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是怎样出生的》给大家的启示
老师们好!在正式谈我要谈的话题前,我想就刚才李霞老师的课再说几句,《我是怎样出生的》是苏教版教材的一次尝试。我可能了解的不够全面,有些版本还没有把这样的内容收进来。我们的自然课本里也没有相关的内容。我不太了解原来咱们的苏科版教材有吗?我看了国外的一些教材,香港的、台湾的、日本的、还有美国的,它们都有一些这样的相关内容。所以这次我们也把这些相关内容写进去了,这是比较初级的早期的性教育内容,以“我是怎样出生的”这样一个话题来展开教学。其实有很多家长和社会上的舆论对这方面争论还是比较多的,我想在座的老师看了这堂课以后可以对这个问题有个比较肯定的答复。就是说我们这样编排内容,这样进行,对孩子来说是可行的、必要的、有意义的。我想说的是通过这堂课,能够给我们哪些方面的启示。我觉得这堂课最核心的东西,也是我们这次“课改”最灵魂的东西——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这个是在这次《课程改革的指导纲要》里就制定了的,这是这次“课改”的中心的内容、核心的内容或者是灵魂的内容。为什么这样写呢?过去我们的教学,不管哪门学科都是以被动的接受式学习为主。老师在教,学生在写,我们各科的学习几乎都是这样。我们现在要把它变成学生主动地去学习,让他自由地去学习他所关心地内容,去学习他想知道和得到的那些东西。这就是我们这次所提倡的自主式学习。当然自主程度有多少,哪些地方可以自主,哪些方面不能自主,我们给他多大的自主权,我们是在逐渐地往这方面推进,提倡自主性学习,提倡探究式学习,提倡合作式的学习。合作学习最早提出的是前苏联的阿姆娜什维列的人,他首先提倡这个所谓合作学习。他有一套理论,他有一套研究,现在也已被更多的教育学家所接受。那么我们这堂课上是不是体现了这些思想呢?首先,“我是怎样出生的”就是这个年龄段的孩子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所以我想提的:
第一个问题就是你想教的内容是不是孩子所关心的内容。你所提出的问题是不是孩子心里要想得到或想知道的那些问题。首先这个问题是不是孩子想知道而不知道的问题。我们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就是课堂上呈现给孩子的是不是他所渴求的,我觉得这个问题本身找准了,“我是怎样出生的”这个问题是这个年龄段孩子想知道而还模模糊糊的东西,他很想知道,有这种需求。假如我们教五年级的孩子研究磁铁,研究磁铁吸什么、不吸什么这样一个话题,大家想象一下,是不是孩子想知道而还不知道的问题。五年级的孩子还不知道磁铁吸铁,不吸纸,不吸塑料,不吸木头,这样的一个知识点学生还不知道?不可能的。也就是说,我们所选的内容必须是学生想知道还不知道,或者是比较模糊的、不大清楚的这样一些问题,所以书上所列举的这样一些问题,未必都是学生想知道而不知道的。假如我们选准了“我是怎样出生的”这个问题,首先这一条就立住了,就是学生自主式的学习。他有一种动力,一种需求,知识上的一种渴求。
第二点我想说明的,这堂课从表面上看就是学生汇报,很简单的一种教学形式,老师在那儿组织学生汇报你们访谈的情况。然后老师再来一点课件,好像从教学形式上看并不那么生动活泼,很简单,其实这堂课功夫在课下,功夫在课前。要想上好这堂课并不是在这40分钟下功夫,而是要在40分钟之前下功夫。孩子们提出的这些问题,这倒是这堂课堂上应该深入研究的问题。从这点上来讲,我们的这堂课想告诉大家什么呢?就是转变我们过去的课堂教学观念,以前总觉得我们的课就是这40分钟,就是在教室里,就是在课堂内进行教学,其实现在应该打破这样的一种观念。所以这节课,实际上功夫都在课前,都在课下,要布置学生跟爸爸妈妈进行一次正规的、正式的谈话。作为一种访谈是一种科学调查式的谈话,而不是随随便便地聊天。要给他布置任务,想要了解“我是怎样出生的”,你要和爸爸妈妈进行一次正规地科学访谈,对五年级孩子来讲,这也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理解,让他们知道通过访谈也能获得很多信息,很多资料,来解决他想解决的问题。甚至还可以收集一些他出生的那些证据,像出生证,小脚丫印,还有用胎毛做的毛笔啊,还有小时候穿过的衣服啊,小的长命锁啊,这些都是它小时候的证据。科学是需要证据的,实际上是让他去收集资料,收集证据,这也是一种科学学习的重要的途径和方法,这不是40分钟课内的事情,必需在课前,必需在课下来进行,并且是自主性的学习,是孩子自主去做的事情,你要布置他,你要指导他,布置完了指导完了还不行,还要去盯一下,了解一下,有多少人真正去访谈了,落实没落实,给家长那封信是不是送到家长手了,有哪些孩子在访谈中遇到困难、遇到阻力了,怎么样去帮他解决?我觉得李老师在这方面做的工作是很细致的。有时候不是布置完了就完了,直接来上课,结果只有少数同学真正做了,落实了你的访谈计划,大多数同学来做观众,不是亲身经历这样一个学习过程,那就不是全体学生接受这方面的科学教育。我们要面向全体孩子,是不是百分百的学生都加入到学习中来了,当然我们也不排除个别家长,由于社会上的各种顾虑,觉得不好意思和孩子来谈这些问题啊,但是我们要尽力让孩子亲身经历这样一个学习过程,所以这堂课上是对学生所做的课前学习的展示和交流。
