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科研 > 课题研究 > 研究动态
低年级数学活动课模式探究

低年级数学活动课模式探究
华理大附小  邱蕾萍

一、 课题提出的缘由与背景
跨入新世纪,上海徐汇教育推出了二期课改,进一步明确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改理念。为了能更好推进二期课改,徐汇教育实施了“百课”工程,有效的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同时也为实施“百题”工程奠定了基础,进一步推进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实践探索与研究。
长期以来,小学数学课程基本上是学科本位主义课程,以致于给人一种错觉,认为唯有数学学科课程才是最科学的趋向,不少教师对数学活动课感到茫然,理论上存在着认识上的“盲区”,实践中感到棘手的问题很多。由此,我们提出了“低年级数学活动课模式探究”这一课题,试图通过不断实践、探索,总结一
些有使用价值的数学活动课课堂模式,进而进一步提高低年级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运用数学的能力。
二、课题研究的目标与界定
(一) 概念界定
1、“小学数学活动课”的界定
活动课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性,自己动手动脑进行实践和思维想象,培养兴趣、发展能力的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活动。数学活动课主要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对数学知识的良好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用数学眼光观察事物的意识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主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获得数学活动经验。本课题中“数学活动课”包括《课程计划》所设置的数学活动。
2、“模式”的界定
本课题“模式”指的是教学模式。教学模式界定为“一种可用于形成课程、设计教材,在课堂以及其他场合指导教学的计划和范型”。我们认为,教学模式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二者的转换之间发挥中介作用,它是教学理论指导教学实          
本课题组组长:邱蕾萍    主要研究人员:罗舫敏、潘敏、康晔
     科研室欧钧佑老师、数学教研室朱忠民老师共同参与指导研究
践和教学实践经验上升为教学理论的过渡性环节,是理解教学规律和指导教学实践的有效手段。
(二) 研究目标
1、总目标:  
  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拓宽学生的数学认知领域,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激发学生学习数学潜能,培养良好思维素质,促进思想品德素质、文化科学素质、身心素质的全面提高。
 2、具体目标:
(1) 通过数学活动课模式探究,寻找有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习惯的
 教学方法,进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探索新知的能力。
(2) 通过数学活动课的实践,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
学方法,从而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形成相应的
低年级数学活动课教学策略。
(3) 运用相应的数学活动课模式和策略,在实践中形成低年级数学活
动课的有效案例。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用专家咨询,利用网络、书籍查找文献资料,实践反思、经验总结等综合方法为研究方法。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学习有关数学活动课理论,组织师生找寻有关的数学活动资料。整理、收集、汇总有关资料,作为研究课题的理论依据,做好课堂实施的计划步骤。第二阶段:(实施阶段)尝试课堂教学来验证理论依据。整理研究成果,编好低年级数学活动课模式序列表,出好低年级数学活动课案例集,并写好低年级数学活动课模式研究成果总报告。
四、课题研究的成果与举要
通过年级组教师在课堂的实践,课后的反思,创造性地设计了符合低年级儿童认知特点的三种数学活动课教学模式,形成了相关的研究成果。
(一)趣味游戏活动教学模式——激发好奇、凝聚注意、发挥想象的教学模式
1、趣味游戏活动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自由选择:满足游戏的时间和空间、提供合适的游戏的材料、重视学生知识经验的积累、帮助解决游戏中的困难和矛盾。
自主展开:引导学生观察了解、适时帮助指导(在游戏中求助时,我们要予以帮助学生、 学生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想放弃努力时,教师要予以指导)。
自发交流:自发交流,共享游戏的体验、自发交流,提高学生游戏的水平。
2、趣味游戏活动教学模式的流程
流程:创设游戏形式(扑克牌、二十四点、骰子、七巧板、魔方)——参与
游戏过程——共享游戏体验
