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同志曾说过,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各国大力发展经济的时代里,拥有了科学技术就等于拥有了经济的大发展,有人预言,21世纪是中国人的世纪,如果这句预言能实现的话,那么我国科学技术将要有飞越的发展,培养具有高素质的人才是首要前提,而对青少年的科技教育将更是这一前提之根本。那么在新世纪来临之际,青少年的科技活动发展趋势和特点是什么呢? 一、什么是“创造教育”或“创新教育” 要总结出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我们就必须了解什么是“创造教育”,或者说什么是“创新教育”,根据《辞海》的解释,“创造”指“首创前所未有的事物”,例如《国语·周语》中有“以创制天下”;《韦昭》注曰“创,造也。为天子造创制度。”在英语中对应的单词通常是Create(动词)或Creation(名词),它突出地表现在“首创”和“前所未有”之上。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大力弘扬的理念。知识经济首先是一种经济形态,对创新的理解只能从经济学范畴里探源,根据经济理论予以解读。与“创造”的词源不同,“创新”是一个外来词,是从英文Innovate(动词)或Innovation(名词)翻译过来的。“创新”的含义有两点:引入新概念、新东西和革新。江总书记多次强调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不竭的动力,而谈科技教育问题就不能离开这个重大的课题。青少年科技活动的发展趋势也在于创造教育或是创新教育在我国的实施过程是如何变化的。 二、科技教育目前在我国的现状 在现阶段我国的科技教育中,其教育模式基本上是属于忽视应用和社会实践的教学模式。在“应试教育”的桎梏下,学生“再次发现”的探索能力、“重组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被基本上禁锢,更谈不上什么“首创前所未有”的创造能力,基础教育领域显得尤为突出。正如布鲁姆指出的那样,教育工作者“在评价中意识到,他们以往过分强调了教育目标的最低层次——‘知识’,因而,把90%的教学时间用于这一层次,而很少把时间花在更高层次的智力活动上,让学生创造性地应用知识。”一些教育工作者在科技教育的过程中,还是靠那种“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只要求学生死记在脑海中就行了,并不要求学生理解其含义,使学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严重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创造教育”在我国一些学校已进行了多年的实验,为开发学生创造力作了大量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由于多种原因所致,这种科技教学实验活动多侧重在鼓励学生搞小发明、小制作,或在课外活动中开展创造思维训练等方面,如何抓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点,在常规课堂教学里始终贯穿“创造”的思想,结合课程面向全体学生进行这种教育,去“首创前所未有”的“产品”——这些,却是“创造教育”始终没能很好解决的难题,也是广大中小学教师深感困惑的问题。 三、科技教育的发展趋势 在新世纪的科技教育,应采用“创新教育”来替代“创造教育”,并把它作为素质教育或者说是科技教育的重点,不仅体现时代特征,而且为解决上述难题找到了切入点——因为无论从概念的外延内涵,还是从理论和实践意义上分析,“创造教育”与“创新教育”都有明显的差异。 本世纪初,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J.A.熊彼德首次将“创新”视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他在《经济发展理论》(1912年)一书中提出了“创新理论”,以后又在其他著作里加以应用和发展。1942年,熊彼得《资本主义、社会主义和民主主义》一书出版,标志着他的“创新理论”体系的最后完成。熊彼德的创新理论及知识经济理论界对“创新”的解释,恰好与当前我国素质教育需要解决的两大重点问题——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谋而合。 在科技教育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为首要目标,完全围绕“创新”三层次核心内容展开,通过学校各种教育形式,培养学生“再次发现”知识的探索精神、“重新组合”知识的综合能力和准备“首创前所未有”事物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 1. 探索精神培养 坚持对知识“再次发现”的探索式学习观念,本身就是一种科学精神。它要求学生不盲目接受和被动记忆课本或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主动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 科学(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是知识系统,学习科学技术并不是为了记忆和背诵真理,而是为了认识和不断更新真理。教学中强调的应该是“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取结果;要结合课程教学进行知识探源,把握其发展变化趋势;要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人类艰苦努力不断探索的结晶,以此弘扬科学人文精神;要鼓励学习中的探究和怀疑,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正如著名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所说:“正是怀疑和问题鼓励我们去学习,去观察,去实践,去发展知识。” 2. 综合能力培养 从某种意义上讲,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为新知识的能力,新组合的独特和新颖标志着创新。我们的教育对象将要面对的是一个从学科知识高度分化走向高度综合的社会,国家创新能力的获得是快速的知识共享与持续的新的组合应用的结果。对此,熊彼德甚至认为,绝大多数创新都是现存知识按照新的方式的组合,他把“创新”与“新组合”视为同义语。 所谓知识的“重新组合”,就是把原来几种知识联系起来合成一个综合知识。或者把一种知识拆分为几个部分,然后以新的形式将这些部分再重新联系起来,成为具有新特征、新功能、新内容的知识。西蒙顿在《科学天才》一书中写道:“天才们进行新颖组合比仅仅称得上有才能的人要多得多。天才们就像面对一桶积木的顽童,会在意识和潜意识中不断把想法、形象和见解重新组合成不同的形式。” 3. 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培养 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和发明。许多调查结论都指出,学生普遍具有创造潜能,它不是少数人特有的秉性,在适当的教育下,可能在每一学生个体身上发展和显现。当然,限于生理年龄特点,我们无法要求所有学生在中小学阶段都具有很强的创造能力,但创造意识的培养却必须从青少年开始。科技教育更应注意在这方面的培养。 创造意识是创新素质培养的前提。因为创新素质不仅表现为新思想、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发明创造,而且表现为善于发现问题、求新求变、积极探究的心理取向。创造能力也“绝不仅仅是一种智力特征,更是一种人格特征,是一种精神状态,是一种综合素质。”创造意识包括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等心理品质,也包括具有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险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 四、新世纪科技教育的特点 在新世纪,科学教育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鼓励学生关心社会变革,关注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主动参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 2. 提倡学生(甚至包括小学生)扩大阅读面和社会交往面,学会查阅资料、收集信息、调查研究,自行选择完成力所能及的探索课题或论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