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特别是一些西方国家的科学教育工作者,十分重视从认知发展的角度来研究儿童科学概念的形成和发展。他们的研究非常具体,他们的研究成果对小学科学教育的课程、教材和教法产生了重要影响。据笔者统计,两本在世界上具有代表性的科学教育刊物,美国的《科学教育》杂志和英国的《国际科学教育研究》杂志,近两年几乎每期都有一两篇关于儿童科学概念研究的论文。相比之下,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便显得薄弱,然而在我们的九年义务教育自然教学大纲和自然教材中,所涉及的科学概念很多。如何将这些科学概念正确地教给儿童,使他们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待于我们对科学教育中儿童概念学习的理论和实践作更多深入细致的研究。基于这一原因,本文想引用一些国内外有关概念学习的研究成果和教学实例,对小学科学教育中儿童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关系和转化问题做一分析,并就与其有关的教材教法问题进行探讨。
一
儿童概念的获得主要通过两条途径:一是不经过专门的教学,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积累经验而获得的概念,这类概念称为日常概念(Dai1y concept);二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揭示概念的内涵而形成的概念,这类概念属于科学概念(Scientific concept )。由于小学科学教育中,概念学习的主要任务是要将儿童自发形成的日常概念,上升为一定层次的科学概念,因此将儿童的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充分加以对比,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便显得十分重要。
心理学家在分析了很多的儿童日常概念后指出: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可能一致,也可能有冲突,一致则前者有助于后者的学习,冲突则前者干扰后者的学习。对于日常概念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我们可以举出这样的例子:在进行金属知识教学时,发现儿童金属概念的建立常常比较顺利,据分析这是由于儿童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铜、铁、铝等金属物体,对它们的一些性质比较了解,经验中已有“金属发亮、热得快、能传电”等日常概念。因此在形成金属有金属光泽、易传热、易导电的科学概念时就十分容易。科学概念的获得确实依赖于适当的经验,当然也与智力等因素有关。有人做过概念得分和经验与智力相关的实验,结果发现,概念得分与经验丰富程度的相关高于概念得分与智力的相关。这说明智力较高的儿童,如果缺乏相应的知识经验,仍不易理解概念。我们在科学教育中之所以总是强调让儿童多多接触、感知自然事物,这个实验可以说是一个很好的论释。
对于日常概念所造成的消极影响,我们也可以举出一些例子。在儿童的日常概念中,鸟就是会飞的动物,因而在让他们区分一些小动物时,他们常把蜻蜓、蝴蝶也看成是鸟,而不同意鸡、鸭是鸟。还有一些儿童认为植物体上能吃的东西就是果实,因而把白薯、萝卜也归为果实。这些例子都可以说明,儿童的日常概念常常与科学概念存在差异,对科学概念的形成造成障碍。
目前,国外的科学教育工作者,对这种儿童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差异性,所进行的研究非常细致和具体,几乎每一个需要儿童掌握的概念都有人在研究。这里让我们看一看英国学者卢夫特对儿童生物与非生物概念的研究实验。实验是在52名7岁儿童中进行的。实验中他选择了8张画有生物的卡片和8张画有非生物的卡片,将它们混合,随后要求儿童将这些卡片以“活的”和“死的”标准进行分类。很快大多数儿童分完了,并且没有什么问题,52个儿童39个完全分对了。接着卢夫特又要求儿童对每个图片回答三个问题。
1.呼吸还是不呼吸?
2.需要食物还是不需要食物?
3.可以繁殖还是不可以繁殖?
这次错误概念真正出现了,没有一个儿童能依据这三个(进食、呼吸、繁殖)区别生物和非生物的关键特征,对16张卡片作出正确判断。
这个实验结果说明,在分类时,儿童是基于他们的经验进行的,“活和死”就是他们对生物和非生物的日常概念,而在回答问题时,涉及了真正的生物和非生物概念,他们就混乱了。由此可以看出儿童的日常概念和科学概念差距很大。日常概念十分简单、有限,仅在一个比较低级的水平上。
心理学家奥斯本、贝尔和吉尔伯特在对众多的有关自然科学的儿童日常概念分析研究后,详细说明了儿童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本质差异。首先,儿童的日常概念是以人为中心的,并且基于日常的生活经验;而科学概念是应用抽象概括获得的。其次,儿童的日常概念总是从直观出发,注重细节特征;而科学概念则从事物内部出发,强调本质属性。第三,儿童应用到概念中的语言是日常语言,而科学概念的语言是严密精确的。
以上这些实例和研究结果,使我们看到了儿童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关系。一方面,日常概念确实具有局限性,有时不够精确,甚至是错误或曲解;另一方面,它们对科学概念的形成所产生的影响十分重要,不容忽视。科学教育专家威林格说:“儿童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有关科学的经验,以及在他们的各种好奇有趣的经历中,所形成的日常概念,是他们形成科学概念的基础。”这也许是对儿童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关系的最透彻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