     数学游戏是针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活动课教学的一种好形式。好的数学游戏应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理,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应是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兴趣与数学知识自然而然地同步增长。为此,设计数学游戏的思路,应当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游戏内容要通过丰富而新颖的形象来包装。正确的数学概念的形象化包装,必须结合低年级小学生思维在具体形象方面占优势的认识特点,结合他们的实际生活爱好来制定关于数学概念的教学形象设计,不显露抽象的数学概念和“符号”,把它化解在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丰富而新颖的游戏之中,从而起到充分调动小学生的感官,在小学生头脑中树起鲜明的形象,达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最佳效果。例如《快乐购物》一课,教师创设“小小超市”的游戏活动,把教室模拟成“小小商店”,学生们推荐产生“柜台经理”“收银员”“售货员”的人选,其余的学生做“顾客”。还让学生了解社会中有哪些促销手段,在“小小商店”中进行展示。在此游戏活动中,学生既加深认识了人民币,也巩固了人民币单位间的换算,更可贵的是加强了综合能力的运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金融、商业、科技等行业的应用价值,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2)游戏展开要通过生动活泼的戏剧性活动来实现。低年级小学生,刚由家庭进入社会,一切都感到新鲜,好动和不满足是他们进步的第一要素。数学活动课教学要抓住低年级学生的这一特点,设计适合他们年龄特点的戏剧化数学游戏,把学生引入求知的好动中,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去。《今天谁会赢》一课把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引到抽象思维,让学生自己思考,自己理解,自己消化,自己吸收,使思维永远处于兴奋之中,实现活动课的教学目的。
(3)游戏结构要是美的结构形式。数学游戏美的结构,是指美的语言、美的教学态度、美的板书设计及教具运用。《有趣的七巧板》一课,教师引领学生利用七巧板拼搭出许多美的事物,直接打动低年级小学生心灵美、提升创造美的能力。
(二)思维训练教学模式——积极思维、科学探究、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
1、思维训练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敏捷性: 是指思维活动的反应速度和熟练程度,表现为思考问题时的快速灵活,善于迅速和准确地做出决定、解决问题。
 深刻性 :是指思维活动的抽象和逻辑推理水平,表现为能深刻理解概念,分析问题周密,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整体性: 指善于抓住问题的各个方面,又不忽视其重要细节的思维品质。考虑问题,总是从整体出发,能够很好地处理整体与局部关系。
创造性: 指思维活动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不墨守成规,奇异、求变,表现为创造性地提出问题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2、思维训练教学模式的流程
流程:引导——探究——发现——内化——拓宽
在思维训练过程中,学生自始至终感受到成功的乐趣和愉悦,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创造能力,促进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良好发展,尤其是学习动机和意志品质得以持续、得以发展、得以提高,为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体现了树立以人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服务的教学思想。《数字乐园》一课,认数1的教学中,让学生说出带有数量的一句话;认数2的教学中,通过引导说出带有数量的两句话;在加法意义的教学中,通过演示图形,使学生说出三句话等等,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
在思维训练过程中,教师通过指导学生对数学课堂提供的有效信息的整理、加工、提炼、分析、归纳,达到了思维方式的“移植”, 改变了过去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灌入式的教学方法,发挥“导”的作用,把学生放在了主体地位;变学生被动、从属地位为主动、主体地位。《我是巧算小能手》一课,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道加法题:9+9+9+5+9=?让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于是一个学生提出了9×4+5的方法,而另一个学生则提出了“新方案”,建议用9×5-4的方法解。这个学生的思维有创见,这个方案是他自己发现的。在他的思维活动中,他“看见了”一个实际并不存在的9,他假设在5的位置上是一个9,那么就可以把题目先假设为9×5。接着他的思维又参与了论证:9-4才是原题中的实际存在的5。对于这种在别人看不到的问题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这种创造性思维的闪现,教师要加倍珍惜和爱护。
    在思维训练过程中,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学习积极主动,激发了主观能动性,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对学生进行自尊自信、自我自调控、独立判断、自觉自理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主动参与、合作学习、体验成功是实现以人为本、使数学课堂教学成为创造过程的重要保证。
    在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三)数学竞赛教学模式——激发钻研兴趣、解决疑难问题的教学模式
1、数学竞赛教学模式的基本特征
基础性:数学竞赛活动来源于课堂知识,没有超出《大纲》规定的范围,有很强的基础性。
