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中高年级歌唱教学中审美与知识建构相融教学的研究 汇师小学 张莉珉 |
研究背景: 在小学音乐教育中,唱歌教学具有重要地位,它为学生终身喜爱音乐、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奠定良好的基础。 在进行课程改革实验的过程中,我认为低年级唱游课中采用各种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开展唱歌教学,受到了低年级小朋友的欢迎。学生在课堂中不仅快乐轻松的学到了歌曲、音乐知识,也感受到音乐所赋予的无穷魅力。然而,这一可喜的现象到了小学中、高年级的音乐课中出现了某些极端,在唱歌教学过程中,教师片面理解了新课程标准理念,重视审美教育忽略了知识学习,或重视知识的构建而削弱了审美教育。笔者觉得目前在中高年级唱歌教学中出现以上情况,偏离了新课标提出的音乐教学要力求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的同时也要突现音乐课程特质的教育理念,影响了课程改革的深化。因此,笔者在小学中高年级音乐唱歌教学中,以发展学生审美为核心,走开放型音乐课的形式,使审美与知识技能学习有机融合。 基本过程: 本课题研究为期一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是查阅资料与理论学习,对学生、音乐教师做访谈、完成访谈资料整理,做好现状调查,并撰写开题报告;第二阶段为实施阶段,按计划进行教学,做好即时记录,积累第一手资料;最后为结题阶段,整理案例、调查问卷表等,并结合实践研究以及实践后的分析,撰写了课题研究告。 研究成果及其分析: 本课题中提及的审美与知识建构相融合是指在中高年级音乐歌唱教学中,以活动为载体,以审美为核心,有机地把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和道德性相融合的教学方法。其特点是以开放式的歌唱学习活动为主要的方式,创设动、玩、乐、创的课堂形式,重过程与实践,重音乐审美与体验,重音乐知识与技能,同时结合该年龄阶段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从审美、体验、感受入手,改变歌唱教学的方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使学生既学习了音乐知识,又在音乐知识的学习中产生情感共鸣,进而上升为审美情趣。 具体做法: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富有感情地歌唱 信息技术给各门学科也给音乐学科提供了广阔的平台,它是优化音乐教育的重要保证。 创设音乐教学情境,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心境,唤起学生的音乐审美注意,使音乐从单纯的听觉艺术拓展为视听艺术。同样在唱歌教学中要创设与歌曲内容相适应的教学情景,引导学生把握歌曲的基本情绪与风格,运用音乐表现手段表达歌曲的情绪与风格。现代信息技术能为音乐教学创设形声兼备的音乐情境,全面增强音乐的时空效应,唤起学生的美感,提高他们欣赏美的能力,做到为“以情带声、以声抒情、声情并茂”歌唱打下伏笔。 如:四年级第一学期第四单元歌曲《请来看看我们的村庄》,在学习新歌时,运用多媒体创设歌曲情景作为导入部分。此时,多媒体上音乐与画面共同述说着,美丽富饶的西班牙农庄,今天的农庄特别繁忙、热闹,小狗、大马、小猪、小牛、公鸡和毛驴都热情的欢迎这来自各方的朋友,还不停的唱着“奥巴哥拉马,奥巴哥拉马,……”。学生们也仿佛随着音乐来到了农庄,他们一下子就沉浸在歌曲中,调动了他们的学习歌曲的积极性。通过屏幕营造环境的意境,让学生犹如亲临其境之感。 此外,多媒体还能帮助我们解决很多教学上的难点和重点。中高年级的视五线谱是教学中的重点也是难点,过去经常教授唱五线谱时成为老师们教歌过程中的败笔。我就利用多媒体来帮助学生学唱歌谱,在五线谱上制作了流动的旋律线,当学生在哼唱旋律时就出现流动的旋律线,学生唱到哪里,它就流动到哪里,学生们还会用手随着流动的旋律画旋律线,这样,学生通过听视觉及唱唱、画画的通感体验,体验音乐的旋律。 (二)、注重音乐实践,开放活动空间 1、在活动中歌唱 中高年级唱歌教学在教学方法上以活动为中心,重视体验与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全身心参与到各种音乐实践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学习。因此,中高年级唱歌教学特别重视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和实践,重视学生感受、体验、表现歌曲的情感,知识构建在默会的语言中生存。在教授歌曲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以听觉为先导的教学原则,让学生在各种活动中聆听歌曲,熟悉歌曲旋律、感受歌曲情绪、把握歌曲风格。 以四年级歌曲“童年多美好”为例,这是首欢快、活泼的歌曲,为了让学生把握歌曲的情绪、风格,我设计了“跳、画、敲”游戏,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用喜欢的方式来跳跳、画画、敲敲,学生们用不同的线条、线段画出歌曲的旋律走向、运用色彩感官来表示歌曲的意境、用图画的描绘创设了歌曲情景,用打击乐器的伴奏为歌曲增添了音乐色彩。他们通过自己在音乐中的实践,感受和体验了歌曲音乐的特色,并对歌曲有了更深的理解。 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歌词,解决学歌中的困难乐句,我们采用“配音游戏”活动,借助于配音这一表现形式来示范、指导,帮助学生熟悉歌词,刚开始是老师唱孩子们配口型,等他们比较熟悉了,就交换一下,由他们唱,老师配口型。然后在逐步放手,从而循序渐进的引导孩子掌握。另外,“配音游戏”在节奏教学和音准教学上也能起到理想的效果。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掌握了重点、难点。 2、在主动中歌唱 在中高年级歌唱教学中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设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空间。 例如:歌曲处理部分是唱歌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往只是以老师说了算,或者由老师搭好梯子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意图往上爬的方法来处理歌曲,当然这样或许学生唱出的效果令老师满意了,但是否符合学生的个性呢?满足学生对歌曲的感受和兴趣了呢?所以我们改变过去的手法,放开手大胆尝试着让学生做一回“小老师”谈谈自己个人对歌曲的认识进行歌曲的处理。经过试验,我感到用“小老师”这一方法来处理歌曲时学生都用自己独特的见解来处理歌曲,将会有着意想不到的惊喜,他们的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三)改革传统的教歌惯例 二期科改提出音乐教学必须以听觉为领先以听觉为先导,动视觉为切入口注重审美体验。在过去的歌唱教学中老师教学的惯例是学习歌曲前先练声、先学习难点乐句、先学歌谱等等,在实践的过程中我认为这样的操作方法不符合人们审美规律,破坏了学生审美的情绪,并且将知识技能的学习放在了第一位违背了二期科改以听觉领先和审美的理念。于是,我尝试对这一惯例进行了改革。 1.学唱歌前不一定要练声 通常在中高年级音乐课中,练声是必备的一个教学环节,但结果是教师滔滔不绝,学生却无动于衷,严重地挫伤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喜欢自然声音,即使课前不练声,学生也能很自然地唱好歌曲。课前练不练声,不是关键,有时可以少练,甚至不练。即使练声,我经常会采用形象生动的方法:如跟着老师的简笔画用LU哼唱,学生有时会随着老师的笔描绘了一幅悠扬的大海、也会随着老师的笔描绘一幅明朗的天空。又如:让学生用s吐音,我会用剪声音的方法,模仿用剪刀剪下长短不一优美的声音,并贴在黑板上。我们也可以将练声隐含在学歌过程中。在学歌过程中发现学生有困难的乐句我也作为练声曲来练习。 2、学歌曲前不一定先将难点单独练习 每一首歌曲都有难点乐句,对于中高年级的歌曲来说它们的音区高了,音域宽了,节奏复杂了还会出现变化拍号。因此,我们常会把这些作为难点在学歌曲前单独解决。其实使用这一方法导致的结果就是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让他们感到害怕,失去兴趣。