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科学课程的统整向度(Dimension of Integration),亦即从事科学课程设计工作时所遵循的基本理念、思路与方式方法,或称为科学课程统整设计的范式(paradigm of Integration)。没有科学的课程设计向度或范式作指导,难以设计开发出高质量的科学课程。因而,确定科学课程设计中应当切实遵循的统整向度,是我国科学课程开发研制中的重大理论问题。美国课程统整研究专家、著名学者比奈(James A. Beane)提出了综合的课程统整设计范式,认为课程统整设计包含四个主要部分,即课程统整设计要沿着如下四种向度展开:经验统整、社会统整、知识统整和课程设计统整[②]。本文顺由这种思路对科学课程统整向度展开考察与反思。
一、科学课程统整向度之一:经验统整——谋求科学课程知识经验与学生原有人格经验-意义系统的统整。
学校课程的要义在于使儿童以人类文化遗产为线索展开对话,培养他们解决现实问题必需的能力,并为谋求人格的持续整体发展奠定学力和人格基础。然而,我们所形成的关于自身及其周围世界的观念(即个体的经验-意义系统),诸如知识、经验、价值、信念等等,都来自我们对经验的建构与反省。唯有这种从经验的能动建构与反省中形成、习得的观念才能真正外化为儿童未来处理各种现实问题、议题和情境的策略和能力,才能真正内化为儿童自身现实人格特性的有机构成并为实现人格的持续整体发展的奠定基础。
显然,这种学习的核心是经验的建构与反省。这样的学习不仅能够拓展与加深对自己及其周围世界的理解,更能把这种理解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所必需的能力。而且,这种学习是通过如下两种经验统整方式得到实现的:第一,新的经验“统整”到个体原有经验-意义系统之中,即新的经验转化为个体经验—意义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即所谓同化过程,assimilation);第二,重组或“统整”个体过去的经验-意义系统,以协助我们面对新的问题情境(即所谓顺应过程,accommodation)。
因而,学校课程设计中首要的重要议题就是,“如何组织课程经验和知识,以协助学生能将这些经验和知识很容易地统整于他们原有的意义系统中,然后再加以应用。”这就是科学课程统整设计的重要向度之一——“经验统整”。
比奈提出的课程统整设计中经验统整的基本方略是:一方面,强调课程知识经验之间的连接与统整。许多新近的研究证实,最易于获得的知识不是孤立的、片段的知识或知识点,而是统整琐碎的细节成为一个整体的观念,因而该理论强调课程知识经验之间的连接与统整。另一方面,强调课程知识经验与学生原有经验-意义系统的统整。“当事件愈具有意义,愈深入或愈精制地处理,愈能置于情境脉络,愈植根于文化、背景、后设认知以及个人的知识之中,便愈容易理解、学习和记忆。”因而,该理论强调课程知识经验与学生原有经验-意义系统的统整,而且是通过对课程知识经验的组织及学习活动的统整设计而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