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研修中心 > 论文交流 > 中学 > 艺术
浅谈提高中学生交响乐欣赏能力的有效途径


摘要交响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通过交响乐的欣赏,可以培养中学生的音乐感受与欣赏能力、提高中学生音乐审美能力。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法引起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帮助学生学会欣赏交响乐,提高学生欣赏交响乐的能力。

关键词:交响乐;交响乐欣赏;中学生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音乐商品化的倾向也越来越高,无论是在家庭还是社会的音乐生活中都呈现出十分纷繁复杂的情况,良莠混杂、雅俗交织,学生每天都“被迫地”接受许多音乐信息,这种无意识的听在客观上造成了一种不良的听觉习惯,这种不良的听觉习惯如果不在音乐教学中积极地加以纠正,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听觉分析能力,而且还会延续到课堂教学中,不同程度地影响学校的音乐教育。面对这种严峻形势,培养学生“听”的艺术,提高音乐欣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交响乐的欣赏是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有效途径。

交响乐的普及与提高,往往代表着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文明程度,是一个国家文化艺术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首先,从它的产生和发展来看,交响乐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交响音乐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十分遥远的历史长河中。它的名称源于古希腊,是当时"和音""和谐"两个词的总称。至十八世纪后半期发展成为独立管弦乐作品,由大型的管弦乐队演奏完成。

其次,交响乐是音乐艺术中内涵最丰富、形式最复杂的音乐类型。尼采曾经说:“生活中如果没有音乐,生命就没有价值了,而交响乐是音乐中神圣殿堂,是音乐中的音乐,它的精神境界博大、高远、深厚。”交响音乐具有戏剧性、抒情性、叙事性、英雄性等特点,内涵丰富而深刻,整体格调庄重,表现手段丰富,结构严谨。交响乐能将听众带入音乐曲调中蕴含的意境之中,给人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

  前苏联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曾说:“在培养对交响乐的听赏爱好和理解的素质方面,不堪造就的人是没有的”。因此,在中学音乐课堂中,教师应运用多种方法引起学生对交响乐的兴趣,帮助学生学会欣赏交响乐,提高学生欣赏交响乐的能力。

一、根据学情选择合适的欣赏内容

交响乐的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同的学段欣赏的目标和要求也不一样。指挥大师李德伦说过;音乐听得多了,就会有音乐的耳朵。音乐的耳朵是一个训练和适应的过程。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学习交响乐还是属于入门阶段,在这一阶段,交响乐欣赏的目标不宜定的太高,欣赏的作品难度不宜太大。《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试行稿)》(以下简称为“课标”指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激发听赏兴趣应放在首要位置,选择什么样的作品作为欣赏对象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如果选择作品的难度太大,学生就会有畏惧和厌烦心理.笔者曾尝试让六年级学生欣赏莫扎特的《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这一乐章时长8分左右,学生刚开始还对主题很感兴趣,但是听到四分左右的时候,就会走神、注意力分散、听觉疲劳,8分钟对于六年级的学生来说,时间实在太长了,显然,“完整聆听第一乐章”的教学目标不太适合六年级的学生。如果选择一些较为简单、短小、有鲜明的音乐形象和有丰富故事情节的作品,比如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圣桑的管弦组曲《动物狂欢节》、英国作曲家布里顿的《青年管弦乐指南》、穆索尔斯基的《展览会上的图画》等都非常适合六年级交响乐的入门。《彼得与狼》有丰富的故事情节,用乐器的音色来刻画人物和动物的形象,学生们会很快的记住故事中的少先队员彼得、爷爷,鸭子、猫、狼、小鸟、猎人的枪声等形象和各种乐器的音色,用交响乐讲故事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听赏兴趣。从七年级开始到九年级,才是正式的进入交响乐的学习阶段,所以在这一阶段,专题性、系统性的交响乐知识学习有助于学生对交响乐的理解,比如在七年级开展的“交响乐进课堂”的系列课程中,从交响乐的起源、音乐家及作品的介绍到交响乐队的乐器,再到欣赏交响乐的礼仪、广告音乐中的交响乐、影视音乐中的交响乐等等,多角度、全覆盖的对交响乐知识进行普及,学生们听得细致勃勃,逐渐喜欢上交响乐,也并不觉得交响乐高不可攀,从刚开始的兴趣逐渐体会到欣赏交响乐的乐趣。在到了八、九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和欣赏曲目的积累,学生的感知系统随之不断的完善,音乐的审美能力初步形成,教师要循序渐进,逐步加深作品的深度,不断的启发学生学会辨别不同的乐器在音色上的差别和表现的特性,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来把握音乐形象。

二、采用听、唱、动等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听赏兴趣

课标要求音乐教学要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兴趣爱好为动力。尤其是在交响音乐的课堂上,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更能吸引学生。在g小调第四十交响曲》第一乐章的教学过程中深有感悟,虽然在此之前,学生在欣赏第一乐章的主题时遇到了听赏的困难,很难长时间保持兴趣,但笔者在随后的教学环节当中进行方法的调整,降低了学习难度,比如在感知音乐主题这一环节中,通过画线条让学生感受旋律的高低起伏、然后再进行演唱。在演唱的过程中,学生对整个乐曲的曲调和节奏特点有了初步的感知。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通过身体律动的方式感知音乐的节奏、速度,力度,学生在拍一拍、唱一唱、动一动的过程中,感受音乐的韵律,即学生在听到交响乐之后,可以通过身体的律动来对音乐进行更深一层的体验,从而更好的理解交响乐所表达的意思,加强学生对交响乐的体验。学生用自己的肢体语言随意表达自己对交响乐的理解,这让学生对交响乐的理解不只停留在听的层面上,而是更加深化到理解层面,最终上升为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产生情感共鸣,让教学效率大大增加。所以,在教学交响乐的过程中完全可以让学生通过听赏和音乐实践相结合的形式,提高学生的欣赏力。

三、鼓励学生走出教室,参与实践活动

课标指出:“强调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所有的音乐教学领域都应强调学生的艺术实践”,对于交响乐的学习不能只停留在课堂上,更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亲身实践。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建交响乐团,让学生亲身参与交响乐活动,也可组织学生走进音乐厅欣赏交响乐,接触大量的优秀交响作品。初中学生生理、心理渐趋成熟,参与意识和交往的愿望增强,获得知识和信息的途径增多,在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经验。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多媒体进行学习,通过这样的实践,积累欣赏交响乐的经验,提高欣赏交响乐的能力,使欣赏交响乐变为学生终身喜爱的艺术形式。

当然,让学生们接触交响音乐,目的不是为了他们获得了多少相关音乐知识,最为重要的是通过交响乐的长期滋润,潜移默化的感染和熏陶,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让他们的品格和修养得到完善。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音乐课程标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2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 .音乐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罗肖肖《论交响乐在中小学教育的重要性》.中国民族博览 20174月版

4高鹏《如何引导儿童欣赏交响乐》.艺术教育 20097月版

5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试行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