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研修中心 > 论文交流 > 中学 > 语文
中考“综合运用”口语交际类题目的教学策略

中考“综合运用”口语交际类题目的教学策略

余夏怡

摘要

随着“口语交际”在四大语文能力中的地位逐步提升,近些年我们常能在中考的综合运用题中看到口语交际能力考察的题型。本文意在通过梳理综合运用题型中口语交际板块的部分例题,整合其类型,阐释“口语交际”的基本概念、分析其能力构成,为初三教师针对性复习提供些许教学策略,向研究相关课题的学者提供一些事实资料。

 

关键字   综合运用  口语交际

 

正文

口语表达能力是学习语文的基础,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了口语交际能力再语文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在上海中考的综合运用试题中,对“口语交际”能力的考查越来越多,引人关注,恰恰也是反应了学生在初中语文的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起了口语交际的能力。那么针对这一题型,在初三复习阶段,教师可以运用哪些教学策略来进行复习教学呢?首先要明确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目标和课程内容。

一、综合运用和口语交际

2014年上海中考首次出现了“综合运用”这一题型,在非连续性文本中“就题论题”。正是因为这一题型选材范围广、命题形式自由而掀起了基础教育的“大语文热潮”。口语交际内容是综合运用题型的一个分支。从衣食住行到文化学术、从生活常识到社会热点,可以说“语文即生活”。综合运用题型涉及情境分析、能力类别、策略方法等多层考查内容,是对新时代中学生语文学科素养的全面考核。

《语文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与内容”中明确提出: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2]口语交际是指人们运用连贯、标准的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在一定的语境中来交流思想、、传递信息、表情达意的社会活动[1],是运用口头语言来实现与他人交际往来的一种沟通方式,是一种教学策略和方式。说话是口语交际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口头语言的表述来达成交际的目的。口语交际并不是随意地表述,而是对特定的对象、事件、情境的言说,交际才是口语表达的源动力。

 

二、典型例题梳理

通过对近年上海中考模考真题数据分析,笔者整理出综合运用题型中较为典型的口语交际专项例题,梳理命题者的意图后可以将典型题型按口语交际的目的分为以下几类:

1.提供信息类(技能:转述、复述、讲述)

例题1:(2020年长宁一模)

今年国庆长假期间,某同学在浙江绍兴参观了陆游纪念馆。结合以下材料,完成题目:

[材料一]陆游纪念馆里主要陈列有陆游的著作、手迹和碑帖等。

[材料二]陆游出生在父亲携家赴任的旅途中,故取名为“游”;依《列子·仲尼篇》所述“务外游,不如务内观”,故取字务观。

[材料三]“务观堂”两侧抱柱联:“禹迹问遗踪,犹传临水惊鸿句;燕然寻梦路,未死铁马冰河心”。言简意深,很好地概括了陆游悲剧的一生:家,爱侣仳离的悲痛;国,报国无门的悲愤。家国两难,至痛至深。

[材料四]人们在书写牌匾时,依然保留了从右到左的书写方式,尤其是在传统文化意蕴较深的场合。

这位同学在参观时,听到身旁一位游客指着牌匾(如右图)在嘀咕“到底是堂观务,还是务观堂?有什么含义?”如果你有机会跟他们解释,你会怎么说?

 

2、发表观点类

例题2:(2020年徐汇区二模卷)

在对父母进行的亲子关系调查问卷中,对于“孩子经常说的哪句话最让你伤心?”这个问题,大部分父母的选择是:“你别管我”。对此你有什么看法?(80字以内)

 

3、劝说劝慰类

例题3:(2020年奉贤二模)

近日,有网友爆料:在上海的一家便利店内发生了因为上海话而引起的纠纷。一名男子在买完东西结账时使用了上海话,而店员因为听不懂上海话坚持让该名顾客使用普通话,最终两人发生了争执。

请你参考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他们进行调解。(6分)

对店员说:             对男子说:            

 

4、应对类(讨论、即席讲话)

例题4:(2020年闵行区二模卷)

学校沪剧社要开办了,你想参加,妈妈却提出质疑,你将如何应对?

