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国际课程中的历史教学设计
——以《中国共产党诞生》一课为例
为提高上海教育的国际化水平,深化高中课程改革,国际课程的开设得到上海教委的政策支持,通过开设国际课程,旨在增强课程体系的现代性、多样性,探索高中引进和融合国外先进课程资源的方法和途径,为培养具备全球意识和竞争力、具有国际交流与合作能力的学生奠定基础。
本校已经开设国际课程5年,笔者到国际课程任教4年来,教学从最初照搬国内课程和教学方法,遭到冷遇,到第二年迎合学生,虽教学形式多样化,但始终没有收到较好的效果,学生没有从历史学习中实现预期目标,经过三年的摸索与实践、总结与反思,初步掌握了国际课程的特点要求,探索出适合国际课程的历史教学法。国际课程中最难讲述的就是党史课,因为既要符合国际课程设计要求,使其核心育人要素得到有效落实,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历史教学承担了课程培养什么样的学生?形成什么样的价值观的重要功能。因此在教学设计中,笔者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的基础上,重点凸显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悟。
笔者拟结合《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一课的教学实践及效果,浅析如何更好地做好国际课程的历史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过程如下:
一、导入新课
“新天地”作为上海国际化的地标,为什么叫“新天地”?这样导入瞬间引起学生的关注,顺利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继而讲述新天地与“一大”召开的历史渊源,从“一大”召开到新天地的落成,这段历史发生了什么?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什么样的道路?在道路的抉择时遇到什么样的挑战?中国共产党如何看待过往的历史?通过本节课学习,学生对中国共产党有更加客观和全面的认识。
二、教学过程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笔者聚焦在这群年轻人身上,从他们在成长道路中对中国未来之路的抉择,从信仰面对利益甚至生命挑战时的选择,从党自身对过往历史的评价中,让学生了解并感悟中国共产党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
1、道路的抉择
展示电影《建党伟业》中“一大”代表的合影,聚焦1921年的中国,一群平均年龄只有28岁的年轻人,那是一个“年纪轻、干大事、丢性命”的时代,干什么样的大事值得这些年轻人丢性命去做呢?这样的设问让学生立即投入思考:“那个年代是什么样的历史背景?这群年轻人为何要走这样的道路?
图表1:
阶级 |
背景 |
运动 |
方案(主张) |
农民阶级 |
鸦片战争 |
太平天国 |
《资政新篇》 |
地主阶级 |
第二次鸦片战争 |
洋务运动 |
自强、求富 |
资产阶级 |
甲午战争 |
戊戌变法 |
进化论,君主立宪 |
八国联军侵华 |
辛亥革命 |
三民主义,民主共和 | |
先进知识分子 |
袁世凯复辟 |
新文化运动 |
民主与科学 |
笔者通过图文和表格(见表一)带领学生回顾近代中国的民族危亡,一群群的仁人志士向西方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从曾国藩、李鸿章到康有为、梁启超,从孙中山到陈独秀,一个个阶级提出种种改造中国的方案,从学习西方的器物到学习制度、再到学习西方思想,非但没有改变中国依旧贫穷落后的命运,学习西方的结果却是巴黎和会上外交耻辱的遭遇,知识分子绝望了,中国出路在哪里?此时俄国革命的胜利和马克思主义受到关注,一种新的救国方案呈现在我们面前,苦苦探索的知识分子又看到了希望,他们放弃对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的持续探索,开始注意向俄国学习,走俄国社会主义的道路。在各阶层探索相继失败后,中共的诞生成为历史的迫切要求。
这段内容的讲述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群年轻人,不少是从海外留学归来,面对近代中国的苦难遭遇,在中国各阶层的探索失败后,他们找到了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即社会主义道路,并值得为此轰轰烈烈干一番事业。这样的教学设计让学生感悟中共带领苦难中国在探索新的出路的艰辛,可以增强学生对中国屈辱历程的感受,更认识到个人的命运是和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的。
2、信仰的挑战
中共成立后,虽然将革命火种点燃起来。但在艰苦卓绝的发展过程中,当年怀揣理想信念的这批年轻人又会遇到什么样的挑战?笔者展示了13名“一大”代表的人生走向:“有的为了信仰牺牲了;有的历经曲折而迷途终返;而有的背离自己信仰,彻底脱离了中共。”
图表2:
人物 |
“一大“时年龄 |
人生历程 |
毛泽东 |
28岁 |
共和国的缔造者 |
董必武 |
35岁 |
新中国的重要奠基者 |
何叔衡 |
45岁 |
1935年壮烈牺牲 |
陈潭秋 |
25岁 |
1942年被害 |
邓恩铭 |
20岁 |
1931年英勇就义 |
王尽美 |
23岁 |
1925年病逝 |
李达 |
31岁 |
1924年脱党,建国后重新入党。 |
李汉俊 |
31岁 |
1925年脱党 ,后被军阀杀害。 |
包惠僧 |
27岁 |
1928年脱党,解放后任国务院参事。 |
刘仁静 |
19岁 |
1929年开除党籍,解放后北师大任教。 |
张国焘 |
24岁 |
1938年投奔国民党,后被开除党籍。 |
陈公博 |
31岁 |
1923年开除党籍,后任汪伪立法院长。 |
周佛海 |
24岁 |
1929年开除党籍,后任汪伪行政院长。 |
上述教学环节展现了“一大”代表的不同人生轨迹,使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情感判断和价值取向,笔者此时提出问题:“如何看待这群年轻人的不同选择?结合自身,在未来的留学生涯里,这段史实对你有什么启发?”
