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写作一直是中学阶段英语教学的重头戏,同时也是问题存在比较多的地方。本文根据笔者多年的教学经验,结合《新课程标准》中对于写作的要求,以实际教学案例来分析怎样有效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写前阶段是写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着重通过对学生写前阶段的信息输入来说明将写作前移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英语写作教学;过程教学法;写前阶段
在中国,英语写作是唯一现实可行的英语语言生成的书面练习方式,是培养学生英语交际能力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通过多年高中英语写作课的课堂教学实践,并结合高中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所表现出的问题,笔者发现将过程教学法应用于写作指导中的效果更明显,尤其是应用于写前准备阶段,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一、对高中学生英语进行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写作一向是被认为最困难的部分。究其根源,主要有来自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原因: 1、教师重语法结构、忽视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训练。由于结构主义语言学对我国英语教学的影响,长期以来教师对写作教学的认识都集中在分析写作成果——如范文和学生习作的修辞和结构方面,写作教学的内容一般局限于对范文修辞和写作技巧的讲解(左焕琪:2001),将学生写作能力低下视作纯语言结构有问题(主要是语法、词汇问题),而忽略了对学生在写前阶段的构思引导。在写作课的课堂教学中,经常是要求学生模仿范文,依样画葫芦。学生的作文就变成只追求没有语法问题的“千人一面”的“新八股”。 2、教师的教学目标依旧是升学应试,平时训练不足,而且练习的体裁脱离学生的实际。教师往往到高三时才重视写作,要求学生背诵一些写作模板。这样的应试教育模式只会增加学生的惰性。并且在写作训练时,教师选择的话题常与中学生生活毫不相干,学生看到写作的要求时,往往赶到很陌生,无话可说,更不用说要写出条理清晰、文采出众的文章。比如让学生写对发展mass nuclear weapon的看法、对American presidential election的看法等等,这种话题,即使是用中文写,也没有多少话可说。 3、教师的评分标准单一,讲评效果不明显。 传统的改作文的着眼点一般是细节上的语法、拼写错误、标点误用等等,但是对于学生的整篇文章,文章的内容,文章的框架,则视而不见,这样的讲评对学生写作的提高并没有多少帮助。 4、学生往往动力不足、信心不够,对英语写作有厌恶情绪。学生的写作技能不高、语言基础薄弱。而且他们写作内容枯燥,无话可说。 二、过程写作法与写前阶段 针对上述在英语教学中普遍出现的问题,我国学者在21世纪初就提出将过程教学法应用到英语写作教学中。英语写作课应是培养学生实际写作能力、如何进行再创造的场所,而不仅仅是一个讲解词汇、分析语法的场所(吴锦、张在新:2000)。过程教学法将写作大致分为三个阶段:写前阶段、写作阶段和文章修改。这三个阶段是一个循环的过程,教师的反馈和指导一直贯穿其中,学生则应当不断地阅读自己的文章,结合教师的意见对文章进行修改。从2001起,笔者在高中学生英语写作教学中不断尝试和改进这种方法,基本思路如下: 1、在写前阶段,注重通过brainstorming、重现生活中实例、原型故事引入、图画或者幻灯片展示等方式来打开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可以跳出思维定势,向与主题相关的外延方向发展。然后引导学生对手头素材进行选择整理,确定文章的主旨。这一阶段在英语写作中是最重要的一步,可以保证学生有话可说,有情可舒,有利于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2、写作阶段 这个阶段是在确定学生有话可说的基础上,让学生进行独立创作。学生对某一体裁有了相当充足的了解之后,按照自己的想法对文章进行篇章组织。笔者主张这个过程应尽量紧跟在课堂之后,这样可以使学生思路清晰,行文流畅。 3、文章修改 笔者经过反复探索发现,“教师评,学生背”这样单一的评改作文模式收效甚微,于是引入学生与老师之间的互动,采用小组反馈、自我修改与教师评改相结合的方式,将讲评作文与学生不断修改相结合。写作是一个书面的交际过程,让学生体会从作者到读者角色的变换,可以使学生更容易发现同学作文中存在的问题,继而也会尽量避免同类错误发生在自己的作文中;也可以培养学生之间相互协作的精神。 “万事开头难”,写作也是这样的。写前阶段作为写作的初始阶段,对后面的整个过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个阶段中学生应当考虑三个方面的问题:写作的主题、写作的目的以及文章的读者。写前阶段的准备工作可以给学生提供充分的思考,让学生做到胸有成竹,动笔写的时候就会文思泉涌。 近几年来,笔者一直在所教的班级中应用过程教学法,注重发散学生的思维,成绩是可喜的。以2006年的两个高三班级为例:这两个班级总共有95人,笔者从高三才开始接手,一年下来这两个班级的整体成绩较之高三之前都有了不小的进步。笔者选取了这95名学生在高三之前和高三期间的各三篇作文,取其平均值,各分数段人数分布如下:
20分以上 18-20分 15-18分 12-15分 10-12分 10分以下 高三之初 8 16 26 23 16 6 高三临近毕业 10 19 38 15 10 3
