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是一个教龄十多年的一线地理教师,历经了传统课堂模式到新课程改革的转变,我校作为基于课程标准教学的区域性转化的试点学校,对于新的课程改革给学科课堂所带来的变化略有体验,先就以六年级第二学期《世界地形》这一节为例,分析基于课程标准的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研究背景
地理学科,在相当部分学生、老师、家长的心目中是“副科”, 设置的课程内容理论性较强,有些部分超出学生的认知能力,一个不参与中考的科目在学生的心目中就显得不那么不重要。因此课堂上如何激发学生生对地理课程的学习兴趣就尤为重要。
在《地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与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能力,鼓励积极探究,使学生了解地理知识的功能与价值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可见,良好的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
如果教师能从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途径及其实例让学生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和现象,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与技能,获得广泛的地理活动经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教授《世界地形》这一课时,发现学生并没真正理解地形的差异,从而也就难以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中辨认各种地形。因为生活在城市平原地区,学生没有实践观察各类地形机会,感性认识不强,如何在平面的地形图中看出各地的地形特色并归纳各大洲的地形分布规律就成了教学难点。要使地理课堂教学达到高效,必须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得知识的,是死记硬背型的、还是大量做题练会的,或是提高自己探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中学会的。无论是用哪种方法学会的,从试卷上看到的结果是一样的。但是由于获得知识的过程和方法不一样,导致了真正意义上的收获是不一样的,而且对学生终身发展的影响也不一样。
在新课标理念指导下,我尝试 在“世界地形”这一课中采用了模型制作的教学环节。此环节教学是从各类地形的概念出发,通过学生的动手实践以及恰当的课堂提问使学生在动手与思考中达到对地形形态的模型建构,并通过对比演示理解不同的地形概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让每位学生都能在地理学习过程中有所发现和创新,并体验到地理活动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为深刻理解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地理学科的课堂学习方式的改变做一次有意义的探索。
《世界的地形》是六年级第二学期地球篇的第二章第二节。本节课重在学生通过景观图、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等学习方式来判读各类地形并分析各地区的地形地势差异。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独特的语言,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也是初中地理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掌握地形的读图方法有助于将来学生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分析。
六年级的学生虽在小学阶段有零星地接触一些地理知识,但未能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特别是缺乏基本的读图、析图能力,以及对地理事物的理解、想像、分析等地理思维能力和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但是低年龄学生却是对图形和色彩的感知力较强,喜欢动手实践活动达到认知的程度。因而在这一教学环节笔者采用了与不同以往的彩泥模型制作的学习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在图文资料中搜寻信息搭建地形模型,通过这一系列的制作、判读、分析、获取地理信息,最后小组合作应用地理图表说明地理问题。教无定法,兴趣是最好的方法。找到最佳激趣点,对于调试学生学科学习,尤其是初中地理等“副科”学习行为是有必要。
课前,首先依据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反复推敲教学目标与教学活动环节
内 容 |
学习水平 |
实践与应用要求 |
说 明 | ||
常规形式 |
信息技术运用 | ||||
自然条件的地域差异 |
地形地势的地域差异 |
B |
运用地图读出世界主要的山脉、高原、平原、盆地、河流、湖泊等地理位置 根据分层设色地形图读出某一地区的地形地势特点 |
学习在遥感地图上识读地形 |
从对人类影响的角度介绍海洋、地形、河流、湖泊和气候 |
要达成以上的基本内容要求“地形地势的地域差异”,首先要理解五种地形的形态特征以及在地形图上的呈现方式,学生所要达成的学科能力标准是“初步学会在地形图上识别五种主要的地形类型”。
