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单位 创建在线 > 2013-2014年度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 基本指标 > 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师生素质文明 > 德育研究指导 > 学科德育研究指导
《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的几点建议

新一轮思想政治学科的教育教学改革,起始于上一个世纪末。上海市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改革部署,提出了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摆在重要地位,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和削弱。思想政治学科在学校教育中的特殊地位决定于其特殊的学科性质。

在上海市“二期课改”课程方案中,初中设置思想品德课,高中设置思想政治课。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学科课程的设置,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重要标志之一。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国家意志。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在贯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是学校教育中重要的德育课程。学校的德育目标,是通过学校全体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实现的。学校中的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学科老师、班主任、团队干部、其他学科老师,乃至于学校中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责任。但是在整个学校教育中,作为系统进行显性德育的课程,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是学校德育的主导渠道。

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学科,有专门的课时保证,进行与学生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素质养成有关的教育,如道德、法制教育,国情和社会责任教育,心理品质引导 ,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观点教育和有关的社会科学知识教育等,这些内容的教育和引导,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是必须的,是其健康成长的正确导向。德育,即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内容,体现对学生比较系统的德育知识的教育,其直接的功能是要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和思想政治觉悟。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在承担德育任务的同时,也对学生承担着智育任务。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所传授的德育知识和有关的社会科学知识,是人类知识的组成部分。传授这些知识的过程,是从一个侧面启迪学生思维,增长学生见识,提高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能力的智育过程。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的德育功能与智育功能是内在统一于教学过程之中的。从最终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来看,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是在德育与智育内在统一基础上的显性德育课程。   

1、正确认识本学科的地位和性质,发挥德育导向功能。

正确认识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和性质,才能明确中学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在学校德育中的地位。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学科,是学校德育的主导渠道,而不是过去所提的主渠道。一字之差,则反映了对学校教育中各有机组成部分教育功能的认识差异。提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学科是学校德育的主渠道,似乎学校中别的学科别的教育部门就是学校德育的次要渠道了。其实,在学校教育中,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其德育功能都是十分重要的,甚至是不可互相替代的。现在,确定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德育的主导渠道,既充分肯定了学校教育中每个部分的德育功能的重要性,也突显了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学科德育功能的特点,显示了本课程德育的导向功能。

正确认识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的地位和性质,才能明确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学科的德育与学校其他德育工作的关系。在学校教育中,有许多学校的行政领导和任课教师,往往只是把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看作为传授知识的一般学科,而看不到或不重视本学科所承担的德育功能。由此,更不去研究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学科所承担的德育任务与学校其他学科、其他部门德育任务之间的关系。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学科本质上是德育与智育内在统一的德育课程,是学校德育的主导渠道。认识到这一点,就必须进一步研究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与学校教育中其他德育途径的关系,即清醒地认识到学校各条德育途径,必须在德育活动的组织形式、德育的内容上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够有效地发挥出学校德育的整体功能,使学生获得有成效的德育熏陶。因此,学校应当对德育工作有总体思考和安排,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应当在教学内容和活动形式上找准其与学校其他德育途径的结合点。

2、正确认识本学科的地位和性质,树立新的教学理念。

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在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是客观存在的,正确认识该学科的地位和性质,才能帮助学生奠定健康成长的思想道德基础。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学科功能是否能够正确发挥,还依赖于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而教师的教学行为,又与教师的教学理念密切相关。在二期课改中,上海市提出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学科的教师应当具有四个方面的教学理念。

1)关注学生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

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素质,是学生立足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所必需的最重要的素质。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要顺应时代发展,体现社会对学生发展的要求,同时要充分重视学生人格的形成和发展规律,适应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通过有效的学习途径对学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引导学生自觉加强思想品德修养,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切实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让学生在联系生活实际的学习过程中,领悟到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素质,是立足于现代社会并发展自己所必需的。

2)构建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体系

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分设初、高中两个学习阶段,初中阶段着重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高中阶段着重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能力基础,立足于学生的生活体验,着眼于学生的未来发展需求,构建贴近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的课程内容体系。