三、教学案例分析 笔者在英语写作教学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模式,下面这个教学案例是实践中的一部分,这个案例中写前阶段的信息输入是选取了brainstorming这种形式。 (一)写作话题的选取 为了更好的贴近学生的生活,笔者选取了一个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一个话题:Living in Big Cities(居住在大城市)。上海是一个国际型大都市,学生们就生活在这样一个氛围中,对这个话题很熟悉。这堂课主要采取的是小组讨论发言的形式,笔者将全班同学每四人分为一个小组,让每个小组先内部讨论然后再发言。 (二)引导性问题的提出 开始的时候同学们并不太活跃,思路并没有打开。笔者考虑到可能有些学生的思维不够开阔,于是就在请学生发言之前提出了一些引导性的问题: Do you like living in Shanghai? Have you ever been living in small cities or countryside? Can you give me your reasons why you like or why you don’t like living in Shanghai? Which part of Shanghai do you like best? Do you think it is easy to live in big cities? When you grow up, where do you want to live, if possible? (三)Brainstorming 笔者每提出一个问题会给大家几秒钟的时间思考,这些问题果然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学生们开始变得活跃起来。接下来是brainstorming时间,笔者要求学生大胆地把跳入自己脑海的关键词或者是短语说出来,不必考虑语法问题,也不必为发音不准确而难为情。孩子们的思维是活跃的,最有创造性的。以下是学生们考虑到的因素: Housing—housing estates, flats, suburbs, gardens, skyscrapers, high cost for housing Working—office, factory, or industry, joint venture, white collar, employer, employee Shopping—big shops, Huaihai Road, fashionable clothes Leisure—sports, coffee bars, cinema, theatre, music concert, clubs, colorful lights Eating—traditional Shanghai restaurants, snacks, fast food, pubs Weather—cold and rainy in winter, hot and breathless in summer Environment—traffic jams, noise, pollution, good education, subway, highway network, overpopulation, fierce competitions (四)对素材的选择与整理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思维是语言的动力和源泉。学生在写作过程中的障碍更重要的是由于思路不畅导致的。这制约了学生语言能力的正常发挥,也使英语写作教学举步维艰。有了brainstorming的这些素材,可以初步打消学生的畏难情绪,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把这些素材进行选择和整理。 面对这么多的关键词,有些学生又犯难了:怎么样选取呢?哪些应当被归纳入习作中,哪些应当详写,哪些应当一笔带过?笔者引导学生自己思考,给每个小组五分钟考虑,之后每个小组表达自己的观点。笔者课上归纳之后发现大部分同学还是赞成分成两大部分:生活在大城市的优势(advantages)和劣势(disadvantages)来考虑。在这个阶段笔者要求学生不仅仅是说一些关键词,而是短语或者是简单成句。 Advantages: ①more chances for finding jobs; ②can receive good education; ③connect with different people; ④easy to be informed of new things and new concepts; ⑤easy to run after fashion; ⑥have convenient traffic network and advanced subway; ⑦There are many fabulous architecture, such as Shanghai East pearl, The Jin Mao Building, Shikumen architecture and etc. ⑧The multifarious entertainment in Shanghai is attractive to many people, such as Hengshan Road, Xintiandi Square. Disadvantages: ①high living expenses and dear consumptions; ②fierce competition and heavy pressure; ③Lots of homeless people give heavy pressure to social security and they often make streets dirty. ④Many chemical factories and numerous cars bring air pollution and noise pollution. ⑤Traffic jams always make me late for school. ⑥The weather in Shanghai is not comfortable. (五)小组讨论,确定自己的观点 在笔者的引导下,学生们积极发言,说出了自己对上海这个城市的看法。