第三点我要提的就是交流,交流也是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我们这次讲科学探究,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科学交流。科学必须要通过交流,没有一个人能自己在科学实验室里进行研究,现在已经不是这样了,必须和同伴进行交流,信息互相沟通,这是很重要的一种学习方式。我们讲科学探究从表面意义上讲就是探索研究,探索是你去寻找证据,寻找资料,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研究是和同伴一起在那切磋交流,甚至是在那辩论,这个交流的过程,就是探究当中很重要的一个过程。所以我们要重视让孩子进行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敢于表达自己的一些意见。当然这堂课上没有不同意见,如有,还可以进行一些讨论和辩论,老师可以组织他们进行一些讨论和辩论。
第四个,我想讲的是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启示,通过这样的一个教学活动,孩子们体会到了,生命来之不易,体验到了母子情深,体验到了爸妈和孩子之间的这种情感交流,特别是对于母亲的崇敬和爱戴,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其中也有生命的珍贵。我得到一些资料,华师大和复旦大学前几年都有自杀的,都是高材生,多不容易,我的一个同学的儿子上大二,在家里面上吊,弄得家长不理解,怎么回事,可能是由于很小的事情,由于考试不理想,由于情感生活所受的挫折,他们就轻身了,实际上是不爱惜,不珍惜生命。这节课渗透了珍爱生命的教育,知道生命是很可贵的,要珍惜,不但要珍惜自己的,而且也珍惜别人的。我爱人的一个同事的儿子,是西餐馆的厨师,也不知为什么事就和别人吵起来了,他就动刀子把人给捅死了,结果是无期徒刑,他不珍爱自己的生命,也不懂得珍爱别人的生命。有人说这不是进行思想教育吗?对!科学技术与社会本来就不应该是分开的,现在提倡STS,这里面有没有思想教育?有的,实际是珍爱生命这样的一种思想,我想通过这样的教育,我们的孩子长大了,可能知道要孝敬父母。所以从这堂课,我们能够得到很多方面的启示,简单看这样的课好像是很呆板,形式上并不是很活跃,没有科学课搞的一些实验啊。也不是一些人认为的科学探究必须要经历提出问题、进行假设、进行验证,也未必都是全过程,但是这样的课对提升孩子们的科学素养是有促进作用的,是一节好课。我们所提倡的是一节什么样的课呢,不要在表面形式上做文章,要真正落实到孩子心灵上,让孩子舒心的去做那些比较关心的的事,我觉得那就达到了我们最高的境界。所以从这堂课上,我们可以思考怎样把我们的科学课搞活,使它真正落到实处,真正落在对孩子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上。从今天孩子们的发言来看,我觉得我很受感动,他们非常正常的、非常正儿八经地进行科学的讨论,丝毫没有社会上的那种偏见。所以孩子是很天真的,很纯洁的,而往往我们大人反而脑子里不那么纯洁,遇到这样的话题,好像羞羞答答,其实不是这样的。李霞老师也是我给她一个重任,让她去试教,刚开始还没编这课的时候,我说你就上这样的内容,看看孩子们能不能接受,能不能正常地反映这个问题。结果反馈回来的信息使我非常感动,她说很成功,一开始学校的校长反对,不愿意让她进行实验,我说你就叫几个学生在那儿聊天,让校长坐那儿听,看孩子们能提出什么问题,他们喜欢什么问题,想解决什么问题,就这样的话题,他们知道多少东西,让校长坐旁边听,听完以后校长就答应了,行,给你一个班试试,试完以后校长才点头,这样的课还是真好,所以后来我们才下决心写进这么一课。
二、怎样做一名学者型的教师
(一)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又到山花烂漫时》,主要讲的是这次科学课又给我们提供了一次新的机遇。我是赶上了上次课改的机遇,这个机遇造就了我、章鼎儿等一批科学老师。那么这次科学课改革,是给我们在座的老师的一次机遇,你们要抓住这次机遇好好发展自己,为我国的科学基础教育做出突出贡献。所以我的下一个话题是做一名学者型的科学教师。为什么要讲这个话题,这次科学改革,来得迅猛,比以前几次都来得迅猛。原因是从党中央那儿抓起,党中央专门开过一次教育会议,然后教育部自上而下的贯彻。就我们这个学科来讲,始终在改革的前列,我们在前20年自然课被国家领导说是走到所有学科前列的,因为那时候的语文、数学好像还不像自然改得那么大。