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研修中心 > 论文交流 > 中学 > 政治
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单元活动设计教学实践探究

学科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政治活动型课程单元活动设计教学实践探究

 

——以《我国的外交政策》为例

南洋中学  刘铭

 

一、活动型课程单元活动设计的实践案例

(一)教学内容解析

本节课是思想政治高二年级政治常识第五课《独立自主 和平发展》中的一课。主要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为:我国外交政策的名称、我国外交政策的依据和目的、我国外交政策的具体内容,而我国外交政策的具体内容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第五课讲述了当代国际社会和我国的对外政策,把学生的政治视野由国内政治引申到国际政治。在本节课学习之前,学生学习了《当代国际社会和国际关系》、《当今时代主题》等内容,能理解当代国际关系以及我国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在此基础上,进行本节课的教学,通过“从‘一带一路’倡议看我国的外交政策”这个议题来开展活动式教学。通过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邻国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态度的分析,学生能概括出维护国家利益是制定外交政策的基本依据;通过对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和成就的介绍、结合不同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进行分析,学生能完整阐述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从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更加深入,学生的政治认同度不断提高;同时通过对发达国家态度的具体分析,学生能揭示出这些态度背后的本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得到培养,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态度,增强对我国外交政策的认同。也为后面《公民在对外交往中的社会责任》的学习做好了铺垫,在对外交往中自觉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

(二)教学目标设置

本课设计旨在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通过“从‘一带一路’倡议看我国的外交政策”这个议题来开展活动式教学。通过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邻国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不同态度的分析,学生能概括出维护国家利益是制定外交政策的基本依据;通过对于“一带一路”倡议背景和成就的介绍、结合不同国家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进行分析,学生能完整阐述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从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更加深入,学生的政治认同度不断提高;同时通过对发达国家态度的具体分析,学生能揭示出这些态度背后的本质,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学生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得到培养,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态度,增强对我国外交政策的认同。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教学难点: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

(四)教学过程

  导入:中国外交70年

【问题思考】 ⑴请用一句话来描述你所了解的“一带一路”⑵“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从不同的发展程度分,可以分为几类?主要以哪一类为主?从地域分,有没有我们的邻国?

■ 板块一:发展中国家

【材料展示】“一带一路”倡议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变化

 

【问题思考】⑴通过和中国的合作,发展中国家发生了哪些变化?(以材料中的某一个国家为例)⑵从国际政治的视角,简要说明发展中国家的这些变化对地区稳定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板块二:邻国(周边国家)

【材料展示】俄罗斯对“一带一路”倡议态度的转变

【问题思考】俄罗斯态度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两年间中国的什么做法“打动”了俄罗斯?

板块三:发达国家

【材料展示】美国对华态度、美国制裁华为、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

【学生讨论】美国认为受到中国哪些方面的威胁?采取了什么措施?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作业布置 法国、德国、英国、日本在此次高峰论坛上派出了领导人委托的高级代表与会,请预测下一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G7成员将会是谁?请说明你的理由。

(五)活动型学科教学中的结构提炼: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议题

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导入。

导入议题

发展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

1.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一;

2.提出问题:⑴通过和中国的合作,发展中国家发生了哪些变化?(以材料中的某一个国家为例);⑵从国际政治的视角,简要说明发展中国家的这些变化对地区稳定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1.从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进行引导,引出我国的外交宗旨以及我国和发展中国家和邻国的关系;

2.从美国等G7国家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进行引导,引出我国与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关系以及我国外交的基本立场、核心;

3.发展中国家、邻国、发达国家三个板块的教学为主线,说明我国外交的基本准则。

与邻国的关系

1.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二;

2.提出问题:⑴俄罗斯态度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⑵这两年间中国的什么做法“打动”了俄罗斯?该做法体现了什么样的外交理念?

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

1.引导学生阅读材料三;

2.小组讨论:美国认为受到中国哪些方面的威胁?采取了什么措施?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课后探究

法国、德国、英国、日本在此次高峰论坛上派出了领导人委托的高级代表与会,请预测下一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G7成员将会是谁?请说明你的理由。

如上述所展示的教学案例,本节课在设计之初,有意识地调动学生辩证地看待各国的外交活动。与单纯介绍我国的外交政策不同,本课以议题的讨论和学生的阅读材料、思考问题为基本策略,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来开展活动式教学。通过中国外交70年导入到“一带一路”,通过“一带一路”视频的介绍以及学生对于“一带一路”的理解,为学生后面的学习做好铺垫;通过93岁高龄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亲自来中国参加“一带一路”第二届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突出马来西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视,进而通过“一带一路”倡议对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发展等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建立良好国际关系的意义,进而推导出“我国的外交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加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共同维护发展中国家正当权益”;俄罗斯是我们最大的邻国,但是俄罗斯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积极支持的,通过俄罗斯态度转变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按照亲诚惠容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周边外交方针深化同周边国家关系”;最后通过G7成员国的态度,特别是美国的态度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重视改善和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特别是对于美国“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基本立场:独立自主”。

通过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邻国三类国家的分析,学生不仅能概括出维护国家利益是制定外交政策的基本依据,还能完整阐述我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主要内容,从而对“一带一路”倡议的理解更加深入,学生的政治认同度不断提高,政治认同和科学精神得到培养,树立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态度,增强对我国外交政策的认同。

二、活动型课程单元活动设计教学实践的几点思考

⒈“议题”的选择

议题,是一个中心任务,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来解决这一个中心任务。因此议题应该是开放性的,不是闭环的,是可操作的,面向未来的。