二、课例设计思路
要在学习方式上做变革,创造性地构建了问题探讨、活动体验等呈现方式,我们应以学生的“学”为中心设计,最大限度地组织学生亲历探究过程,在动手、动口、动脑和“做中学”“用中学”的协作参与中,切实提升学生的地理学科素养。所以此教学活动的设计目的主要是让学生相互地合作学习逐步理解掌握世界五大基本地形的形态特征差异,落实教学主题。
依据以上课程标准要求制定此模型制作环节的课堂教学目标
1. 通过制作地形模型图,进一步认识不同地形之间的海拔差异和形态特征,并能用图表对比判断五种基本地形的异同点。
2. 通过地形模型图的制作、观察、和分析,认识不同特点的地形在分层设色图上的对应关系。
3. 通过小组同学合作制作地形模型图,培养与人合作、共同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课前准备
材料:用彩泥制作地形模型。
通知准备材料(提前一节课通知),以学习小组(5-6人一组)为单位,每人至少带一盒彩泥(最好组内商量一下,颜色要有区别)。
模型制作的活动设计
教学程序 |
创设情境 |
教学活动 |
设计意图 |
1.播放视频,激趣引入 |
激发兴趣 |
播放世界主要地形的图片集锦,配以背景音乐,以优美的自然景象吸引学生注意力,导入课题。 |
让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感受自然景象的地区差异,在增强视觉感观的同时,也对世界地形产生了学习的兴趣。 |
2.教师展示 提出要求 |
提出问题 |
教师现场捏制某一地形模型,请学生来猜猜看到的是什么地形类型? 你们是否也能制作出其他的地形模型? |
解析地形概念,并激发学生小组竞赛制作地形模型的热情。 |
3.实践制作探索新知(重要环节) |
自主探索 |
要求每两个人制作一两种地形。 学生动手操作,从活动中体验各种地形的高低起伏的状态,教师教师巡回参与制作、指导、提示改进等。 |
通过两两合作,学生在自主探究制作的地形模型的过程中,就会利用课本的图文资料对地形知识做进一步的探讨。 |
4.分析作品深入认识 (重要环节) |
评价反思 |
每个小组把作品展示于讲台前,大家评判哪组做的最好?请说明理由。 |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的同时,并能简要介绍所做各类地形的突出特征。 教师对作品进行提问,让学生通过问题的解答,认识地形与分层设色地形图之间的对应关系。 |
三.实施过程与成效:
1.初次上课,发现制作模型形态各异,难以对比不同的地形的特征差异
产生的问题:本节课的开头能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心理,但是由于缺少新知识的认识,学生只是在他们已有的认知基础上直接开始制作模型,山脉和丘陵的模型没有差别,盆地和平原没差别,因为缩小的比例不一样。有的学生展示比较有创意的作品,但是偏离了本教学环节的学习目标。
原因:教师只考虑到学生的兴趣,但没有预料到学生的动手能力参差不齐,并且个别学生对于任务单的理解程度也有差异。
如何解决:所以试讲评课后,笔者改进活动方案,原本是每两位学生做一两种地形模型,改成小组合作完成一份地形组合模型。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把各自制作的地形组合在一起,这就需要小组成员考虑各类地形之间的地势和形态差异,从而使学生更清晰地认识地形的概念,并从中加深对各类地形特点的认识。
2.再次上课,发现制作模型的时间过长,难以到达预期的目标。
产生的问题:地形模型制作这一部分耗时较多。有些小组在反复研究和改进后才能圆满地完成了任务,而有的小组只是为了完成作品而忽视对地形知识的解读,这就影响了整堂课的效果。作品没有完成就难以评价学生的认知的程度。
原因:小组成员多会产生意见不统一,有的小组出主意的多,动手的少。
如何解决:分组时最好异质分组,制定任务单要细化,分工到位,为了使作品在课堂上能齐心协力合作完成,需要给予学生统一的制作要求,在规定的区域范围和统一缩小的比例内完成模型制作,降低难度。要求形似即可,不要求细节,无需与美术制作相媲美,重点放在对地形类型的差异对比。
改进的 教学程序 |
创设情境 |
教学活动 |
设计意图 |
3.实践制作探索新知(重要环节) |
自主探索 |
制作五种地形的组合模型。先要求每个组员制作一种地形,然后把它们拼合在一起。在整体模型中表示出五种地形的形态差异。 学生动手操作,从活动中体验各种地形的高低起伏的状态,教师教师巡回参与制作、指导、提示改进等。 |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在自主探究制作的地形模型的过程中,就会利用课本的图文资料对地形知识做进一步的探讨。 |
任务单一:参考书上P.21——陆地上五种基本地形的示意图的说明,小组合作制作一套五种陆地地形(高原,山地,盆地,丘陵,平原)的组合模型。
1. 按学习小组进行,分工到位,先每人按1:50000比例缩小制作不同种地形的模型,模型高度按下表要求制作,注意制作的模型要能表示出地形的形态特征以及各类地形海拔高度的差异。
|
高原 |
平原 |
山地 |
丘陵 |
盆地 |
模型高度 |
2 |
|
6 |
1 |
中间应低于山地或高原 |
2.单个地形模型底座面积15
3.推选一位组员能上台来简要介绍所做地形的突出特征。
注:模型要求形似即可,不要求细节,要关注能否正确解释各类地形特征的差异。
3.最后上课,制作模型的达成度与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目标相一致