有时会令学生越学越糊涂。在探索中我发现教师确立的歌曲难点也许对学生来说并不确切。我们要以听觉领先的理念,让学生在反复的听的过程中来解决难点,如静听歌曲、聆听范唱,模唱、律动中聆听等等,这样学生会在多种形式的听中来自然默会解决难点。 3、学歌时不一定要先唱谱后填词 传统的学歌顺序是先学谱后填词。我认为:学习歌曲应该由听入手,小学的不少歌曲还是比较简单易学的,学生不唱谱,听几遍,就可以轻松地唱出旋律,也就不存在学不学的问题。一些曲谱复杂的歌曲,通过反复聆听后,直接学唱歌词,再学歌谱,学生仍然唱得出奇的好,谱也学得很快,并且所花的时间很少。等歌词唱好了再回头去唱谱子时,因为已经解决了音准、节奏的关系,学生只要添上音符就能演唱,所以学得也很快。这样的做法受到学生的欢迎。 4.学歌曲时不一定要对歌曲作分析 许多教师在上某首歌曲前,不厌其烦地给学生讲作曲背景、作曲家的简介,反复地给学生分析作品的写作手法、曲式结构等,为此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一堂35分钟的音乐课学生歌曲仅唱了几遍。其实我想只要留给学生更多的空间去感受、体验歌曲,就会自然理解歌曲,学歌前教师不必作过多分析,非音乐性的讲解无助于学生的演唱。 效果与体会: 本课题研究接近尾声时,我对三、四、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有一位男同学说道:“我原来最不喜欢上音乐课了,总是让我们坐在那里,拿着书本唱呀唱,觉得歌曲不好听,所以没兴趣学唱。但自从张老师在学歌前会用多媒体演示歌曲情景,这样,大大提高了我学唱歌曲的兴趣。”学生小杨,她是班中的队干部,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她说道“过去的音乐课基本都是坐在不动的,现在老师可以让我们边听音乐边自由表演,还可随着音乐画旋律线、编配打击乐器,我感到很有趣,最开心的是老师还可以让我来做小指挥,按照我自己的想法来处理,演唱歌曲。”学生小马,她是校合唱队员,平日的她喜欢唱歌舞蹈,她说:“我喜欢唱歌,特别喜欢唱合唱,我们班的现在的唱歌声音越来越动听了,班中好多同学都争抢着参加校合唱队”。 是呀,有很多学生在他们的父母支持下,都主动自愿要求参加校合唱队。今年我校合唱队两次参加了区合唱比赛,均获得了好成绩。还分别为市、区合唱团队输送了一大批优秀苗子。校合唱队也被评为区艺术特色项目。 十月,在全区进行了“范式工程”现场展示活动中,我作为骨干教师,又结合本课题汇报,上了一堂展示课,得到了专家的肯定与好评。 学生音乐的知识技能建构需要不断的训练、反复巩固,否则在歌唱中对音乐的表现、审美的表现就会下降。而小学生的兴趣往往是短暂的、不稳定的。如何培养学生在歌唱中保持持久的学习音乐知识兴趣呢?它曾是我的在研究中的困惑,于是我又尝试提出如下设想。 (一)细水长流、循序渐进 学生获得的知识,是零打碎敲的、不完整的,还停留在感性认识的阶段,而学生对于某一方面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往往是要通过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在反复多次练习,不断深入理解中才能得到巩固和提高。因此,音乐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还必须贯穿在整个歌唱教学的进程中,细水长流地把学生对于某一方面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逐步深化提高,以求达到由表及里、举一反三的程度。 (二)调动学习积极性 学生对音乐知识的学习一般是"先感性、后理性、先零碎、后系统"的认识规律,那么,教师要不断激起学生学习音乐知识的强烈兴趣和愿望,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知识积极性;创设各种趣味的教学游戏活动,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不断巩固音乐知识,不断的提升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兴趣中学习、在活动学习、在游戏中学习、创造中学习,促使音乐知识教学任务的圆满完成,达到牢固掌握知识、技能技巧的教学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