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科研 > 课题研究 > 成果展示
在高中化学新教材中,增设“每章导学”栏目的

在高中化学新教材中,增设“每章导学”栏目的研究报告

关士伟*     (徐汇区紫竹园中学 上海市 ,  邮编 200233)

 

2006年1月,我参加了徐汇区“百题工程”教师专项研究课题的申报, 课题《在高中化学新教材中,增设“每章导学”栏目的研究》被区教科室批准立项,时间为一年。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我校是一所具有美术特色的普通完全中学,在近几年教育教学中取得了很大的进步,高考本科录取人数始终保持95%,重点大学录取率保持在40%左右,高考成绩的进步是明显的,但细细反思教学的得失,在我们的教学课堂上,传统的教学模式仍然占统治地位,教师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练结合,侧重培养学生的考试能力。
其存在的表象是:其一,探索教改之路,改革教学方法方面成效不显著,在可喜的成绩背后仍然是依靠师生的日光加灯光,时间加汗水,拼搏加奉献取得的,而非缘于科学高效。其二,与其它学校相比,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等方面都有较大差距,从某种意义上说,只有短期效益,缺乏长远的培养高质量人才的眼光。其三,教师重视教的方法研究,忽视学生学习的指导,不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成为知识的传递者,学生成为知识的容器。其四,学生的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理科教学质量始终不高,学生的成绩也多是以高耗低效的方式取得的。任科教师面对教学存在的困惑,强烈希望改变现状,期望经过几年的教改实践能够探索出一条具有本校特色的课堂教学改革的新途径。
因新教材的应用和课程改革的投入还处于摸索阶段,那么,如何才能真正发挥出新教材的“魅力”,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呢?针对高中化学新教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忽略知识体系完整性”的问题,我们提出在新教材中增设“每章导学”栏目的改进措施,以推进课堂教学改进,提高化学教学质量,适应课改对教学的要求。
本文研究的目的在于在已有雏形的“导学法”的基础上,对实际经验和模式雏形进行研究,进一步拓展其完善;对这一方法的构建以及“每章导学”栏目作进一步的优化,以使“章节导学”更具有可操作性和推厂价值。
二、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及过程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任何一种课堂教学方法的确立,都必须依据正确的理论作先导,学习的实质是学生自主建构与知识结构相对应的认知结构的过程,教学过程就是把知识结构转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
为此,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们引入了“导学”教学的新理念,并总结出了以“三线”为核心的“导学”的关键性问题,并提出了多维化的教学方案: ①知识线——以学习三维目标的形式系统地归纳教学内容、基础知识要点,使教学目标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②方法线——以教案中的“教法”设计、师生活动和“学案”中的学法指导为要点,重点突出“导学”功能,构建出学科文化素质的基本框架和支柱; ③能力线——围绕教学目标,让学生进行尝试自主学习,并把精心设计的知识点和练习分解为不同层次的达标和能力测试题目,进行循序渐进的延伸和拓展,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形成创新的技能。
基于皮亚杰建构主义的原理,我们的研究重点在章节教学前后均都设计了“每章导学”栏目,以栏目为载体不但要关注学习前的导学引导,诱发、刺激学习者在认知上达到不平衡;还要特别关注学习后的复习归纳总结。因而在栏目中不但要包含课前的导学部分,还要有课后“章节复习指导书”部分。二者兼顾才有可能构建学习者的认知结构通过同化与顺应过程逐步建构起来,并在“平衡— 不平衡— 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提高和发展。
其操作要领主要表现为“先学后教,问题教学,启思导练,当堂达标”,课后复习总结,这是该教学方法的灵魂。在课题研究过程中,采用的是以个案及行动研究为主,辅之以问卷调查及搜查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通过调查、观察、等测试手段,综合分析研究对象的发展状态,以积累较为科学的研究资料。
前期以确定研究课题,进行文献资料收集与分析,设计实施课题具体实施方案。后期主要任务为其一是完成实验报告,最终为发表论文,其二是完成高一化学新教材全部“每章导学”栏目的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