初、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各有侧重,前后贯通和相互渗透。一个合格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应当对本学科初、高中的内容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初中的老师,要熟悉初中思想品德课各个年级的内容,也要了解高中思想政治各个年级的内容;高中的老师,要熟悉高中思想政治课各个年级的内容,也要了解初中思想品德各个年级的内容。

在加强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学科基础型课程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加强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学科领域的拓展型和探究(研究)型课程的建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

3)重视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体验

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表现,促进各项教学活动走进学生的心灵。

教师要设计形式多样的各种学科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动起来。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感受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相关社会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科学思维的意义,提高运用正确的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分析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获得理论联系实际提升人生价值的体验。

4)实施促进学生协调发展的综合评价

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学习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因此,必须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改变传统的单一书面测试的评价方式。

要围绕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综合评价机制。既要考查学生掌握和运用相关知识的水平和能力,又要考查学生思想发生积极变化的过程。要采取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展示学生在学科实践活动中的学习成果,以及通过书面测试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实际问题能力等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作出综合性的评价,使本课程的学习评价成为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高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素质的重要手段,成为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

3、正确认识本学科的地位和性质,准确把握教育目标。

上海市中学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成稿于2004年。当时,对课程标准的理解,是从知识与技能、过程能力与方法、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描述的。随后,按照市教研室的新的研究进展,提出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描述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学科具体教学目标。

从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努力体现了素质教育的理念。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促使课堂教学重心转移,突破知识为中心的传说,使素质教育的理念切实体现到日常的教学过程中。

从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突破了学科中心。三个维度教学目标的基点,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教学要有学科知识,但不唯学科知识。从学生的发展出发,选择学生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让学生获得多种学习经历,促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过程和结果的意义,认识到学习过程和结果对于自身、对于社会、对于国家的意义。

从三个维度设计教学目标,有利于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不只是重结果,也重视过程,重视体验经历,重视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重视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方式的结合,重视学习能力的锻炼。

1)课程标准提出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学科总目标

*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获得参与社会生活所必须的道德和法律、健康心理和国情国策的基础知识,领悟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学会通过网络、图书、报刊等收集资料,从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取新知识的基本技能。

*  过程、能力和方法

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过程,了解社会科学知识的生成过程,逐步掌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基本方法;培养收集、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分析、说明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交流合作的能力,参与社会实践的能力。

*  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接受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优良传统的熏陶,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关心国际国内时事形势,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具有振兴中华、服务人类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2)课程标准提出的思想品德课程目标

*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了解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基本法律规范和健康心理品质的基本要求;初步理解我国的基本国情、基本国策和当代青年肩负的历史责任;初步学会通过网络、图书、报刊等收集资料和对周围环境进行观察或调查的基本技能。

* 过程、能力和方法

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过程,初步知道社会科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尝试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初步形成观察、分析、说明社会现象的能力,参与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公共生活的实践能力。

* 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感悟、体验,自觉遵守公民的道德规范和法律规范,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弘扬民族精神,具有振兴中华、报效祖国的社会责任感。

3)课程标准提出的思想政治课程目标

*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领悟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特别是领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观点和有关的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学会通过网络、图书、报刊等收集资料,从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等社会实践活动中获取新知识的基本技能。

    * 过程、能力和方法

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社会实践过程,了解社会科学知识的生成过程,学会运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法进行学习;培养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获取和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辨证思维能力和参与现代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能力。

    * 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通过课堂学习和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的感悟、体验,弘扬民族精神,拓展国际视野,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奠定基础。

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部分,总体内容也是比较合适的。提出了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总的目标,在总目标下提出了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目标,提出了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目标。在总目标和分阶段的目标中,提出了本学科基础知识的目标和基本技能的目标,过程和方法的目标,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着力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素养,在于学生在现阶段的健康成长和终身发展,而不是单纯为应对考试。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确实能做到按照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课程目标所指引的去实施,该学科的德育功能也就尽在其中了。作为在第一线面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思想政治学科教师,其任务就是要在课程标准课程总目标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阶段目标、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阶段目标指引下,制定出每一个学期、每一个教学单元、以至于每一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以符合二期课改理念的教学目标规范自己的教学行为,唯此,这门显性德育学科课程的学科德育目标也就能真正达成矣。

                                        中学教研部政治组

                                               (执笔  张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