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科研 > 科技教育研究所
“城市.教育.科普”科技教育国际论坛交流论文·培养学生科技素养的新坐标—生态道德教育

生态道德教育就是能有助于学生获得关心生物与环境的意识,获得保护和改善生物与环境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尤需重视的态度和价值观,以及能反映上述关心和关注的新的行为方式(既包括对个人生活方式的选择,也包括所采取的负责任的社会行为)。所以加强中小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是实施以生态建设为主的发展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同时也是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应贯穿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全过程。

加强未成年人的生态道德教育是当前我们小学科技教师面临的十分迫切和重要的问题,也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以培养现代人的生态伦理意识为前提。教育作为促进人的发展的有效途径,将生态道德教育纳入学校德育,帮助学生学会判断人与自然关系中的是非善恶,正确选择、调节自己的行为,从而最终通过人的发展来促进社会的持续发展,无疑是一项十分必要和紧迫的任务。

在小学阶段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如何开展生态道德教育,使学生自觉养成生态道德的意识,这是我们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初步摸索了一条行之有效的策略,这就是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通过各学科的教学活动与科技教育的整合为载体,以热爱动物的教育为抓手,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进行感悟和体验,自觉地培养生态道德的意识,避免口号式、标语式的空洞宣传教育。

一、科技教育与体育活动相整合,让学生从中体验和感悟生态道德。

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采用体育游戏的形式,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使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真正渗入学生的心灵,内化为保护环境的意识,是一条行之有效的做法。

藏羚羊是我国的国宝,也是北京奥运会吉祥物之一,可是相比大熊猫来说,小学生对于藏羚羊的生活习性并不熟悉。为此体育老师组织了藏羚羊运动会,使学生通过他们喜欢的体育游戏,了解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羚羊为了保护自己,每年5月或6月都要向北迁徙到荒凉的高地上,这些荒芜人烟之处相对来说狼比较少,而且狼群为了保护尚在窝里的幼仔,不会跟随藏羚羊一起迁徙。科学家发现虽然藏羚羊利用迁徙保护了种群,但是在迁徙的过程中,它们还是要面对青藏高原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暴风雪的袭击,同时又要躲避狼的追捕和偷猎者的枪口。

在操场上,体育老师用呼啦圈、跳箱等体育器材模拟藏羚羊在迁徙过程中遇到的山丘、树林、沼泽等自然地形,然后请学生扮演藏羚羊,试一试能否顺利到达迁徙的目的地。

藏羚羊在生命禁区与恶劣环境斗,它们是胜利者;与饥饿严寒斗,它们是成功者;与豺狼虎豹斗,它们是无畏者,它们从不屈服于来自自然界的任何灾难,从未放弃过这里的家园,藏羚羊这种永不屈服的精神,在学生喜爱的体育游戏中得到了亲身体验。有了这种体验才会有所感悟,从而在学生心灵深处萌生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二、艺术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相互整合,培养学生欣赏动物的审美情趣。

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动物,是落实生态道德教育的首要条件之一。因为学生只有欣赏动物了,他才可能喜爱动物;只有喜爱动物了,他才会自觉地去研究动物;研究动物了,他才会知道动物的生命是很脆弱的;知道动物的生命是很脆弱的,他才会产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在小学阶段,美术和音乐课是艺术教育的主要基础型课程,是培养小学生美育的主要途径,所以美术和音乐课也应该是培养学生学会欣赏动物的第一课堂。

(一)动物是大自然的宠物,人类音乐的起源据研究可能就是从模仿动物的叫声起步的,在历史长河中一些音乐家留下了许多以动物为主题的音乐,比如《天鹅湖》、《彼得与狼》、《动物狂欢曲》等脍炙人口的作品都是学生比较熟悉的。音老师以这些乐曲为背景,通过“布谷鸟音乐会”这个儿童化的形式,开展三个板块的游戏活动。

