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单位 创建在线 > 2013-2014年度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 基本指标 > 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师生素质文明 > 德育研究指导 > 学科德育研究指导
落实学科德育目标的思考与建议

徐汇区教师进修学院中学部

“二期课改”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德育为核心,以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为重点。为了推进课程改革的新发展,有效落实学科德育,拓展课程德育的研究,实现德育与智育的统一,真正落实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大目标,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健康地发展。我们对教学中有效落实学科德育思考与建议如下。

一、学校德育目标的内涵与青少年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基本规律

    1.学校德育的核心目标

1)德育以发展人类的基本道德价值作为追求目标,表现在促进社会道德个体化和个体品德社会化两方面。德育通过具体的教化活动来促进个体发展的内在动机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外显行为,它的价值定位是培养具有德性的人,即培养能够担当个体、家庭、社会和国家的责任,具有社会性道德主体的人。

2)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是“教书育人”,德育不是学校的一项工作,而是学校教育的目的;

学校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责任的义务,这种义务是全体教职员工的义务;学校德育应寓于学校所有的活动之中,而不是只依靠专门的德育活动。学校德育教化活动是否有成效,最终是以青少年能否把个人的发展需求与适应社会需求两者和谐统一为检验标准。

2.青少年品德形成与发展的一般规律

1)生活是青少年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源于青少年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

他们内心的而不是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不是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不能脱离青少年的生活(直接的、间接的)给他强加一种道德,哪怕是所谓高尚的道德。

2)青少年是自己品德发展的主体。道德的本质是人类主体精神的自律,而生活不会自

动产生道德。在复杂的生活中,青少年通过活动与交往,不断解决自身面临的道德冲突与矛盾,逐步建构起自己的道德意识和行为。

3)青少年品德的发展是一个过程,是有阶段、连续发展的,是从不自觉到自觉、从他

律到自律并最终形成自我控制和自我教育的过程。这是一个隐性的、非线性的过程。

4)青少年的品德是一个整体。品德的构成要素:知、情、信、意、行等,是彼此联系

的统一整体,共同反映青少年的品德面貌,单一的因素不足以代表其品德的全貌。

 

 

二、落实学科德育目标基本认识

1.学科德育是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教学具有教育性。学科德育不是在教学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也不是在教学中整合思想道德教育,而是在教学中天然地蕴含着德育, 学科德育是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其内容必须与学科教学内容统一。

“二期课改“教材的编制充分注意了学科教学中德育的功能,新课程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学生的生活经验以及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学生的学习与未来发展需要,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对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影响。课程改革要求化学教学不仅要“传递知识”,更应当发挥化学教学的多重功能,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的统一。

2.学科德育是教学永恒的主题和复杂工程

    学科德育把教学与育人融为一体,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学科德育实施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是学科德育的实施者,其世界观、情感、品行及教态,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如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板书设计、语言的表达、教师的仪表等都无形中给学生以感染,从而陶冶学生的实践,这样点点滴滴,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进行德育熏陶,达到德育、智育的双重教育目的。

学科德育是教育的一个永恒主题,在教学活动中有效落实学科德育是需要长期坚持的复杂工程。

3.学科德育不是学校德育的全部而是主渠道

学校德育有多种途径和方式,包括各学科教学、各种实践活动、班级活动、团队活动、课外活动等等,但各学科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最基本途径和最经常方式。

学科德育是指在学科教学中,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宗旨,根据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课程标准,与教学实际相结合,把握德育时机,利用德育资源,使德育成为教学的有机成份,在教学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实施德育,达成态度、情感、价值观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真正体现出学科教学的德育主渠道作用。

三、落实学科德育目标的原则

1.方向性原则

    学科德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教育发展方向,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紧密围绕学科课程目标和单元、课时教学目标,向学生传授正确的政治、思想、道德,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2.科学性原则

    学科德育要坚持科学发展观,结合学科特点和科学的文化知识进行。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互动,间接德育、隐性德育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体验中提升道德,知识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起来。

3.互动性原则

    学科德育要调动学生的主体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在动口、动脑、动手参与教育活动中,保持强烈的爱好和求知欲,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教师抓住德育的有利契机,结合教学内容采用情感熏陶、情境感染、正面灌输、潜移默化等各种方式方法有效实施

4.实践性原则

    学科德育要落实师生双方的德育实践。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榜样作用,能影响学生、感动学生,教师自己德育实践的身教,时时、处处起到思想道德的示范作用。教师自己在德育实践的同时,要组织和指导学生德育实践,让学生在学习、生活和社会实际中,有意识地将思想观点、政治规范和道德准则转化并体现在学习行为之中。

 

四、落实学科德育目标的注意点

1.非智力性

     学生道德的形成,是基于自身所遇到的生活冲突和情感矛盾,经过直觉、体验,逐渐理解生活的复杂性与矛盾性,渐次培养和提升个人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与社会主流意识达成和谐共识。这不是靠科学化的知识传授所能达成的。因为传授道德知识,只能让学生接受被普遍化、客体化、抽象了的概念、规范和准则,只解决对事实的判断,唯缺最重要的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实践。

    作为青少年活动及接受教育主阵地的学校,必须重视校园文化的建设,在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过程中,有意识又随机地对不同的学生,进行“点化”。

2.阶段缓效性

    “百年树人”,古训早已揭示育人是个漫长的过程。近年有关研究指出,德育教化大致有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初级效果。即通过某项或几项具体活动,使学生了解掌握了某种道德知识,或产生了某种道德情感,或促进了某种道德行为。

第二阶段,次级效果。学生的品德形成。这是相当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形成良好的品德,可能在学校学习受教育之时,也可能在学校学习之后,还可能贯穿学生的一生。

第三阶段,终极效果。即有良好品德的学生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过程中,作了他所能尽的义务和起到了他所能起的作用。这是学校德育效果的滞后延续性的表现,是考量成效的良好依据。

学校的德育教化,不追求急功近利,“多问耕耘,少问收获”,最终看的是培养出的学生对社会产生了什么积极的影响。“风物长宜放眼量”,是学校德育的显著特点。

3.多因素综合性。“学校小社会,社会大学校”,学校教育,千头万绪,围绕一个核心:教书育人。育人,讲究的是合力。择要列于下:

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这是德育之魂。

努力开拓各学科教学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涵,相机而为。这是德育之筋骨。

宏扬教师道德人格。这是德育之血脉。

探索建立学校、社会、家庭互动机制。这是德育体魄强健之保证。

总之,学校的德育教化工作,必须与学校的各项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结合,有机地融入其中,以求得学生在情感体验及行为方式等方面,逐渐得到真实的提高。

 

                                                 2009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