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科研 > 课题研究 > 研究动态
初中牛津英语高年级阅读基础课型教与学的探究

初中牛津英语高年级阅读基础课型教与学的探究

上海市长桥中学    

 

一、问题的提出

初中牛津英语教学进入八年级后面临着较长篇幅的文章、大量生成的词汇;科技型、说明型、议论型、人物传记型阅读文本的日益增多,使不少教师对阅读基础课教学产生新的困惑——篇幅较长的文章在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整体性?文本阅读与语言应用如何紧密结合?

目前,英语学习两极分化较严重,农民工子女的入学又带来了初中英语教学的新问题。学生底子薄、习惯差,在教法调整、学法指导上尚待探索和研究。尤其进入八、九年级牛津教材体系,它不仅实现了六、七年级牛津英语学习的进阶,而且承担着面向高中英语学习的过渡。对于生源基础薄弱的学校,更需要阅读基础课型的教学探究。

二、研究的动因

I. 学习的需求—— 有关初中牛津英语高年级教与学的问卷

基于问卷分析,我们更深入地了解到:

1)目前教师重词汇、语法灌输,轻读、写运用能力培养的课堂教学依然存在。

2)目前学生在英语学习能力测试中更迫切需要提高阅读能力方面的指导。

3)在面对英语基础薄弱学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课堂教学策略的转变、教学效率的提高直接影响到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培养。

II. 教学的需求—— 有关阅读课型传统—现代教学策略的对比及分析

教学环节

传统教学策略

现代教学策略

Pre-reading

单词教学

主题导入,激发兴趣

While-reading

语法讲解、记笔记

整体阅读、分段阅读与阅读任务相结合

Post-reading

笔记整理、阅读理解练习

完成相关主题的拓展型任务

英国著名教学法专家韦斯特(Michael West)认为:教授英语的基本任务,首先是培养直接阅读能力。因而现代英语阅读课的根本任务不仅是完成阅读教学中语言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教师能够借助阅读文本,帮助学生深化课文的内涵——掌握阅读技巧和学习策略,并能够拓展课文的外延——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相关情景,提升学生认知水平、培养学生人格品行。因而笔者基于以学生为中心的任务型阅读教学,在细致钻研阅读教材文本、充分利用教材的同时,对“课题导入的设计”、“整体阅读到分段阅读的推进”、“拓展型任务的创设”等主题作了一些探索和尝试,有效实现基础落实、学法指导及语言应用的有机结合。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

                                     1直观导入式

第一步:主题导入

                                     2话题导入式

                                     3预、复习任务导入式

第二步:整体把握

文本框: 阅读基本课型教学                                     1、段落处理式

                                     2、意群处理式

                                         

                                     1、图表式

第三步:细节理解

                                          2、质询式

                                          3、对比式

                                         

第四步:运用拓展

                                      1、情境式

                                           2、迁移式

四、阅读基础课型的研究成果及分析

(一)主题导入:

   作为课文的最初呈现,巧妙而恰当的主题导入能先声夺人,使学生在心理上和知识上做好必要的准备,引导学生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激发兴趣和求知欲,从而自然地过渡到新内容的教学。导入部分力求做到新颖别致、简练到位,让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进而趁热打铁,在学生兴趣得到激发时,进行读前活动Pre-reading activity)的深入。本文将结合笔者课堂实践,重点关注直观导入式、话题导入式及预、复习任务导入式的运用。

1、直观导入式

   既称为“直观”,往往产生于课堂上最直接的媒介——实物、投影、图片、媒体等。例如牛津英语9A Chapter 5 “Fishing with Birds”一文,学生对于中国传统的捕鱼“工具”——鸬鹚知之甚少,因此通过播放鸬鹚捕鱼的录像使新课导入更为形象、生动。 接着,教师提出: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video? What do you know about cormorant fishing? 两个问题将学生引入对课文内容的探究。又如牛津英语8A Chapter 2 A day in the life of Whiz-kid Wendy”一文中,教师通过投影呈现课文标题、副标题和相关图片,进而教师提问、学生快速应答,检测学生从中所获取的直观信息。