议题的选择要结合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入手,根据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社会真实的问题、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作为议题,把学生真实的生活和实践经历结合起来创设情境;议题的选择要融入学生的情感,从学生的情感入手,走到学生的情感世界中去,在学生的情感世界中找到课堂教学目标与学生情感的交叉点,把这个交叉点作为学生情感的触发点,使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能产生共鸣,引导学生体验和感悟知识,从而推动议题探究的深入,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议题的选择还要能激发学生的思考,通过结构化、系列化、递进式的组合问题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首创精神,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想有所悟,力图在思维的碰撞中培养学生批判思维,培育核心素养。

比如,本节课的议题是“从‘一带一路’倡议看我国的外交政策”,整个教学环节中设计了如下几个问题:⑴通过和中国的合作,发展中国家发生了哪些变化?⑵从国际政治的视角,简要说明发展中国家的这些变化对地区稳定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⑶俄罗斯态度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⑷这两年间中国的什么做法“打动”了俄罗斯?⑸美国认为受到中国哪些方面的威胁?采取了什么措施?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应对?

整个教学环节中问题的设计层层递进,体现了结构化、系列化、递进式。问题设计的切入口较小,学生易于思考和回答。但是总议题的设计上还是需要再斟酌一下。“从‘一带一路’倡议看我国的外交政策”,没有体现出对于中心任务的解决,更多的是体现了如何理解“一带一路”倡议和我国的外交政策。如果能在议题的设计中更多体现出对于一个中心任务的解决上面,则效果更好。

⒉“教材”的使用

在活动型课程单元活动设计教学实践中如何把教材内容转变为教学内容,是非常关键的。在以往的教学中是教教材,即根据固有的教材内容逻辑来设计教学,循规蹈矩从前往后。在活动型课程的单元活动设计中,可以打破教材原有的先后顺序,在充分考虑教材内容逻辑的同时,将教材内容逻辑与学生成长逻辑以及社会发展的脉络结合起来,利用教材内容和活动资料双向塑形重新建构教材内容。通过合适的资源引入,为学生提供真实的问题和情景,引导学生展开心扉的讨论,实现思想政治课堂的真实、可信。

比如,本节课原来的教材内容的顺序是先讲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核心、基本立场——独立自主,之后是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后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在教学设计初期,由于思维定式,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所以整个教学过程的推进不是那么顺畅。经过教材内容和活动资料的双向塑形重新建构之后,把教学内容的顺序变更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之后是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最后是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核心、基本立场——独立自主,这样的教学顺序就显得比较顺畅。教无定法,根据现有的教学活动资料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有利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开展,教学更顺畅。

⒊“活动”的设计

如何由知识到方法,由方法再到智慧?在提倡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的今天,我们要充分思考如何将“高结构设计”与“低结构教学”相结合,从“预设”走向“生成”,促进教师和学生的共同成长。

在课前教师需要创设一个有效的教学情景,并设计层次合理的问题,预设巧妙的点拨。材料的准备、情景的设计、问题的设计、引入、如何引导总结,都必须精心设计。在课上通过材料的展示、问题的提出、学生的思考讨论、学生回答、教师引导、进行总结来完成整个教学过程。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是通过材料的展示、阅读、思考实现的,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实现的。教师的引导是有效的,学生的表达是充分的,思考是充分的,没有压迫式的提问,一切都是行云流水,一切都是恰到好处,娓娓道来。整个教学过程应该营造一种包容公平的氛围,应该给学生足够思考、讨论的时间,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和师生的思维互动。

比如,本节课在材料的选择上,从发展中国家、邻国、发达国家入手,三类国家,三种不同的态度,由此设计问题,展开讨论。通过93岁高龄的马来西亚总理马哈蒂尔亲自来中国参加“一带一路”第二届国际合作高峰论坛,突出马来西亚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视,引出第一个话题及第一个材料——“一带一路”倡议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发展,从而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与发展中国家建立良好国际关系的意义,推导出“我国的外交宗旨”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俄罗斯是我们最大的邻国,但是俄罗斯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态度并不是一开始就是积极支持的,通过俄罗斯态度转变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与周边国家关系”;最后通过G7成员国的态度,特别是美国的态度的相关材料,引导学生思考得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中的:与发达国家的关系”特别是对于美国“要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以及“我国外交政策的核心、基本立场:独立自主”。材料的准备恰到好处,问题的设计层层推进,而且问题的切入点小,指向性较为明确,便于学生思考、回答。

⒋“作业”的设计

高中政治学科的课后作业也是教学的重要环节。结合改革大局,作业的设计需要突破传统政治作业单纯对于课本内容“学习什么”的检测目的,转而承担起对于学生“如何学习”的引导责任,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经验,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以重视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为价值引导。同时提高学生对政治学习的认可度,打造可亲可信的政治课堂。

活动型作业的设计,注重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它要求学科内容的教学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力求实现学科逻辑和实践逻辑,理论知识与生活关切的有机结合。通过没有所谓正确答案的开放式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找到其结论和理论依据之间的对应关系,完整表达出逻辑线索,言之有理,从而锻炼和考察其结合课本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不断培养学生的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学科核心素养。

比如,本节课的作业“法国、德国、英国、日本在此次高峰论坛上派出了领导人委托的高级代表与会,请预测下一个加入‘一带一路’倡议的G7成员将会是谁?请说明你的理由。”通过开放式问题的提出,让学生能够结合书本知识以及自己固有的经验,通过资料文献、时政的查阅等方式,加上自己的思考得出一个结论。只要言之有理,有理有据,逻辑、语言表述清晰即可。没有所谓的正确答案,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