你:妈妈,我想报名参加沪剧社。

妈妈:都初三了,是不是该全力以赴准备中考啊?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些口语交际板块中,例题类型的选材涉及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是学生综合运用能力的集中考查点。

 

三、针对口语交际的课标解读、能力构成和分析

(一)课标解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提到“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2]新课标要求中学生在口语交际表达时要注意对象和场合,要学习用文明的方式来交流,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调整自身的表达内容和方式,综合运用口语交际能力,完整、准确地表达个人观点。

(二)能力构成和分析

根据这一课标,教育部审定的上海(五·四学制)语文教材(以下简称为“部编版”)在八、九年级的课本中设立了六个口语交际专题,分别为:讲述(八上)、复述和转述(八上)、应对(八下)、即席讲话(八下)、讨论(九上)、辩论(九下)。这六个板块都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构成的角度出发,体现了活动设计的系统性。口语交际主要考查学生语文听说综合能力,要能够根据情境准确提取、概括信息;要针对不同对象和场合组织语言,符合角色情境。[3]

1、倾听理解能力

倾听是口语交际的基础和前提,只有认真倾听,归纳言语中的主要意思和真正意图,才能加以思考,发现问题。倾听能力,在综合运用题型中的集中体现就是仔细研读材料,阅读时依托学生个人对情境中人、事、物的认知,学会用眼睛去“倾听”。在例题1中,我们发现回答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仔细阅读材料二、四,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复述转换。提供信息类题型,主要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的能力,并进行原话复述。讲述时内容要具体、语言要生动;复述、转述时要突出重点、适当综合概括、语言完整准确。

 

2、口语表达能力

表达和交流能力包括快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内部语言的整合能力,即适时表达观点、清晰表明立场。在陈述事实时,要具体、简洁、清晰,叙事要有完整性,对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要表达清楚,同时还要考虑表达的事件与表达对象间的关系。在口语表达时要有对语言信息的捕捉、理解和分析力,准确把握观点,尊重不同意见,抓住漏洞适当进行反驳。如例题2中,要求学生表明自身看法,思维是口语交际的核心,在表达观点时需要合乎情理、有说服力,有理有据,尽可能用精炼的语言丰富表达的信息。

 

 

3、应对态度能力

部编版教材对口语交际的“应对”做出如下解释:在日常交往中,当有人向我们提问、建议或者质疑,采取恰当的方式做出回应,就是应对。丰子恺先生曾说“对境心自定,逢人语自新。”在对话语信息进行梳理筛选后,确认交际的对象,注重时间、场合、身份,对象决定了语气。在如上情境题中,我们可以看到例题4的题干重心在于面对质疑时的“应对”。作为综合运用中的常见口语交际题型,正确应对的关键在于仔细分析提出质疑者的话语,准确理解其意图,把握其观点态度,给予适当地回复。交际时注意表情和语气,不断调整表达的内容和方式,但是要用委婉的语言达到让对方欣然接受的效果

 

四、综合运用题型中口语交际内容的教学策略

(一)回归教材,梳理文本

教材是学生最系统、最熟悉的复习资料,口语交际的素养要求都基于课标和教材。教师需重视教材中的知识点和教学内容,要把握住统编教材的教学要求和重点,将知识、概念、方法的学习融进学习任务和阅读建议中。在复习的初级阶段,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重拾教材,将口语交际的知识性内容分类整理,例如九年级书本上有“讨论规则”的表格,加以梳理可以总结其答题方法。又如有些口语表达练习渗透在各单元的教学安排中,八年级的活动探究内容中有关于新闻采访的任务练习,要求在采访时合理设计问题,尊重采访对象,注意言行得体。再如七年级的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需要学生“研读搜集到的资料,联系自身的交友经历,讨论、交流各自对交友的看法和认识”。在特定的情境下,有各种形式的口语交际训练。书后的“知识贴士”中有的提醒学生在开展小组讨论环节时,态度做到“善于倾听别人发言”“可以适当提出质疑”“要讲究文明礼貌”;有的侧重在交流时“语言简洁”等。这些系统性的教学要求是对综合运用题型中口语交际板块知识点复习的全面回顾,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学生分类整理的同时,结合口语交际专项复习卷的操练,会对口语交际的考题类型有更全面的把握。