2、话题导入式

   教师借助学生关心或熟悉的实例来导入新课,不仅使学生产生亲切感,更重要的是话题的实用性能够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具有实用价值。牛津英语8A Chapter 2 A day in the life of Whiz-kid Wendy”一文,教师的第二步导入就采用了这种方式:To introduce “Weekdays in the life of Inga”。教师首先将本人一周内每日生活的重点事件向学生作介绍;接着通过 Brainstorming: Things you do in the daily life激发学生的交际意识,促进师生间互相了解。又如牛津英语 8B Chapter 1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这一说明文,除了图片、媒体的直观式导入,还可以借助相关题材激发阅读兴趣。由此,在课堂教学的导入部分,教师将“The Eiffel Tower”这一本单元听力教材的主体文本为切入口,设计:Questions on the details of the note-taking passage: “The Eiffel Tower”这一任务, questions and quick-responses的形式,检验学生对前课任务的理解程度,由相同题材自然过渡, 并导入本课主题。

3、预、复习任务导入式

    面对篇幅较长的阅读课文,在一节课时内既处理词汇、完成整体阅读,又能构成理解、运用,不仅需要教师合理安排教学环节、巧妙构思教学任务,学生课前课后有效的预、复习工作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新课导入部分开展独特的预、复习检验活动,不仅有助于培养学习习惯,而且为后续课堂教学扩充了容量。比如:牛津英语8A Chapter 2 A day in the life of Whiz-kid Wendy”一文,在导入部分设计了名为 Hot seat!的词汇游戏。Hot seat!游戏主要通过复习前课词汇,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对词汇英语释义作出快速反应。这一活动不仅激励学生记忆单词英语释义的积极性,而且激活了课堂氛围。这一活动为课堂教学中生词处理的英英释义环节预设了台阶,由旧词带动新词,有效推动生词教学。又如:牛津英语9B Chapter 3 A success story一文,采用了预习式导入,设计了Preview check exercise: Questions on the blank filling exercise.。教师课前要求学生阅读新课后完成cloze练习,并在新课导入中以quick responses的竞赛形式检验课文预习成果。由于教师提问重心关注学生预习中所填词汇和短语,加之部分句式和短语在幻灯片上有重点地呈现,学生能够踊跃发言,有效激活课堂氛围。

 

(二)整体把握

   在这一环节中,教师设计任务,促使学生对语篇文本经快速浏览后达成一定的概况理解。作为语篇整体阅读不可或缺的步骤,本文将重点阐述:在基于文本的阅读教学中,通过“段落处理式”和“意群处理式”任务环的综合运用,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语篇大意。

比如,牛津英语9A Chapter 5 “Fishing with Birds”一文, 4个段落分段明晰,分别从捕鱼人、捕鱼工具、捕鱼过程、渔业发展四个方面展开。由此教师设计了两类“段落处理式”任务,(1 Skim and match the given pictures to each paragraph 2Match the given ideas to each paragraph properly。学生经快速浏览后很快将渔夫、鸬鹚、捕鱼、河道四幅图片配上相应的段落。随后,从感知到认知,学生将教师口述的段落大意配上相应的段落,完成了整体理解的第一步。

再如:牛津英语9B Chapter 3 “A success story”一文,教师在完成“段落处理式”任务的基础上又设计了“意群处理式” 任务:Rearrange the given sentences according to the sequence of the story。学生通过第二次快速浏览,将教师提供的课文散句按事件发展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语句选择重点关注主人公具有代表性的生活经历。这一活动不仅激励学生展开积极阅读和小组讨论,而且将人物个人经历有序串联,做到意群明晰。“意群处理式”任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为:将相关内容的事例型和事实型语句(examples& facts)进行归类,并配以相关主题句。“意群处理式”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对有效梳理文本脉络起到积极的作用,在阅读课堂教学中值得广泛应用。

 

(三)细节理解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的,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学习者不是被动信息接受者,而是主动建构信息意义,这种建构不能由他人取代。(Bruce A, 1998)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更充分地把阅读自主权交给学生,  帮助学生培养相应阅读策略,从而使其建构对文章的理解。因此,在细节理解一环节中,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教师通过设计任务,对语篇进行分段、分类式处理,对提高学生把握语篇细节信息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阅读教学的重点环节,语篇的细节处理往往占据了阅读课堂的主体部分。教师关注细节阅读,首先需要根据不同段落的组成结构,配以相应的阅读任务,逐步推进细节理解。此外,教师需要不断变换任务类型与策略方法,锁住学生的注意力,在细节阅读中培养学生有效的阅读技能。本文将分别从:图表式、质询式和对比式三个方面,阐述其应用和实践。

1、图表式

 图表作为结构描述最直观的方式之一,在细节阅读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图表的恰当运用需要教师本身对文本结构具有敏锐的处理能力,同时它对信息的高度概括性又为学生强化阅读能力铺设了台阶。

