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科研 > 科技教育研究所
小学科学教育中儿童概念学习问题探讨(三)
   上面讨论的内容,对小学科学教育中儿童科学概念的学习也许会有不少启示。笔者深深感到,只有充分了解儿童对所学习的自然事物具有的日常概念,清楚这一概念与教学所要求达到的科学概念之间的差距,并懂得这两种概念转化的实质和规律,才能完成小学科学教育的课程目标,才能使教材结构和教学设计更加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才能使儿童真正获得科学知识。

    从本文前面的讨论中,我们看到了在概念学习中,首要的问题是处理好儿童日常概念与科学概念的关系。这需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方面小学科学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小学儿童的认知水平决定了科学概念的获得还不可能摆脱日常概念的影响,相反还必须把日常概念作为获得科学概念的跳板。因此,在我们的教材和教法设计上就要充分利用一些儿童的日常概念。例如,教材讲解物体热胀冷缩概念时,就没有从温度、体积等抽象概念出发,而是以受热受冷后,水壶是否溢水、铜球是否通过铁环、乒乓球是否胀瘪等儿童亲身经历的实际经验为基础,来使他们获得这一概念。在概念学习中,引导儿童亲身感知自然事物,使他们更多地获得和积累具体经验,可以说是利用日常概念积极因素形成科学概念的关键。

    另一方面,儿童日常概念的局限性,也需要我们正视它,采取措施来消除它的干扰和阻碍。例如,教材讲解溶解概念时,针对儿童日常概念中总是认为“溶解物质在水中消失了”的错误,设计了使用一些有味道(如盐)、有颜色(如灰锰氧)的物质进行溶解实验,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尝和看,亲自感知这些物质溶解后并没有消失,而是变成了极小的微粒(分子)均匀地分散在水中,从而建立了溶解的概念。在概念学习中,针对儿童日常概念中的问题,研究如何消除障碍因素,可以说是克服日常概念消极因素形成科学概念的关键。

    概念学习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处理好日常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化。这需要从转化的实质和规律两方面来加以注意。对于概念的转化实质,首先要分析儿童日常概念产生的条件和特点:儿童原有的认知结构简单,知识具体而贫乏,在日常概念形成中不善于把有关问题结合起来,从不同角度分析、比较,只是以具体、直观的方式观察事物,因而难以从事物中分辨出本质特征和非本质特征。概念转化,实质上就是要使儿童以新的认知结构来重新认识事物。从而发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并会将非本质特征区分出来。例如,教材在讲解昆虫、鱼、两栖动物、爬行动物等概念时,都是让儿童在原有的日常概念基础上,重新认识、归纳概括这些动物的本质特征,而后建立科学概念。

    对于概念转化的规律,要根据小学儿童对自然事物的理解尚处在以感知为主的具体思维向以概念为主的抽象思维过渡的特点,特别要注意它的阶段性规律。在低年级应以对自然事物外部特征的观察描述为主,不应涉及科学概念的建立,而应是多积累感性知识。从中年级开始可以逐步让儿童接触一些科学概念,到高年级逐渐增多。例如,我们教材的整体结构就充分注意了这一点,在低年级我们只安排了一些自然事物的个体,如动物中的蟋蟀、蝉、金鱼、青蛙等,让儿童从外表上认识它们的特征,积累经验。中、高年级安排的多是一类事物,如动物中的昆虫、鱼、两栖动物,让儿童认识它们的共同本质特征,建立概念。

    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概念学习过程,是一个指导儿童认识自然事物的过程。儿童在概念学习中既学习了知识,又培养了能力,而且把知识和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因此,有必要对概念学习给予重视,开展深入的研究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