趣味性:在数学竞赛中,同学们探索、求知的欲望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从而激发出钻研数学的浓厚兴趣和解决疑难问题的渴望。
竞争性:我们的竞赛活动正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竞争的机会,它能极大地激发同学们奋发向上的精神,培养他们追求真理和克服困难、百折不挠的思想品质。
超前性:数学能力是儿童超出各科知识之前首先表现来的能力,并极具发展潜力,数学竞赛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施展才能的舞台,使得他们不拘泥课本,突破思维定势,敢于创新,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2、数学竞赛教学模式的流程
流程:创设竞赛(计算、拼图形、接龙、故事比赛)——参与体验——宣布名次
数学学科课和数学活动课尽管教学的要求不尽相同,但它们都是法定的教学内容,都有法定的教学时间,都是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学,因此,我们的数学竞赛活动应当以数学学科课为基础,以数学活动课为阵地,它不能脱离课堂教学,也不能自成体系。这样,既保证了全体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知识,提高数学素质,又能促使那些具有数学天赋的学生脱颖而出。《有趣的七巧板》一课,教师结合活动课的教学目标设计拼图形,讲故事的竞赛活动,学生自由的利用七巧板拼出各种图形,并根据自己拼成的图形,创编了一个一个有趣的小故事。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提高。
  数学竞赛教学模式还有利于帮助学生计算能力的提高。《乘法大游戏》,教师设计扑克牌计算比赛,每人拿出一张扑克牌,计算快的学生把两张牌收回,以牌的张数的多为胜。学生的积极性明显提高,在不知不觉中熟练的掌握了7的乘法口诀。
数学竞赛教学模式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磨练学生的意志。《计算大比拼》一课,设计学生登险峰的竞赛活动,在竞赛活动中,后面的学生必须在前面学生正确计算的基础上,再进行第2轮的计算,依次类推攀登险峰,攀登越高的一组获胜。学生在竞赛活动中,既培养了团结一致的精神,又克服了困难,锻炼了意志。
所以我们设计数学竞赛活动必须要有明确的育人目的,必须采取有效方式进行,不能偏离数学活动教育的主航道。通过数学活动课竞赛活动,我们的学生的数学天赋得以充分挖掘,数学能力得到很好的锻炼,而且他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思想品质也得到全面提高,并且由此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钻研数学的热情。
(四) 低年级数学活动课模式研究的教学成效
在课题研究的实践中,我们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的转变,由原来的操作型教师转变成了现在的主动探究型教师。在设计教学时,我们教师坚持学生发展为本,教师只给学生提供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获得知识。在教学目的任务上,改变了传统的单纯传授知识,而更注意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更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必须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在教学方法上,强调多种方法的交叉使用和互相配合。教学组织形式上,灵活运用多种形式,以适应学生的差异。
过去学生在校的数学学习,基本上就是坐着听课,而且在上课的时间里,大部分的时间又是在听老师讲,长此以往,培养出来的人才的思维将越来越被动,越来越没有创造性。现在我们教师在小学数学活动课教学中,尽可能多的采用游戏、竞赛的方法来进行,尽可能的要求学生充分参与思考和讨论,尽可能多的提出问题,寻求答案。实践证明,我们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大大的提高,知识形成过程的教学也得到大大的增加,而教师则在为学生提供机会让其从中得到积极主动的发展的过程中,更好的发挥主导作用。美国教育学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苏联教育学家斯托利亚尔也提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我们教师在小学数学活动课课堂教学中,立足于学生的发展,以“数学活动”为主轴,创设条件让学生获得知识,想方设法为学生的发展提供全面的活动内容和开放的活动方式,使封闭的书本文化积累过程转变为开放的、活生生的、与社会生活紧密相连的自我发展过程。通过一年的实践,我们的学生与以往的学生相互比较,数学一题多解的能力提高了,算法的多样性增加了,由以往的独学转变为现在的相互共学,在相互学习中迸发出更多的智慧的火花。
五、研究后的反思
实践表明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我们去思考和解决。如“在小学数学活动课中,学生如何借鉴合作学习的优势,发挥好小组和个人思维作用?”、“学生的活动成果如何整理、交流和展示?”、“学生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如何发挥其作用?”……我们只有不断地探索,小学数学活动课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才能完善,数学活动课才会有生机。

参考文献:
刘兼、孙晓天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邹煊享         《小学数学教学建模》,广西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版。
汪柯帆         《徐汇教育》《课题立项以外的教育研究》P22
《徐汇教育》编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