比如,牛津英语9A Chapter 5 “Fishing with Birds”一文中,第一、第二段为人、物描写,通过设计下述表格,在归纳人、物描写重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把握文本细节。

Paragraph 1. The man

Job

Age

Weight

Height

Health Condition

 

 

 

 

 

Paragraph 2. The cormorants

Size

Colour

Length

Skills

 

 

 

 

   此外,本文第三段为捕鱼过程的细节描写,渔夫与鸬鹚的行为交替出现。教师通过如下mind-map的图示设计,引导学生分别捕捉人、物动作。于是,看似复杂的过程描写,在教师设计的分类图示中得到梳理。

bang … with …

not require … or …

Damin

(the fisherman)

the cormorants

set off on … with …

reach …

stop

jump up and down

push … into …

Swim down

catch the fish

bring … back to …

2、质询式

“质询式”任务的产生起源于阅读课堂教学中常用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这一普遍模式。教师在学生构建阅读理解的过程中作为阅读过程的引导者,承担着文本分析、信息汇集、结构重组的任务。因此更为有效的阅读教学并不仅仅产生于教师的问题式推进。这里所呈现的“质询式”任务则以学生为中心,变被动回答为主动质疑。

比如:牛津英语 8B Chapter 1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一文属于说明类题材,行文呆板、内容枯燥,往往难以激发教学兴趣。教师首先通过选择阅读材料中部分重要信息,以词组形式呈现。

             In August 1173;    

             Nearly 200 years;  

             54.5 metres;          

             A very beautiful view;     

            Gravity and falling objects

     学生通过快速浏览全文找到上述词组后,两人一组进行对子活动,在理解每个词组所在语境的基础上,分别就相关词组进行提问,同时操练一问一答的口头表达。比如:

           In August 1173;    ------- When did the building of the tower begin?

          Nearly 200 years;  ------- How long did it take to complete the building?

          54.5 metres;           ------- How tall is the Leaning Tower?

          A very beautiful view;      ------- What can we see from the top of the tower?

          Gravity and falling objects ------- What was the famous experiment once done at the tower by Galileo about?

    “质询式”任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则与“图表式”任务有机结合,在图表填写的基础上

     再以牛津英语 8B Chapter 1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一文为例,教师首先呈现下述“图表式”任务:

            Location: __________________

            Purpose of building:__________

            Materials: __________________

            Appearance: ________________

    从任务本身来看,学生是在个人完成阅读的基础上,个人完成上述表格的填写,之后教师检查答案。然而如果教师对此任务的检验仅仅停留在“对答案”的层次,也就失去了一项可以进一步利用的教学资源。但是如果在让学生完成图表填写之后,以对子活动的形式针对所填写的内容进行“质询”式操练,则不仅达到了教师“对答案”的目的,而且在阅读课堂内得以敦促学生对话交流,培养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

            Location: __________________-------Where is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 located?

            Purpose of building:__________------ Why did people build the tower for?

            Materials: __________________-------What is the tower made of?

            Appearance: ________________------- What does the tower look like?

     教师充分利用语言资料,让学生学会针对Location提问where, 针对Purpose提问why, 针对Material提问what … made of, 针对Appearance 提问what … look like。同时,学生通过对子活动,在互相讨论中、在行文领会中找到恰当的提问方式与回答——这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个人阅读的趣味性非常有效。

3、对比式

   一些阅读文本将相同题材或主题的两篇甚至一组文章并列编排,呈现来自不同角度、不同背景的事物描述或观点阐述。此类文本阅读往往通过“对比式”任务设计实现文本细节处理。“对比式”任务在细节阅读中首先需要教师找到“对比”的切入口,在教师对语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将最易于推进细节阅读的“对比”层面呈现给学生。

比如:牛津英语9BChapter 5 “Family lives”一文,两篇阅读文本出自两位来自不同家庭的14岁中学生对家庭生活的口述。同时,两篇口述记录分别从零用钱、家务劳动、物质满足和看电视四个方面展开,充分表述了不同的家庭持有不同的家庭观念、具有不同的生活表现。于是教师将“对比”聚焦于“表现”(facts)和“观念”(opinions),从这两方面敦促学生通过阅读、讨论,完成“对比”任务,从而领会文本的细节表达。

表一:“生活表现”对比:

Comparing the different facts from different families:

Facts

Tina

Norman

1. Allowances

Generous

___________

2.Arguments

with parents

Nearly always _______

Usually _________

3. Housework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Does it ______ _______

4. Presents

Gets ______ _______ _______

Gets them ______ ______ _______

5. Parents

saying ‘No’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6. TV watching

_________ __________ a week

_______ ________ a week

表二:“观念”对比:

Comparing the different opinions from different families:

Opinions

Tina

Norman

1.      Decisions

to make

We are a democratic famil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Housework

to do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ousework is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whole family.