由于题目要求是对大城市的看法,笔者要求学生们将上海与其他一些大城市的共性抽象出来,作为备选的素材。之后进行小组讨论,要求大家把自己列出来的居住在大城市的优势和劣势进一步扩展,最好是能举出一些实际的例子,以增强说服力。笔者一直认为给学生一些时间进行课堂讨论是大有裨益的,不仅可以使尽可能多的学生投入到课堂中来,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还对他们的口头表达能起到一定的训练作用,同时小组自己的合作意识也会得到极大的开发。笔者在小组充分讨论之后发现,全班同学的观点可以分成三部分:持赞成生活在大城市观点的同学、持反对态度的同学、持中间态度的同学。这样的讨论中教师一定要在教室中走动,密切关注各个小组的讨论进程,适时得提供一些词汇帮助。 (六)对全文框架的掌握 不少学生往往在动笔之前缺乏对文章整体框架的理解,常常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写了上句没下句。这样的片段性思维使最后的成文看起来不那么连贯,结构也不够井然有序。因此,在写前阶段,教师要把语篇结构与语言形式相结合进行语篇教学,指导学生在动笔之前脑海中要有一个整体的文章框架,使学生认识到语篇是语言构建和社会意义的结合体,不断启发学生思考语篇所具有的社会功能以及建构过程(赵建群:2005)。 作为一篇议论文,笔者要求学生在行文的第一段就要表明自己的观点。由于母语的影响,很多学生写英语作文的时候不是开门见山,而是曲径通幽型。这是东西方文化的差异所致,中文讲究的是形散神聚,而英语则要求神聚形也聚。接下来的行文中,尽量用topic sentence来表明本段的思想,选取上述的优势或者劣势中有代表性和自己熟悉的两到三点进行详细阐述。在文章结束的时候要用一两句精炼的话来总结整篇文章的主旨。 笔者要求每个学生花五分钟的时间把他们要写的文章的框架勾勒出来,然后再动笔往下写。以下是一名学生当堂写的outline: Paragraph 1: 指出当前人们对于居住在大城市的看法,指出I like living in big cities, like Shanghai。 Paragraph2—3:提出具体的理由:①more chances for hunting a job(各种类型的企业在上海遍地开花,给大家提供了很多就业机会) ②easy to be informed by new things(举例说明上海接受新科技、新潮流、新知识之迅速) ③同时提及居住在小地方的不便(信息闭塞、娱乐活动少、生活质量不高) Paragraph4:总结自己的观点,再次指出居住在大城市的好处。 有了这些写前阶段的准备,接下来的写作阶段将不再是让学生们头疼的问题了。出于课堂节奏的安排,笔者并没有将写作成文的整个过程放在课堂上进行,而是将主要精力放在写前阶段的启发学生思维上面。当学生交上初稿之后,笔者对文章进行了细致的批改,然后把文章返还下去,要求大家根据教师的批改进行文章的修改。修改本身就是提高作文质量的有效环节,在修改作文的过程当中,有些学生会有新的思路,他们自身的语言知识得以巩固,写作技能也在逐步上升。鉴于学生的好胜心,笔者将一些优秀作文张贴出来,以便大家能够互相学习。 四、对教学的启示 为了考察过程教学法对写作的作用到底有多大,笔者特意在实行了一年这样的训练之后,比对了一下大家的英语成绩中的写作部分,发现大多数同学的写作技能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极少发现写作中有因为字数不够而被扣分的现象,这说明学生至少不会在碰到题目的时候无话可说。当然笔者在教学中尽量给出多种题材,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话题。在写前阶段的训练中除了常用的Brainstorming之外也会采用job list、free writing、图片激发、背景知识输入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通过课后与一些学生的谈话,笔者发现,大部分学生开始时对这样的课有一定的排斥,不太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但在经过三至四次课之后就会变得活跃起来,他们认为教师对他们思维的开拓是写作的至关重要的一步。 当然写作水平的提高不是立竿见影的,它需要持之以恒的训练和练习,不仅需要教师课前精心准备写作话题,也需要学生的配合。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当不断提醒学生英语写作的重要性,并且要将写作的三个过程融为一体。在学生构思完成习作的基本框架之后,教师应当及时向学生传授写作技巧,并提供一些可能会用到的基本句型、短语和习惯表达方法,供学生参考。 综上所述,过程教学法在写前阶段的应用还是值得推广的,它是对学生写作的兴趣以及写作自信心的提升的一个很好的平台。在写作教学中应当坚持以学生自己思考为主、教师引导为辅的学习模式,通过拓宽学生的思路来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参考书目 Brookes, Arthur & Peter Grundy. 2000. Beginning to Write. Cambridge Press 高洪德,2004,《高中英语新课程理念与教学时间》。商务印书馆。 何文娟,2005,新课程下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探索,《基础英语教育》第五期。 吴锦,张在新,2000,英语写作教学新探,《外语教学与研究》第三期。 姚剑鹏,1997,Brainstorming-行之有效的写前思维技巧,《外语界》第三期。 赵健群,2005,过程体裁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基础英语教育》第五期。 左焕琪,2001,《外语教育展望》,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张在新,1997,《英语写作基础—写作过程法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