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德育成果
推进家庭教育工作 创设和谐发展环境

一、 上海市家庭教育研究“十五”基地的建设
1、学校牵头,多方合作,形成家庭教育核心
  学校、社区、家庭是教育的基本环境,是实施家庭教育的基础,在学校的组织下,成立了三个家庭教育工作委员会:即学校的家庭教育指导委员会,家长代表委员会和家庭教育社区委员会,形成了家庭教育的领导核心,富有成效地促进了家庭教育基地建设。
2、开通渠道,主动干预,巩固家庭教育阵地
  家庭自主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主渠道,经过几年的推进,至今有97%的家庭建立了家庭学习小组。学校引导家庭学习小组与学校教育有学习上的沟通,活动上的参与和教育上的协调。学校还安排家庭学习小组参与社区活动,既发挥了社区的凝聚功能,又使家庭教育开放化、社会化。
3、建立队伍,专题培训,加强家庭教育指导
  学校依托校本培训,指导班主任队伍的建设;通过家长学校、讲座、校刊、学校网站等方式,指导家长整体队伍建设;以创建学习型家庭为抓手,指导家长志愿者队伍建设,取得成效的家庭被树为典型。几年来学校推出三批68个家庭,其中外来人口家庭36个,让他们现身说法“身边的人讲身边的事”,引起家长强烈共鸣,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4、实践探究,双向互动,发挥家庭教育作用
  学校建立三个平台,即“创建学习型家庭”活动平台、家校双向互动交流平台和家庭学习小组实践平台。学校每学期开展家长学校、家长沙龙、家长访谈、家庭教育咨询、家校展示等交流活动,每一次活动都为学校和家庭全方位互动提供机会,每一次活动都为家庭学习小组的探究成果展示提供机会,成为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学习、成长的舞台。
5、立足课题、结合教改,促进家庭教育深化
  围绕课题“外来人口增长地区学习型家庭创建模式的实践和研究”的开展,将辅导流动人口家庭创建学习型家庭作为实践和研究的重点,重在研究“学校为主、依托社区,家校互动、家庭自动”的模式,结合学校的教育改革,稳步推进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形成“创建学习型家庭”的长效机制。
  
二、 基地建设的发展与收获
1、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工作获得长足发展
  近十多年来,上海出现大规模的移民浪潮,数百万流动人口进入城市生活,大部分已多年居住上海,其中一部分已定居上海,成为上海新市民。我们学校流动人口学生比例已达到60%,研究流动人口的家庭教育问题,对他们的教育指导,已成为学校在建设家庭教育基地中的主体工作之一。“创建学习型家庭”是我们基地建设工作的主要抓手,我们从普及家庭学习活动,增长家庭教育意识方面着手。下面介绍几个系列活动:
系列一:以“呵护生命——从身边做起”为主题,开展“社区、家庭、学校”联合育苗行动,隐喻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人人动手,家家参与,在流动人口家庭中产生强烈共鸣。
系列二:以“倡导科学的学习方式,倡导科学的教育方式,倡导科学的生活方式”为目标,开展家长论坛活动。我们选取部分家庭,包括流动人口家庭的教子经验进行宣传交流,为流动人口家庭更好地适应城市生活、重视家庭教育提供范例和方法,受到家长的欢迎。
系列三:以“队旗飘飘红读行、科技教育进家庭”为主题,开展家校互动读书活动。学校把流动人口家庭作为工作指导的重点,将这些家庭中读书学习的潜力挖掘出来,推进了家庭学习小组的成功建设。
系列四:以“怎样做好家校沟通”、“我的教子观” 为主题,开展“家庭致学校公开信”和“家庭与家庭结对交往信”等活动,促进家庭主动参与学校教育,有效促进了流动人口家庭融入上海,融入社区,融入学校。无论来自何方,家庭育子心得的交流是没有地域隔阂的,有利于这些家庭在同一环境中的和谐发展。
系列五:以“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促进家庭学习好习惯” 为主题,开展学校家庭互动教育活动,组织菜单式家庭教育活动模式,以丰富的活动形式和内容吸引家长,让家长各取所需,进一步加强家校互动,改进家庭教育观念意识;进一步加强教育合力,增强学习型家庭创建内涵。
2、家庭学习小组的建设促进了家庭教育质的变化
  随着课程改革的发展,学习探究活动的触角深入到家庭,任务驱动是学校开展家庭学习小组活动的主要手段,丰富多彩的探究课题吸引了许多家庭,家庭学习小组的不断实践,转变着学生的学习方式,促进了家庭教育质的变化。
  有的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差,不可能有过多的硬件要求。但是,任务驱动下的探究学习就不一样,它能吸引家长,满足家长在现有条件下进行教育的即时需要,能培养家长的教育意识,积累教育经验。
  面对学校中占60%的流动人口家庭,我们把工作重点放在调动流动人口家庭参与活动的积极性。有一次探究活动的主题是《故乡的荣耀》,就是为了发挥流动人口家庭的优势,把故乡值得骄傲的人、事、景、物介绍出来。一个家庭在介绍浙江温州正泰集团总裁南存辉的探究报告中,家长写出了自己要学习正泰的创业精神和雄心壮志,鼓励孩子像南存辉那样在艰苦的条件下去创造自己的人生价值;一个家庭在探究江苏海门家乡近代著名伟人张謇时,全家惊奇地发现网上竟然有那么多关于张謇的资料,平添了几份自豪感。学校通过家庭教育活动倡导平等,实现平等,帮助流动人口家庭去除自卑感,树立自信心,体现“海纳百川”的境界。
3、学校在家庭教育工作方面取得的成绩
2004年10月    评为徐汇区优秀家长学校
2005年5月     评为徐汇区未成年人保护先进单位
科研课题《外来人口增长地区学习型家庭创建模式的实践和研究》
         中期总结获徐汇区第八届教科研论文评选三等奖
         后期总结获2005年全国家庭教育论文评选二等奖
2005年12月徐汇区政府召开的家庭教育工作推进会上
         学校作《科研引领  立足实效  和谐推进》的大会交流
2006年1月学校出版《跬步》,其中有一部分专门介绍家庭教育工作
2006年9月 徐汇区妇联、徐汇区教育局推荐我校为“全国千所流动人口子女、农村留守儿童示范家长学校”

三、 今后在家庭教育基地建设方面的发展思路
1、 家庭教育社区化
  家庭教育既要和学校教育融合在一起,又要和社区教育融合在一起,随着社区学校的兴起,全家一起学习将是必然发展的趋势。对流动人口家庭而言,家庭教育社区化能促进他们的和谐和发展,学校要做好组织引导工作,并为他们创设机会。
2、 家庭教育服务化
  2006年5月,学校组织菜单式的家庭教育活动模式,打开了家庭教育服务化的思路。在这次活动中,学校安排了家庭学习指导、小班教育、中小学衔接等家长参与式的课堂活动,也开辟了专家讲座、家长论坛、家长研讨等家长选择式的互动活动,引起家长极大的兴趣和积极参与的热情。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应该是一种服务,是一种满足家长需求、获取教育成效的服务。
3、 家庭教育课题化
  在家庭教育指导中,课题体现的是研究的目标和教育的实效。我们的新课题是“流动人口与新市民的家庭教育指导研究”,在原有基础上,有步骤地对这方面工作进行推进和整合,对有针对性的个案模式加强实效性研究。另外,从家长的需求出发,把实际的、共性的问题作为研讨的课题,引导有相关背景的家庭定期交流,深化家庭教育的研究工作。
                                                         

责任编辑:徐荣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