我们已经重视让学生去动手,重视实验教学,重视让学生在课堂上自己去研究,也就是说在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上,自然课在上一轮课程改革里是走在前列的。这一轮“课改”来了,语、数的改革很大,而科学课怎么办,我们还能不能走在最前列,给我的一些信息,也研究了国外的一些资料,相比之下我们的科学课还处于落后的状态,大部分地区还很落后,我们对一些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进行了调查,合格率很低,就是说我们的教师队伍不容乐观。而语、数队伍是不错的,因为大家都重视考试科目,就把比较好的教师搁在那里。而我们的科学课在很多地方是“搭配”课,是“剩闲”课。另外好多是语、数课时不够,是配的课。有的地方是没有一个专职的,都是兼职的。所以科学课面临的很大一个问题就是队伍素质不高。我们拿国外的比比,发现差距还是很大。我们把国外一些先进的东西编到教材里,台阶就大了,所以很多老师就不适应了,就是专职老师有的一下子也不适应。这种不适应有两种,一种是教材本身编得不好造成的,教材还不成熟,许多好的想法都放进去了,老师就应付不来,这么多的活动,我们应付不来;有的要求过高,跟国外比我们差距太大,一下子挪过来生搬硬套又不行,这里还有跟我们国家情况相适应的一个问题。昨天我跟一个徐州的老师聊天,他说“我把你那些内容砍了,因为我弄不完”。太好了!我就希望是这样的老师,敢给我的教材开刀,哪点不合适我就不要这一块,我保留这一块,我给挖深点,这是好老师!如果每个老师都像这样的老师,那我的教材就不愁了,为什么呢,教材很可能会深一点,浅一点,教材一下子就想完善,是不可能的。怎样才能把一些好的东西充分表达出来,让老师很好教,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得很快,这就很难很难,我们的教材必须经历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需要老师们的意见。所以对教材来讲,需要大批的可以进行研究的老师出现。另外就是每个老师都要好好抓住这样的一个机遇,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要一般的教教,把它当作一个事业来教。
(二)立志出色 科研务实
所以第二个我想讲讲,对学者型教师有哪些要求。
第一条我想讲立志做一名出色的科学教师,为什么要立志,这个志向很重要,我恐怕就是立志要做一名好的自然教师,才走到今天这一步,这个志向必须要立。有的教师就因为校长要我教,我才教。今天我带来两本书,就是引领我思想的两本书,一本书是《思考的艺术》,可以说我的很多教学思想和教育方法,是从这本书给我的启蒙。另一本是《怎样学好自然常识》,是翻译本,这是一个报社的编辑把一些小短文编绎的,我学了以后觉得启示很大。比如,这里面的“方法比知识重要”。今天这堂课里就是体现了这一点的。我当时呆在师范附属小学,我的师傅带了我几年,后来我就独立进行教学了。当年我立志要做一名模范教师,当立志之后,就有了无穷的动力,当时我12点以前没睡过觉,我不是提倡玩命干,但我就是玩命干过来的,我带领孩子们做过十几种兴趣小组的活动,并且每种活动都获奖,既然要干就得比别人干得好,干得强。如果没这点狠劲,就是混混的,就是把这个工作作为谋生的手段。同时,要做出色的老师,怎么出色呢,就是要有创造性,就是要不一般的教,就是要比别人教得好。今天李霞的课就体现她的创造性,每次都上得不一样。要经常给自己提出一种挑战,要不断否定自己。在我教自然的年代,自然课教师是低人一等的,这次在新课程标准里,我写了一段话:科学课和语文、数学同等重要。我经历矮人一等的年月,我希望我们的教师珍惜今天的这种地位,用实际行动给校长看,证明科学课是极其重要的,上好了,不比语文、数学次。
要想出色,必须要有雄厚的知识功底和教育艺术功底。要不断地翻新花样,你在不断积累自己的教学艺术。有的时候看似不经意的事情,其实是很珍贵的。科学课就是这样的,看似很平常,其实都是很珍贵的。热爱你的学生,热爱科学,只有这样才能教出出息来。
第二个想说的,是用教育科研来指导每一节课。要做教学的有心人,把每节课作为教育科研的每一步。每学期选定几课书,作为重点研究,带着问题来教,把课实录下来,找问题。或者是请别人听课,做个沙龙。有时候选定一个课题,每个人都去上,然后坐下来讨论,这样的课应该怎么上。作为自己,也要有个研究课题。
所以要做一个学者型的教师首先要把自己作为一个学者,要不断发掘别人没发掘的事,触及别人没触及的东西。要善于发现科学教学的一般规律,掌握了这些东西,才达到了微妙的阶段。探索自然之谜的道路是曲折的,常会遇到困难,只有冲过去的人,才会渐入佳境。不要怕付出劳动,只要功夫到了,是人才也不会被埋没的。
最后我想赠大家两句诗:“愿君此心长不已,此树终有开花时。”(陆游:咏冬青)“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时总虚心。”我们每个人都应有这种气节,要为中国的科学事业趟一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