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往往把地理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学设计的创新作为重点,而忽略了教学反馈即地理作业的有效性。作业既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也是教学信息反馈的渠道,更是学生由知识到技能形成的桥梁。当前作业内容的设计和评价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为此,本文针对当前地理作业设计的一些弊端,通过实践与研究,初步摸索出一些优化地理作业的方法与评价机制,以期达到促进有效教学的目的。
关键字:地理作业 优化有效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 我们一直在探索着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优化作业设计就是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一个方面。作业是一种学习过程,通过作业,不仅可以检查和反馈课堂教学的效果,弥补课堂学习的不足,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运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探索获得知识的方法,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因而优化地理作业,借此改变师生行为,进而为创设有效地理课堂和有效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目前初中地理学科作业设计的弊端及其不利影响
地理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综合学科,要完成课标中规定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的学习目标,除了师生在课堂的教与学活动外,也需要适当完成作业。但在中学阶段它只是一门副科,并在减负的要求下其作业主要为练习册,平时没有测验,期中不设考试。至学期末教师依据学生平时交送作业的情况、完成的正确率做个评定,以此作为他们的平时成绩。从教以来,每届都会有不少学生超前完成地理填图册上的练习,这些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较好,填图位置准确字迹清晰,而另有一些学生却是对作业敷衍了事。这一两极分化的现象每学年都会发生,这就引发了笔者的思考:为何有些学生能超前完成作业?为何有些学生却厌倦做地理作业?
应该说二期课改后的地理练习册与传统地理填图册相比已有较大的变化。课改后的练习册不仅作业项目内容多样化,而且趣味性与实用性也增加了。笔者开展了一些校内的调查和访谈,发现对地理练习册作业总体评价有兴趣的学生并不多,学生最喜欢的习题分别是游戏类、设计类的习题和地理绘制颜色的填图题(如气候类型填图题)。可见学生对于作业设置的兴趣度和满意度仍存在问题,这就让我不得不反思平时地理作业的设计问题。中学地理学科的作业只是一本填图册,上完相应的内容,做相应的作业,学生完全可以预测要做的内容,那些对地理学科有兴趣自学能力又强的学生他就会超前完成作业并急于让老师批改以期获得教师的肯定,而我们教师往往忽视这一环节。不少地理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存在着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往往是新授内容结束后就随意圈划出几道课后习题作为课后作业,较少关注学生完成的方法、完成的效果,对其评价单一或者缺乏评价,似乎是完成教学进度而设置的,这在较大程度上忽视了学生在课内作业上的个体发展。另外,布置的课内作业在形式上普遍存在单一现象,一般为练习册上的书面习题,很少如观察、制作、试验、讨论、交流这一类课内作业。我们的学生因而对地理作业缺乏必要的热情,在做作业时变得“应付”,遇到灵活性的需要学生独立思考的问题往往束手无策。
每天学生要完成各科的作业,其量之大让学生已不胜其烦。地理作业是地理课堂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渠道,如果作业的设计不合理,就不能科学反应出学生在地理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必然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教师也会因为得不到科学合理的反馈无法提升地理教学水平。设计不合理的地理作业还会影响学生兴趣,学生不感兴趣的作业是无法激发他们求知欲望的。久而久之最直接的后果就会导致学生学业水平的下降。从这个意义上看,教师在平时给学生的作业设计中就要科学、合理,提高地理作业的灵活度、开放性,能吸引学生主动完成,爱上写作业,能真正反映出学生的综合能力,若等到学业水平测试之后再去反思就为时晚矣。
由此可见,地理作业的设计要打破传统的思维,不应拘泥于配套的地理练习册,综合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和和地理学科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及多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特点,同时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学生的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一些形式多样、具有时代性、创新性和地理学科特色的作业,以提升学生学习地兴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二、优化地理学科作业的策略
据此,我在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与实践,力求从作业的设计和评价两方面来吸引学生的参与度,优化多样性的地理作业,以满足学生个体的需求。
(一)更新观念,精选习题
首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地理作业。长期以来,许多学生已经形成了一个固化的概念,认为只有在课后老师布置的习题才算是作业。其实,地理作业应该是多元的,课前的预习、课中的思考和反思、课后的练习、课外的实践活动和知识联系运用都算是作业的范畴。其次,要让学生明白,并非所有的地理的作业都是要老师布置的。
地理学科在中学阶段属于从属学科、科普学科,因而在作业的量处理上要适当,要精选习题,既能反映出学生学习的状况和水平,也不造成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可依据课程教学的三维目标,结合学生的学情,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习题对应到课堂教学中的每个知识点中解决,如七年级中国地理部分的“西电东送”的三大通道的行径路线,就可以把习题转变成学生小结的方式。这样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影响较深,同时也形成了相应的做题技巧。课后的作业是课堂作业的延续和补充,此类作业设计要做到质高而量精,要让学生能举一反三,活学活用。这样既能保证学习效果,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量。对于学生已形成的一些检测技能习题,如地理填图、读图填空题采用竞赛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间的良性竞争,提高学生学习成就感,提高学习效率。
