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研修中心 > 论文交流 > 中学 > 历史
在课堂中落实图像证史的基本路径——以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片段为例

在历史课堂中,教师运用图像进行教学是十分常见的一种手段。图像史料根据英国学者彼得﹒伯克界定,它不仅包括各种画像,如素描、写生、油画、版画,水彩画,广告画,宣传画和漫画等,还包括雕塑、浮雕、时装玩偶等工艺品、还包括奖章和纪念章上的画像,摄影照片,电影和电视画面等所有可视艺术品,甚至包括地图和蓝图。

在当下的历史教学中,教师运用图像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为兴趣而兴趣,为拓展而拓展,出现了太多无意义的图像堆砌,弄得学生眼花缭乱不说,也无法理解图像史料的证史价值,更不能掌握图像证史的基本路径。下面本人将结合华师大版《历史》八年级《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课中的教学设计,谈谈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对落实图像证史这一史学思想方法的一点体会。

包括导入和总结在内,本课一共设计了九个教学环节,其中运用图片证史的有教学环节三和教学环节七。

环节三:出示两张纳粹党1932年竞宣海报、1928年-1933年国会竞选纳粹得票情况表

设计意图:通过分析纳粹的竞选海报,初步掌握图片证史的基本路径,理解纳粹上台在于抓住了德国民众的需求。

过渡:希特勒在1933年走马上任成为德国总理,他执政后是否会实践他承诺的自由、工作和面包呢?。

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意图使学生知道纳粹得以上台执政在于其媒体宣传抓住了当时德国民众最迫切的需求。那么该如何使学生了解纳粹的宣传内容及效果呢?如选择由教师叙述未免太过于苍白无力,不够有说服力。何不如直接让学生以媒体受众的视角,去理解纳粹的媒体宣传呢?因此教师选用了纳粹党在1932年的两张竞选海报——《我们最后的希望——希特勒》及《工作、自由、面包就是最大的社会主义》,从“作者”和“社会”视角解读历史海报,理解纳粹的宣传内容和效果,以达到落实掌握“图文互证”基本路径的目的。实录如下:

教师PPT出示海报,“我们最后的希望——希特勒”

师:在这张1932年纳粹竞选海报中,这群人神情看上去怎么样?

生:看上去很悲观、绝望。

师:为什么悲观绝望?海报创作于1932年,那是德国——

生:应该正受到全球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

师:对!你能根据漫画推测一下这群悲观绝望的人属于哪些阶层或阶级吗?

生:从服饰看似乎主要是工人,右下端有个穿西装戴领带的,估计不是贵族就是资本家,第二排抱小孩的妇女就是妇女儿童了。

师:也就是说,这幅海报的作者在创作时,有意将德国不同阶层的代表置于画面的前景,某种意义上这些代表就具有了象征意义,即他们象征了德国社会几个主要的阶层,上至贵族资本家,下至工人阶级,包括无产者,并以妇女儿童喻示普通家庭,海报将这些阶层所代表的德国民众画的悲观绝望,却在海报左上端印上“我们最后的希望”这三行字,什么希望?

生:德国民众想要吃得饱、有工作可以做、生活得到改善。

师:也就是纳粹所说“工作、自由和面包”,海报作者向一群悲观、绝望的人举起“希望”,也突出给予希望的那个人——

生:(齐声)希特勒。

师:“希特勒”这个词甚至占据了画面的1/3,从作者的创作意图看,为何如此?

生:突出希特勒,把他刻画成救世主,蛊惑民众支持他。

师:说的有道理!在这种艰难的时刻,希特勒承诺给予人民想要的工作、自由和面包可不就像救世主一样嘛!这对于德国民众来说,希特勒就是救世主。所以从社会反响看,这幅纳粹创作的竞选海报,有可能会带来什么效果?

生:德国民众会在竞选中给希特勒所在的纳粹党投票。

师:哦。这个“有可能”是否最终成为现实了呢?

……

师:由此看来,这幅,或者说这一类的海报,从社会反响达成了它预设的目标,也成功实现了海报设计者的最初的愿望,揭示海报画面的内容真不如直接揭示海报作者的创作意图,以及海报所产生的社会反响来得重要!

通过以上的师生互动,教师逐步指导学生从创作意图和社会反响两个角度揭示图片的价值所在,并以历史数据“1928年-1933年国会竞选纳粹得票情况”佐证学生对图片所引起的社会反响的推论。通过环节三的教学,学生初步学习了图片证史的路径,该如何进一步掌握这一史学思想方法?教师在教学环节七中再次使用了海报:

环节七:出示丘吉尔《热血、辛劳、眼泪和汗水》演说选段,叙述英国国民在敦刻尔克大撤退和不列颠之战下的表现,出示苏联1941年海报《祖国母亲在召唤》。

设计意图:通过叙述英国民众团结一致、苏联战前阅兵的相关事实,分析苏联海报《祖国母亲在召唤》,深入掌握图片证史的基本路径,认识到战争避无可避之下各国不再一味纵容德国,积极对德作战。

过渡:战争的发生是不是毫无预警的呢?

基于在教学环节三中,教师已示范指导了从创作意图和社会反响角度理解海报的证史价值,因此在教学环节七中,教师意图让学生进行模仿训练,实录如下:

师:1941年这幅名叫“祖国母亲在召唤”作品一经问世就被印刷成大量的海报,张贴于苏联各个角落,传到千家万户。画面上一位年迈的母亲一手拿着“战士的誓言”,另一只手高高举起。

师:从作者的意图和社会反响两个角度想想,这幅海报能说明什么?

生:作者意在激发苏联青年的爱国情感,能够激励广大青年参军保家卫国。

从学生的反馈来看,本堂课通过教师示范学生模仿的方式,初步达成了“逐步掌握图片证史的基本路径”这一教学目标,使学生逐渐形成了认识图像史料的逻辑思维。

海报这类图像史料在历史课堂的教学中绝对不应成为教师叙述历史的配菜,而应该成为学生认识历史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