1谁的动物朋友多

以打擂台的形式,10人为一组,听带有动物叫声的音乐,音乐结束,谁举牌速度最快,就从谁开始打擂台。最后以说出动物数最多者为胜出而获擂主称号。

2动物的舞蹈多优美

参加者听三段音乐,根据要求随音乐节奏舞蹈、跳跃。要求动作与动物吻合,协调,且节奏同音乐相符。每人要求完成三段舞蹈,其中一段舞蹈优美则胜出。

3谁的动物语言多

在播放的音乐中适当穿插动物叫声,动物叫声可以用人声、打击乐器、生活用品等来模仿。谁插入的动物叫声多,谁就胜出。

(二)在美术课的绘画活动中,动物是学生十分喜爱的一个主题,所以引导学生通过绘画的艺术形式,激发他们热爱动物的感情,从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也会有很好的效果。

在美术课上,教师启发学生收集世界上各种有关老虎的历史资料,然后根据这些文字资料请学生通过分工和合作,分别进行绘画和文字说明。最后根据时间的顺序把这些绘画连在一起,就是一本老虎连环画了。老虎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动物,但是在他们的潜意识里,觉得老虎不应该保护,应该保护的是人,因为老虎会吃人。然而通过绘制老虎连环画和参观老虎连环画以后,学生知道了老虎在17世纪以前数量还有很多,可是随着人们的滥捕乱杀,自然界野生老虎的数量越来越少,所以他们由衷地感慨:我们要保护老虎。

三、以动物为写作对象,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生态道德教育。

语文课是小学阶段重要的基础型课程之一,也是学习科学技术的一门重要工具课,而千姿百态的动物为语文学习提供了一个丰富的资源。

在语文课程中,写作是学生重要的学习内容。在学习作文的过程中,以学生熟悉的动物为对象,学生就有内容可写,就能提高写作水平;同时通过写作过程中的资料收集和整理,又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认识了动物。所以在语文课程中以动物为载体的写作活动,也是生态道德教育的重要渠道。

我校语老师开展的“老虎剧场”就是这样一种有益的尝试。老师在课前请学生收集各种有关自然界中野生老虎的信息,学生通过自然课的学习,加上从课外书籍以及网络平台收集有关老虎的资料,然后汇总并且进行加工整理。然老师根据这些素材请学生把老虎的生活习性用戏剧剧本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在班级中评选出优秀剧本。最后学生通过自编剧本、自选道具、自由组合,进行表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既是编剧又是演员又是观众,通过编写剧本参与表演和观看别人表演的过程,使学生了解老虎的生活习性,知道了老虎狩猎、寻偶等科学知识,激发保护老虎的情感.

四、借助信息技术平台,生动开展生态道德教育。

动物世界千奇百怪,这也是学生天生喜爱动物、愿意接近动物的原因之一。但是因为目前我们居住的环境日趋城市化的倾向,加之学校办学条件的限制,学生亲近动物的机会越来越少。所以信息技术的发展为学生走近动物,开展生态道德教育提供了一个无限广阔的平台。

上网和游戏是中小学生当前最热衷的信息技术行为,也引来了很多的负面影响,虽然这是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决定的,但是如果加以有效的引导,上网和游戏这种形式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相整合,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学校的信息技术教师设计了“网上动物知识竞赛”,用千奇百怪的动物和生动有趣的动物行为紧紧吸引学生的眼球。在生动形象的图像前,学生随机抽取问题进行解答,如果吃不准还可以通过浏览因特网寻找答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借助网络信息平台获取知识,已经是小学生学习科学与技术的重要途径。

 

综上所述,课堂学习活动是落实生态道德教育的主渠道,学科教学中有着丰富的生态道德教育资源,关键在于我们要有生态道德教育的意识,有了这样的意识,就会自觉地把学科教学与生态道德教育有机地进行结合,在细水长流地教育熏陶中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生态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