(二)立足学情,分层设计作业
不同的学习个体的接受能力和知识基础又有差异,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过难、过易或者“一刀切”的作业往往无法顾及各层次学生的认知要求,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教师在进行作业设计时采用分梯度布置作业更能凸显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把握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情况,按作业的难易程度分层次布置作业,精心设计布置“超市型”作业,可把作业分成必做和选做部分,比如地理配套的练习册中有一些打星号的题目并不要求每位学生完成,给学生作业的“弹性权”,学生可以自主选择难度适宜的作业内容,使每一层次学生都得到训练、发展。既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学生的自信,而且有助于实现全体发展的教育目标。
(三)设计多样化、创新性的作业
地理学科是知识性、能力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学科,有着丰富人文色彩与空间感悟力,更需要学生学会自己动脑、动手去实践、搜集、积累,形成良好的地理思维与学习习惯。如在学习《地球和地球仪》一节后,我让学生用乒乓球自制一个地球仪,学生通过自己亲自制作地球仪,对地球的形状、地球仪上的经纬线、经纬度有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并且通过展示、比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上进的心理,有些学生还会别出心裁地利用各种生活中的物件制作了个性化的地球仪。这种作业使学生有了实践、创造的体验,有了成就感、喜悦感。在学习《中国行政区划》后,通过配套地理光盘中的拼图游戏熟悉我国的行政区划,同时设置了评价环节,分学号利用课堂或课间在学校电脑上完成游戏并评分,有效培养了学生地理读图的基本技能。相比枯燥的练习背图,学生的读图兴趣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大幅度提高。又如在“月月时政观察”这一环节,布置学生收集近期新闻中与地理相关的信息,切实感悟地理学习对我们的生活有益。在学习《自然资源》一节后,布置学生大量调查或收集周围生活环境中资源、能源危机的图片、文字,并制作成演示文稿的形式汇报,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与自觉保护资源的朴素情怀。
(四)设计探究型、合作化的作业
新课程改革纲要明确指出,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能力是重要的培养目标之一,通过合作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合作能力和合作品质,学生学会了与人交往、与人共处、与人合作,实际上也就掌握了自己生存与发展的本能。目前学生面临的作业更多的将是探究性作业,打破传统作业“独立作战”的形式,作业过程需要学生密切合作,变个体型为合作型,采用互动协作原则,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家长,学生与老师相互切磋,共同合作完成作业。例如,组织学生参加每届的“地球小博士”地理科技竞赛,在客观题选拔基础上组织学生合作完成主观题的探讨和创作,每个小组成员在同一主题下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作品形式探究“人与自然”的关系。让学生学以致用,用地理的眼光来分析调查所得资料,从而进一步认识我们的周围世界,提出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建议性的方案,增强思维能力。
(五)设计多元化的作业评价机制
地理课程标准指出: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著名教育家克龙巴赫和斯塔费尔比姆强调:“评价最重要的意图,不是为了证明,而是为了改进。”由于学生在教师批改后对作业的影响还是很深的,所以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的作业,让多元评价和有效教学相互交叉和融合,这样既能及时地肯定学生的成绩,引导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方向,又能及时地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般我们可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语言文字评价和等级符号评价,也可以针对认知上评价和思维方法上评价或作业态度上评价。
笔者把每学期学生的作业评定分为三项:其一,选取15次练习册的书面作业中按等级差异的百分比来评定;其二,技能评价,以绘图、小制作(地球仪、时区盘)、地理观察等为评价依据,评定办法为教师评定和学生互评相结合,多以语言鼓励评价为主;其三,小组合作项目,如时政汇报、环境小调查、自主学习部分的区域地理绘制成演示文稿或地理小报,把学生分成小组,分工合作完成,师生互评等第。
通过对作业设计的科学评价,更有利于建立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地理教学中优化地理作业设计,已成为教学环节中关键的一步。作业已不再完全是课堂教学的附属,而更是重建与提升课程、创新课程和拓展课程的重要内容。地理作业设计贵在精、贵在巧,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己任,注重学生主体的个体差异。多样化和个性化的作业是学生成长的履历,激发学生成长的积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作业应当成为学生课外、校外的一种生活过程和生活方式,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也就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态度,让学生在作业过程中体验幸福和快乐、苦恼和辛劳。可见,设计个性化、创新性与实用性并存的地理作业,必将在地理教学中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推动地理素质教育全面发展。这是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作业应不再成为强加给学生的负担,而是学生成长的一种自觉的生活需要、人生需要和学习需要。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编.《上海市中学地理课程标准》,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1
2、霍华德·加德纳.《多元智能新视野》,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
3、郑金洲.《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2004.3
4、刘学梅.谈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学目标的设计,地理教学,2005.2
5、全跃标.研读地理新课程标准努力转变教学理念,人教网,2008.11
6、赵蒙成..学习情境的本质与创设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