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说明
周四课间,小汪焦急地向我反馈,周末补课的200元午餐费在班中不翼而飞,他翻箱倒柜寻找多次却毫无踪影,正为午饭没有着落甚是担忧。根据细节初判,好朋友小朱成为他怀疑的对象。因为中午他在操场打篮球期间,小朱一直坐在他的位置,还当众翻出他书包里的钱夹,拿着钱在手中把玩欣赏,周边目击的同学可以作证。在真相没有水落石出之前,我恳请小汪给老师调查取证的时间,在公共场合暂时不发表个人看法,避免同学间相互猜忌,人人自危。
二、资源分析
学校里,钱款丢失现象,最为常见。处理该类事件时,班主任不单是找回丢失的钱款,更是以此为教育的契机,争取当事者家长的信任和支持,对班集体和个体学生进行适切教育,让学生深信“学校是允许学生犯错的地方”,从而能够从中找到未来的成长点。
三、过程与方法
一、做值得学生信任的教师
为了提高调查的效率,我开始排查课间、午休的监控录像。结果出乎意料,拿钱者却是小徐。他趁课间人群稀疏之时一溜烟到小汪的座位,半蹲下来动作敏捷地拿走100元;第二天体育课结束后,他第一个火速回到教室,环顾四周再三确认没有目击者后又拿走仅剩的100元。我替小朱深深地松了一口气,同时小徐瘦小的身影让我更揪心。他连续作案的胆子更让我震惊,甚至心生一丝愤怒。他为何做出这一不理性的行为呢?
小徐热爱阅读,知识储备丰富,总能从独特的视角分析问题,大家亲切地称他为“历史小达人”。然而他性格执拗,多次上课打瞌睡被老师逮个正着,口头上也拒不承认。如果将监控视频直接给他看,班主任高效地解决了问题,但对他的尊严、心理无疑是沉重的打击,我得想一个适切的方法处理此事。借他归还历史教具的时机,我将他约到一个僻静之处。为了卸下他的心理防备,我告诉他这次谈话是我俩之间的秘密,没有第三个人知道,希望他能坦诚相待。有些事情发生了,选择何种方式善后,关键看当事人的态度。老师现在所作的一切,是给他一次自我修正的机会。他隐约感觉到了什么,眼神由最初的躲闪到最后的平静,心态也由开始的担心犹豫到后来的利落坦白。他没有为自己的行为做过多辩解,态度诚恳地将事情一五一十地说清楚。原来,过年他购买了一部新款智能手机,这用完了他所有的压岁钱,拿200元是想购买一套自己喜爱的新书。随后,我和小汪家长交流此事的大致经过,想听听对方的想法。小汪家长说:“这个孩子可能遇到了什么特殊的事情,急着用这笔钱,他毕竟还是孩子,钱找不回来也没关系的!”遇事不指责,这是一种高级的修养。一句简短的话,我读到了小汪家长对当事者的真挚关心、理解宽容,让我更加从容面对。
信任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小汪及其家长平时和老师友好、融洽的关系成为双方建立信任的黏合剂,为我厘清事情梗概赢得了充裕的时间。同时,这种充分的信任就像冬日里的一缕阳光驱散了小徐内心深处的忧虑,唤醒了他那份真实的勇敢!
二、您是否有更合适的方案
我立马邀请小徐的家长到校,共商解决方案,找到家校共育中的契合点。知晓事情梗概后,其父母也被小徐不理智的行为所惊讶。同时也表达作为家长的种种顾虑,担忧同学是否因此事用异样的眼光看待小徐呢?孩子是父母的欢喜,为人父为人母,最希望的是孩子能够身心健康地成长。不管当时小徐出于何种动机,经过教育后,希望这种错误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基于这一处理原则,这件事只是他必须跨越的一道小沟壑,而不是他成长道路上的绊脚石。
我告诉小徐家长,我已经做通了小汪家长的思想工作,对方非常大度宽容。随后,我给出解决的方案:第一,钱归原主。第二,由小徐亲自撰写一份匿名信,表达自己对此事的歉意。考虑到同学之间都比较熟悉彼此的字迹,为了保护小徐的身份,道歉信最好采用打印稿的形式。第三,放学后家长亲自接孩子回家,确保途中安全,到家勿要上纲上线,打骂教育绝不是最好的方案。“家长,您是否有其他更合适的方案呢?我想听听您的想法”, 我问。小徐父亲沉思片刻,反复确认匿名信不会暴露小徐身份,终于打消了所有顾虑。对于老师没有将小徐的行为公之于众,给了孩子一个机会,他万分感激,定会全力配合老师的善后工作。
学会倾听是一种教育智慧,是实现和家长“对话”的前提。它让我充分了解学生、家长的真实想法,从而综合考虑寻找最优解,不让这件事成为孩子的一个道德污点,让他放下心理包袱,勇敢地迈过这一沟壑。
三、问题是学生成长的序曲
班会课上,我分享了伊索寓言《小偷和他的母亲》的故事,学生认识到教育缺失的严重性。之后,我不提小徐名字简述了班里钱款丢失事件的大致始末,就“除了把钱款找回来外,事件中我们更应该关注什么?”这一问题,学生各抒己见。小汪在事发后没有大肆发表个人言论,放心地将这件事情交给老师处理,他的处事方法制止了猜忌的蔓延。小朱与人交往时,需要保持一定的社交距离,私人空间的维护对人对己都是一种保护。拿钱者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拿走别人的钱款,方法实不可取,但认错态度非常好,从这个角度看,他不是胆小鬼!我被学生独特的评价视角所震撼,换位思考让他们找到了“善”的闪光点。
班级无小事,任何事件都可能是老师顺势而为的育人契机。在处理这一事件过程中,我感受到钱款丢失后不只是挽回经济的损失,而更需要关注如何让小徐在这件事中学会成长,这一点和家长的诉求不谋而合。同时,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集体教育价值,以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这是教育者的智慧。
四、成效与反思
(一)主要成效
经历钱款丢失事件始末,我充分感受到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需要教师善于倾听、家长大度宽容来细滋慢润,学生个体才能从内心发生积极的变化,真正做到借事育人,实现德育的实效性。学校是允许学生犯错的地方,但是又不会有严重后果的地方,从终生发展角度纠偏正颇。正如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对“教育”的释义: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追本溯源,教育的本质是“长其善而救其失”,它使人为善,使人成为人。事情已经归于平静,课间、午休、放学路上三人或嬉笑打闹,或一起在操场打篮球,事情的真相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在事件中学生思想认知的水平、明辨是非的能力、行为的可塑性都有所成长。
天朗气清,惠风和畅!真正的教育总像春天柔和的风一般,使人感到温暖、舒适,进而向阳而生。
(二)反思建议
在处理整个事情过程中,我始终没有和当事者提到监控视频。监控视频是学校、教师等学生管理者眼睛的延伸方式,但我个人认为,它只能作为辅助资料,而不能作为主要证据,真正让学生成长的,是他对事情深刻认识之后的坦白!
此外,班会分享《小偷与他的母亲》环节,该故事为主题营造了充分的情景,如果设问上指向更加明确,可以激发更多学生各抒己见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