有学生回答“中国革命道路是曲折漫长的,只有坚定信念人才能经受了革命的熔炼”;有学生认为“每一个年轻人都应该对自己的选择承担应有的后果”;有同学答道“在我们学习和未来的生活中,也许会面对很多困难,只要有坚定的信心并为之付出努力,就一定会取得成功”。
这样教学设计让学生从一个个年轻人的人生轨迹中感悟历史,革命道路的艰辛是难以想象的,起初坚定的信仰遭到生命和利益的挑战时,每个人选择了走不同的道路:“有些人为了自己的信仰,哪怕丢了性命;有些人为了自己的前途,害怕丢了性命。”从课堂带有浓郁感情色彩的讲述中,学生从害怕丢性命与哪怕丢性命的强烈对比中,深刻的感受到革命对一个人信仰的考验,革命如大熔炉,“大浪淘沙,百炼成金”。
国际课程要培养有竞争力的学生,必须怀揣坚定的信念,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勇气,学生的回答使教学效果达到预期的目标。
3、历史的本原
在教学的第三个环节,笔者通过视频带领学生走进“一大”陈列室,观察不同时期的代表照片。第一组照片,“一大”与会者照片上下两排,第一排为党做出贡献的,叛党者排在下面、照片尺寸均被缩小。第二组照片则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的先后顺序排列,上下两排照片大小尺寸均相同。
对于这两组照片,笔者对学生提出问题:“你个人喜欢哪一种排列?”
同学们的回答带来了很多惊喜,有人认为“党的发展那么艰难,新中国成立了,对党做出贡献的理应几年,叛党者没有资格陈列于此。”有同学则争论到“一大”陈列室就应该还原当时“一大”时场面,不应该对历史进行过多的个人评价”。这样的问题设计给学生很自由的思考和发挥空间,学生结合自己的认识发表不同的主张。
通过这个环节让学生认识到第一组照片对“一大”代表进行了道德评价。而第二组照片还原历史真实场景,也让学生看到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共产党人对待历史更多的是呈现客观历史,而非评判,共产党人对历史本原的求真求实态度。
三、结束课
最后课堂再回到新天地,展示一组照片——从20年代的望志路到50年代的兴业路“一大”旧址,再到今天被现代化的高楼所包围的新天地,通过这组照片让学生思考:“中共的成立给中国带来了什么?”从租界到现代上海的窗口,“一大”会址已经成为了解中国共产党和现代化中国的窗口。中国共产党带给我们的不仅有经济上的繁荣,还有民族的自豪感。正是中共领导下取得改革开放的未达成过
整节课通过生动的事例使学生真正的了解党的历史,从学生回答问题中我们看到了教学效果,这样的一节党史课充分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在知党史的过程中感悟党史所点燃的正能量,对国际课程的学生,他们将积极面对身边的困难,更加珍惜改革开放给予他们的留学机遇,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祖国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历史课堂的有效教学》 赵亚夫 北师大出版社
《高中国际课程的实践与研究》 唐盛昌 上海教育出版社
《全球背景下高中国际课程评述》 翁燕文
《一大回忆录》 知识出版社
《中共建党与上海社会》 苏智良 上海人民出版社
《中国一大研究论文集》 上海辞书出版社
《中国共产党历史》 中共党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