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科研 > 课题研究 > 成果展示
“开发民俗节庆内涵,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开发民俗节庆内涵,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校本课程的实践研究                            
龙苑中学     赵瑜炳


    一.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为落实素质教育精神,更好的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顺应课程教材改革的发展趋势,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在借鉴其它学校课程改革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校以民俗节庆内涵开发为主体的校本德育课程设计与开发的方案。
    2、 大量涌入的外来思想文化、急剧转型的社会环境、飞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等,对学生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产生深刻影响。我们德育教育要提高实效,就必须广泛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增强学生的民族自信、自强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开设各类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提高学生民族文化素养。
    3、 我国本土传统民俗文化中的节庆内容丰富,并蕴涵着许多积极、有意义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以民俗节庆文化为载体,开发并运用民俗节庆中的教育内容对青少年学生传承中华美德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着积极和深远的意义。
    二、课题研究内容
   通过本课题研究使学生初步了解民俗节基本习俗庆的内容(见下表),认识中国民俗节庆的内涵,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历史,让学生初步懂得人类优秀文化的共性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共同信念,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
    级节庆日 六年级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清明节 节庆来历与民间习俗 寻根祭祖立中华魂 祭奠亲人悼念烈士 清明植树绿色文明
端午节 节庆来历与民间习俗 品味粽子学会制作 屈原精神浩气长存 端午文化传承创新
中秋节 节庆来历与民间习俗 月饼文化团圆情结 赏月吟诗抒发情怀 中秋团圆两岸统一
重阳节 节庆来历与民间习俗 重阳糕点孝敬感恩 重阳登高珍爱生命 尊老敬老奉献爱心                                                                    
*课题组成员:曾 鸿、闵彩霞、杨大垓、侯 烈、胡晨风、桑 熙、陈彦芸、黄旭萍
*本课题研究得到德育教研员黄中伟老师的精心指导和校长马华栋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三、课题研究过程
    (1)准备阶段:2006年2月----2006年3月
    确定课题组成员,研究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和实施计划。申报课题,做好申报课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2)实施阶段:2006年4月---2006年10月
    开展课题实践,收集民俗节庆信息,构建“中华民族传统节庆”教育框架,设置各年级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课程整合点,结合节庆日实施教育实践活动。
     (3)总结阶段2006年10月---2006年11月
    召开专题研讨会,完成结题报告。回顾反思,总结开展课题实效性研究情况并组织人撰写相关论文,成为我校继续推广的科研成果。
    四、我们的实践和探索
    传统节日的形成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过程老师们研究学生的思想现状,从中发现问题,同时拟订节庆教育的认知目标和学生实践目标,并共同策划组织节庆活动。他们对传统主要节庆的内涵进行提炼,根据学校德育目标,将这些节日分类,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划归为文化类节日,重阳节为爱心类节日,清明节为纪念类节日等,学校根据节日的不同特点开展不同的德育教育。
    我们考虑传统节日的教育,不仅能对学生进行民俗文化的大补课,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了传统美德教育。中秋节虽然大家都知道,但对其所弘扬的美德并不了解。通过课堂上的介绍,学生了解了吃月饼的习俗和团圆的意义,也懂得了应该孝敬父母。尊老爱老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但了解重视重阳节的学生不多,对于它的各种习俗也不太了解。老师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演示,讲述相关的民间传说,介绍登高、赏菊、喝菊花酒、吃重阳糕、插茱萸等习俗,并让学生写下对长辈的节日祝福,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同时,培养他们从小尊老爱老的良好品质。
    五、开展民俗节庆教育创新了民族精神教育的形式
    “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开展民族精神教育,就是要引导少年儿童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让我们的民族和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弘扬民族精神需要有效的载体,也需要很好的活动形式。
     1、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的持久性,根据节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周” 以中华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为重点,集中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2、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学校结合实际,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橱窗、板报和文化长廊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校园内张贴悬挂革命领袖和中华民族杰出人物画像,制作体现民族精神的灯箱、语录牌等,积极开展创建安全文明校园活动,营造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浓厚校园氛围。
    3、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定期组织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瞻仰革命圣
地和遗址,祭扫烈士墓,缅怀民族英雄、仁人志士、革命先烈,学习他们的高尚品德和感人事迹,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参观城市、农村和名胜古迹,了解改革开放的成就和祖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充分发挥学生校外活动场所、社会实践基地的育人作用。
     六、民族精神教育校本德育课程开发的初步成效
    1.初步构建了以民俗文化为载体的民族精神教育校本德育课程的内容体系。
    2.初步形成了以培养民俗文化为旨趣的德育校本课程的实践活动体系。
    3.学生的发展上,提升了学生在校生活质量和学习效率,让学生充满思想感情和智慧水平,并表现出良好的道德水准和远大的理想抱负,使其对社会有强烈的责任意识,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认同感。
    七、期待解决的问题
    活动的评价如何与二期课改的多元评价有效结合,传统节庆与民俗文化的结合,节庆文化与和谐文化的结合,民俗节庆教育活动的系列化和系统化等方面的问题将是我们进一步研究探索的方向。

    民族精神教育校本德育课程的开发属“解决问题型”开发,是一个开放的动态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它本质上要求不断地开拓和创新,以适合社会生活实际不断变化的情景,增强学校主动变革的机制和能力,不断促进学校德育特色的形成和学校办学特色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