经过多次的评课磨课,在第三次上课时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细化学习任务单的制作要求,统一规定地形模型的制作标准,使学生有章可循,这样在小组合作时大家行动就比较一致,活动制作的效率就提高了,每个小组都能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作品。而且作品对比也有了统一的标尺,否则按各小组的理解就会出现各种情况的地形模型,很难评选出最佳作品。为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师生问答时,老师就利用一张图表对比各类地形(如下表),起到画龙点情和归纳总结的作用,也使学生慢慢实现从立体海拔到平面地图的转化过程。
增加的 教学程序 |
创设情境 |
教学活动 |
设计意图 |
5.图表对比 应用新知 |
规范指导 |
利用图表比较五大地形的海拔、相对高度、地面起伏的状态、地形图上的分层设色等项目。 |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在对比中掌握知识要点,并落实到地图上。 |
任务单二:图表对比五种陆地地形的地形差异
地形名称 |
海拔高度 |
地面特征及起伏状态 |
分层设色图上的表示颜色 |
高原 |
|
|
|
平原 |
|
|
|
山地 |
|
|
|
丘陵 |
|
|
|
盆地 |
|
|
|
四、总结与反思
本节课的活动是本着服务课堂内容的原则来设计的,包括分组、做模型的前期准备,课堂上学生的模型制作,同时设置比较恰当的问题让学生对活动的成果进行分析,让课堂活动充分而有效。
活动设计的优点:
1. 本节课中通过给学生展示各种精美的著名世界陆地地形的景观图,首先让学生从视觉上认知陆地地形的差异,引起学生学习兴趣,学生们都急切地想知道它们在哪里, 这样做是考虑到低年龄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弱的特点。
2. 课前先选定组织能力较强的学生做组长,由他去招募组员成组,提醒他们小组内最好有各个层次的学生。上课时教师巡视时给每个小组以具体的指导,每个小组制作的地形模型都具有各自的特点,这样既能够符合教师的上课要求,又能让学生创新和自主能力得以发挥,也是学生团结意识的培养、合作能力锻炼的过程。
3.制作结束由学生展示于讲台前,大家很快能对比出最佳作品并说明理由,在学生的自我评价中也能进一步相互交流认知地形的特征。学生作品展示及问题回答部分是该节课的重点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设计问题的巧妙性、准确性、全面性将会直接影响到学生是否能正确地认识不同的地形与地形图上分层设色的对应关系。这种学习活动能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我解决学习难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维创新能力,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4. 学生通过展示自己的作品,对世界陆地地形的形态和海拔差异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通过其他组同学作品的展示,同学们也清晰的认识到即使同一种地形也会有不同的形态和地势差异(例如火山、山间盆地等)。学生的制作的地形模型与分层设色地形图的对比分析,让学生比较容易地接受了空间海拔的平面化,顺利理解了实际景观的抽象化。
课例分析后的感悟:
1.无论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仍然要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课程目标相一致。
笔者改变了课堂上的学习方式,初次上课后就体会到,动手实践确实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但是如果活动方式的设计不当仍然是没用的,反而课堂陷入混乱的状态。学生应是地理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地理学习的组织者与合作者。而课堂活动则要服务于教学内容,为了教学内容的需要而设计教学活动。所以地理教学活动设计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
2.学习方式的改变,其活动设计成功与否仍然要看能否有利用学习目标的达成,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技能的提高。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要求就点明评价要先于教学,若没有目标和评价的指引,就会使教学活动设计陷入一种漫无目的的状态,课堂教学也是无效的。所以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活动是需要思考:(1)什么样的活动任务能有效达到学习结果。(2)什么样的方法、顺序能使活动设计更能吸引人。(3)为了确保有效的表现,需要在化解、呈现、对话、指导上给予怎样的预设。
本课例通过改变学习方式,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促使学生积极锻炼动手能力,通过设置制作目标,让学生大胆地探索,独立自主地实践,在合作、探究的学习中获得新知识的同时,又能体现成功的喜悦。通过这种方式,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学生个性和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可见地理课堂的学习应该是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学习活动的设计始终是围绕学生所能达成的目标来展开,从实际出发,解决实际问题的,这样才真正做到了“学习有用的地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