(二)探究方法、灵活应用

口语交际的题型多以书写对话的形式出现,分为单一对话和复合型对话:单一对话针对某一情境的特定对象;复合型对话则通过多则材料,在不同情境中变化多重身份对话。由此,根据例题,归纳如下几种方法,使问题解决的方式更加立体丰富。

1、情境代入:

口语交际的文本大多设定在特定的情境下,围绕文本的语言环境,提炼有效信息,可以去粗取精,抓主齐次;关注数量词、时间词、转折词、语气变化等关键信息,来理解题干的情境导向,完成身份代入,从而理解说话人的重中之重、言外之意。可以从大词小用、正话反说、一语双关等方面入手。以例题3为参照,店员和顾客因立场不同,对是否应该将普通话产生分歧,面对这一情境,我们需要代入不同的人物身份,如果站在店员的角度分析,那么应该指向顾客需认知推广普通话的意义;如果站在顾客的立场分析,那么应该对店员主要说明保护方言的意义。

2、圈画关键词:

口语交际的题干表述中,对活动任务有明确的指向,在研读非连续性文本时,通过圈画关键词,可以准确把握各类型要领,关注语段表达,更有针对性地梳理题干要求,达成交际目的。

例题1:这位同学在参观时,听到身旁一位游客指着牌匾(如右图)在嘀咕“到底是堂观务,还是务观堂?有什么含义?”如果你有机会跟他们解释,你会怎么说?

例题2:在对父母进行的亲子关系调查问卷中,对于“孩子经常说的哪句话最让你伤心?”这个问题,大部分父母的选择是:“你别管我”。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例题3:请你参考材料一和材料二,对他们进行调解

例题4:学校沪剧社要开办了,你想参加,妈妈却提出质疑,你将如何应对

3、细化答题标准:

   细化标准可以对考情做出合理判断,也能对复习起到导向作用,方便学生依据答题标准进行自我检查,然后开展有针对性的训练与改进。在例题讲解时,教师可以根据口语交际的能力考查内容细化答案,分层剖析题干,一一落实要求。例题22020徐汇二模卷)中,询问考生对大部分父母在亲子关系调查问卷中选择“你别管我”这一答案的看法。根据答案表述及分值呈现,我们可以将答题标准细化为:[4]

观点1分【提出问题】+理由2分【分析问题】。

由此,学生可以设立三种立场:立场一:站在父母的角度,解释父母为什么选这句话/分析孩子错在哪里;立场二:站在孩子的角度,解释孩子为什么常说这句话/分析父母错在哪里;立场三:站在客观角度,认为这个调查结果是合理的/不合理的,并阐述理由。

措施或建议1分【解决问题】:

措施建议应指向前面的观点立场,如果前面是站在父母的角度,分析父母为什么会因为这句话而伤心,那么措施应该指向孩子应该如何做。如果前面站在孩子立场,分析孩子为什么常讲这句话,那么措施应该指向父母应当如何做。

语言2分

通过这一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发表观点类的口语交际形式,即表达前可以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关注话题,摆明观点、阐述理由、给出建议。

 

五、小结

综合运用题型从2014年起考查至今,题型由简单识记到综合交错,正在呈现不断向更高思维阶层前进的趋势。学生的口语综合表达能力是社会交际中的重要技能,这类题型鼓励学生发表看法,支持学生有自己的见解,培养中学生由感性向理性过度的思辨能力。无论是教材系统化教学、试题侧重性考核还是教师的个别化辅导,其目的最终还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及学科素养。

 

参考文献:

[1]郑国敏《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45月第一版.

[2]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3]现代教师发展|上海中考语文综合运用题分析及教学策略.秦萍.《上海教育》杂志20202AB

[4]2020年徐汇区初三语文二模考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