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院新闻
传承优良家风 深耕家校共育:徐汇亮相长三角家校合作交流研讨会

2025年10月29日至31日,徐汇区教育学院德研室带领基层学校德育教导、家庭教育负责人以及第八届长三角家校合作征文获奖教师代表,齐聚浙江金华,参加上海市教科院普通教育研究所、金华市教育局、长三角家校合作研究与指导联盟主办的长三角家校合作交流研讨暨颁奖大会。

合照.jpg

德研室带领基层学校教师代表参会

会上,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党支部书记、所长徐士强宣读“长三角组团式家校共育研修项目——家风家训传承专题”成员校名单并授牌。上海市中国中学作为上海三所成员校之一接受授牌,标志着中国中学在家风家训传承与家校共育深度融合方面走在区域前列。此次授牌亦是对徐汇区推进家庭教育专业化、系统化发展的充分肯定。后续研修中,成员校将围绕家风滋养、文化浸润、协同育人等核心议题开展组团式研究,探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范式,辐射带动更多学校实现校家社同频共振,为新时代家庭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1762842565752437.png

成员校名单

授牌照片.jpg

上海中国中学接受授牌

本次交流研讨会上,徐汇区多名教师的论文从众多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取得佳绩。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获奖名单如下:

1762842650695160.png

第八届长三角家校合作交流会徐汇区征文获奖名单


表彰展示环节,徐汇的获奖教师代表上台领奖并做成果分享。

领奖照片.jpg

徐汇区获奖教师代表领奖

学术交流环节,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席居哲、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家庭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主任郁琴芳、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副教授殷飞等专家学者围绕家庭教育指导作了分享。随后设立中学、小学、幼儿园三个平行论坛,聚焦各学段特点开展深入研讨。

本次交流会是长三角地区在家庭教育指导领域的一次高层次理论研讨、多元化实践交流与深度文化反思的集中呈现。会上,徐汇区依托在家庭教育工作中的深厚积淀与创新探索,成为本次大会论文成果输出的核心力量之一。通过获奖论文的分享,徐汇持续扩大家庭教育实践经验的区域影响力,辐射带动了长三角各地。来自上海、江苏、浙江、江西等地的约600位家庭教育工作者共同参与了本次大会。


【获奖教师感言】

上海师范大学第一附属小学  山峡

此次我关于家校合作方面的征文获长三角比赛奖项,这份荣誉属于始终积极探索家校合作的全体教师,以及所有信任我们、与我们携手共育的家长们,更感谢教院德研室的三轮指导,尤其是分层一对一指导,助我深化对主题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理解。

此次参赛的过程,对我而言是一次极其宝贵的深度复盘与系统思考。我围绕校“价值引领—情感支持—行为规范”家风建设模型,梳理理论与实践,在撰写中提升案例论述的逻辑性,锻炼教科研能力。作为小学心理老师,我深知家校社协同育人对学生心理健康与人格培养的重要性,我以优化模型为沟通桥梁,契合学校办学理念,助力培养和美少年。

通过长三角平台的交流,我看到许多优秀的实践案例,开阔了自己的视野。我会以此为新起点,融入先进理念,优化育人模型,服务学生与家长,为孩子成长汇聚力量。


上海市梅园中学  邓松娅

回顾参赛,荣誉之外,我在德育实践与方法认知上的成长更珍贵。学校一直倡导有温度的德育探索,这也助我收获踏实的专业成长。初执教时,学生“表演式劳动”及家校劳动教育观念的差异曾让我困惑,在徐汇区与学校家校共育理念的引领下,我依托校“自觉、自动、自发”德育体系,开展“家训现代转译”等班本化实践,与学生、家长共探劳动价值。

此次征文是我的反思提升之旅。我学会从实践中提炼问题、积累德育方法,体会“于实处用力”的分量,实现“以写促思、以思促行”。看到学生从被动应付到主动理解劳动意义、承担校家社责任,我倍感振奋,也更加坚信“三注重”育人价值与学校德育的引导作用。

感谢徐汇区教育学院德研团队搭建起良好的家校合作共育生态和专业指导。长三角的交流平台让我拓宽视野,更坚定了前行的方向,我会继续秉持校家社协同育人的信念,与团队共进,与时代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