地方,总觉得这应该就是最好的设计吧。老师看到了我的设计,问了一句:“为什么缓慢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因为活动卡上是这样设计的。”我一时语塞。“这样肯定不行,我会这么问,学生也一定会问,你能给学生一个让他们信服的理由吗?”马上,我就意识到这是一个不可忽略的问题。于是,在老师的提点下,我们对“权威”进行了改进。在这过程中,很幸运的遇到了赵谊伶老师组织举办的徐汇区物理实验教学功能研究案例大赛,南洋模范初级中学参赛的作品中的减速器装置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因为它能很好的解决匀速直线运动这个问题。只要在减速器旁边装一个转轮,然后绕线,就可以让物体在减速器的带动下在任何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当然,这个匀速直线运动提前通过打点计时器让学生自己验证过是科学的结论,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前提。这个突破让我们都很兴奋,同时,我也很担心,一来从没有人这么做过,不知是否会成功;二来时间紧张,这些装置需要手工重新组合,这也需要一段时间。不过好在一切都顺利地完成了,我很高兴这个设计让人很满意。许多听课老师在下课后,仍对装置“流连忘返”,这一点是对我这个实验设计的最大肯定。

总体来看,这个改进算是对于我的初稿最大的“革新”,另外还有一些部分也一一进行了修改。比如,原来学生实验2是让学生探究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这两个力的关系是否同时满足等值、反向、共线和同体。但后来发现,学生在总结时说不清楚,是因为反向、共线和同体是非常直观的,反而不知怎么说。于是,我在学生实验2之前就把这三点先展示给学生,然后让他们直接针对“等值”这一点来分析,这样一来,指向就变得非常明确了。所以,我把学生实验2的实验目的改为“探究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做匀速直线运动时,这两个力的关系是否满足大小相等。”类似的改动还有一些,从初稿到正式稿一共大改了七、八次,对于每一个小细节,每一句话是否规范都一一修正。

除此以外,位子的安排也是精心设计过的,针对我们学校小班化的特点,把桌椅围成一个圈,成一个会议形式,这样也可以让学生近距离的观察演示实验的过程。另外,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劳技动手能力也有所增强。

当然,教案设计中还是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比如,学生实验2中如还可以改变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速度,然后探究一下速度大小是否会影响到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大小关系。还有,可以把铁架台移到桌子边缘,让物体可以运动到接近地面,这样匀速直线运动的时间还可以变长一些,实验现象会更明显一些。另外还有,练习题量不够、题目深度不够等等。

当然,这次能比较顺利的完成公开课,还离不开许多老师的帮助。赵谊伶老师、戴蔚勤老师虽然出差在外,但却时刻关心我的公开课进度,开课当天仍抽空来听。杨秀琴老师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为我修改、评论教案,还亲自到学校来听课、评课。教研组的老师多次来听课、磨课。还有我们组室的老师在工作和生活上的各种鼎力支持,都让我充满动力。

寥寥数字倾不尽所有感慨,只感叹公开课真的是一种磨练。很幸运,我拥有这样的机会。在痛并快乐着的过程中,不断摔倒再站起来,这就叫做成长——通向成熟的唯一途径!

                                                           2011.1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