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艺术被称作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既有很大的差异,同时又有深刻的关联,以致于人们很难在两者之间找出一条截然分明的界限。
人以具体、统一的方式而存在,科学与艺术则从不同向度展示人的存在方式。科学与艺术相分离导致人的存在方式的分离,它们的整合必将实现人的存在方式的再度统一。科学与艺术在经历了漫长的疏离与对峙之后,如何扬弃分离、重新整合,已经成为新时代无法回避的课题。
1993年,由著名科学家李政道和著名艺术家黄胄共同发起举办的“科学与艺术”研讨会,开启了我国科学与艺术讨论的新篇章。
2001年,由清华大学主办的“科学与艺术”国际学术研讨会,更是一次国际性的科学与艺术盛会,产生了极其强烈的社会影响。
深入探讨科学与艺术的关联,不仅有助于加深对科学与艺术本质的认识,促进科学与艺术两种文化的交融,更为重要的是,它代表了科学教育新的价值取向。
1 科学与艺术
李政道认为,“科学,例如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对自然界的现象进行新的准确的抽象。科学家抽象的阐述越简单、应用越广泛,科学的创造就越深刻。尽管自然现象本身并不依赖于科学家而存在,但对自然现象的抽象和总结乃属人类智慧的结晶,这和艺术家的创造是一样的。”[1]136“艺术,例如诗歌、绘画、雕塑、音乐等,用创新的手法去唤起每个人的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已经存在的情感。情感越珍贵、唤起越强烈、反映越普遍、艺术越优秀。”[1]137
科学家追求的普遍性是不同自然现象的普遍性,它的真理性植根于外部世界,科学家和整个人类只是这个外部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艺术家追求的普遍真理性也是外在的,它植根于整个人类,没有时间和空间的界限。尽管科学的普遍性和艺术的普遍性在这一点上不同,它们仍然有着很强的关联。
例如,在音乐领域,自19世纪中期德国物理学家赫姆霍兹提出乐音谐和理论后,导致了声乐理论研究的重大进展,它大大促进了乐器制造的革新,有力地推动了音乐艺术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并成功运用到器乐,使电子音乐在音乐艺术中异军突起。电子音乐利用传统乐器的发音体,通过电磁感应由扬声器将电讯号放大,显著地增强了乐器的表达力。那种“余音绕梁,三日不绝”的赞誉,当今的电子音乐确实是当之无愧。
科学境界的合理性表现于艺术中,就在于和谐性。和为善,善是被人类的道德原则和趋利避害的经验所证明的理想状态。而善作为一种境界,是科学服务于人类的终极目标。如果没有善的引导,科学就会出现更多的失误,成为反人类的有力手段。因此,善的境界就是艺术的境界。
一切理想的基本因素都在于想象,而合理至善的想象才能称之为理想。只有为理想而从事的科学,才是符合善的科学,才能进入与人类共处的境界。在终极的目标上,科学的境界不可避免地要成为一种艺术的境界。
因此,李政道教授认为,科学与艺术是不能分割的。它们的关系是与智慧和情感的二元性密切关联的。艺术的美学鉴赏和科学观念的理解都需要智慧。然而,随后的感受升华和情感又是分不开的。没有情感的因素,我们的智慧就不能开辟创新的道路;而没有智慧,情感也就很难达到完美的成果。所以,科学与艺术事实上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它们源于人类活动最高尚的部分,都追求着深刻性、普遍性、永恒和富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