3.      Things they

want to hav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ts bad to expect things for

nothing.

4. TV watching

Having my own TV is definitely a big advantag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运用拓展

阅读后任务设计是对阅读细节的回顾和小结,同时也为学生掌握阅读技能、拓展语言运用留有一定的空间。在这一环节中,任务的设计往往基于小组讨论或对子活动的形式,结合生活与思考,呈现对语篇整体理解的反馈和应用。以下将从“情景式”、“迁移式”两个方面,谈一些实践体会。

1、情境式

“情境式”任务在阅读后的主题拓展运用中具有相当广泛的空间。其主要操作要素为:

1)基于文本话题,教师充分发掘话题的交际意义,创设相关情景。

2)在情境中,学生能紧密结合阅读过程中所学、所思,在教师的适当点拨、提炼下就相关话题展开语言的交际应用。

比如:牛津英语9A Chapter 5 “Fishing with Birds”一文,教师抓住课文结尾处渔夫教孙子学习“鸬鹚捕鱼”一事,设计了“渔夫和他的孙子举行记者招待会”这一情景。在情境中,教师预设了两个问题供小组讨论:What questions would you like to ask at the conferenceIf you were the fisherman or his grandson, what would you do to the cormorant fishing? 学生分别从记者的角度、从当事人的角度思考、讨论、交流相关观点。接着,教师请出两名学生分别扮演渔夫和他的孙子,模拟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记者招待会。同时,由于时间有限,教师在回家作业的布置中要求学生结合课堂上交流的不同观点,就“My opinion on the future of Chinese traditional skill” 这一主题用文字进行表述,用以充分利用课堂文本素材向课后任务延伸,较全面地实现语言应用。

II. 迁移式

     “迁移式”任务最重要的应用价值在于——教师能够借助阅读文本的主题思想或行文结构来指导学生完成有意义的阅读后任务。其主要操作要素包括:

1)基于文本,教师帮助学生梳理文本主题思想或行文结构。

2)将文本思想迁移至生活实际,完成讨论或作文;将行文结构迁移至相关话题的阐述方式,完成话题延伸或作文。

比如:牛津英语9B Chapter 3 A success story一文,课后任务的设计由教师引导学生梳理Mary Cheung 的事业发展经历入手,推导出Mary所经历的不平凡的成功之路。于是,学生进一步围绕:Why could Mary be successful? 展开讨论,归纳出一系列形容词:independent, hardworking, devoted, warm-hearted 等,用以描绘Mary 所具备的成功的特质,深入发掘成功背后所隐含的意义。最终教师将主题思想迁移至“My own future career path”这一话题,指导学生完成课后作文。

 

五、成效与展望

本课题立项前后近两年的时间,笔者坚持将阅读基础课型的探索与实践立足于对教材文本结构的剖析、主题思想的发掘,关注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在牛津英语八年级、九年级阅读基础课教学中取得了一些成绩。200510月校际区级展示活动中,牛津英语8A Chapter 2 A day in the life of Whiz-kid Wendy”一课在展示课中获得区英语教学专家的好评;20063月,牛津英语 8B Chapter 1 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一课参与校青年教师“骏马杯”教学比赛获一等奖,该课堂实录参与2006年度区级 “骏马奖”比赛获得入围;200611月、20073牛津英语9A Chapter 5 “Fishing with Birds”9B Chapter 3 A success story两堂教学新授课受到上海市师资培训中心的邀请,公开为市级教学研讨课。2006年同期,9A Chapter 5 “Fishing with Birds”一课获得校青年教师“骏马杯”教学比赛一等奖,该课堂实录参与2007年度区级“骏马奖”比赛获得入围。

目前,阅读基础课型在初中牛津英语教学中具有广泛的研究空间。比如,不同体裁、不同文风的语言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阅读后语言交际任务的达成有待进一步落实等等。在夯实基础、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过程中,需要教师始终关注每一个课堂教学环节的设计,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徐菁 《建构主义引导下的精读课堂教学》 http://www.jiaoyan.cn/index.html

2Bruce A, Marilyn, Creating and Sustaining the constructivist classroom [M] Corwin Press, 1998

3Christine Nuttall, Teaching Reading Skills in a Foreign Language 《外语阅读技巧教学》,外语教学法丛书之十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p.109, p.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