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大班幼儿社会性情感的教育实践研究
长桥第三幼儿园 顾晶
摘要
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中指出,判断儿童或个体成长的标准是看他们是否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情感,社会情感是儿童发展正常化的晴雨表。
本文通过文献法、观察法与个案分析法,进行大班幼儿社会性情感的教育实践研究,认为大班幼儿在社会性情感的问题主要有幼儿自身因素、教师因素和家长因素。对于上述问题,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社会情感教育活动,如:学会表达共情、生气我不怕、慢慢了解你等,以活动实践为核心,从自我调节技能(情绪管理技能)到社会情感技能(同理心等)进行教育实践研究,通过合理的教育途径,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运用恰当的手段和方法,以提高幼儿对学校和社会成功的准备,更好地推动幼儿社会性情感的教育发展,帮助幼儿全面、健康地成长。
关键词:社会性情感,社会性情感教育,社会适应能力
阿德勒的《儿童的人格教育》中指出,判断儿童或个体成长的标准是看他们是否表现出一定的社会情感,社会情感是儿童发展正常化的晴雨表。
国内目前对幼儿社会性情感教育虽然有一定的认识和重视,但缺乏规范的教育课程和教育实施手段。而大班幼儿面临幼升小的转折期,对于入学后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的变化,以及教育者的不同,情绪较为敏感。面对幼儿出现的各种消极情绪,教师该如何帮助他/她们缓解呢?
本文基于这样的背景展开研究,在培养大班幼儿社会性情感的教育实践研究中,我尝试以“活动实践”为核心,从自我调节技能(情绪管理技能)到社会情感技能(同理心等)进行社会情感教育实践研究,观察幼儿在实践中的真实表现和感受,提出培养策略,从而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推动幼儿社会性情感教育发展。
社会性情感是指伴随整个社会心理过程产生的心理体验和心理感受,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心理过程。在对认知人的领域,感情是认知的向导,人之喜怒哀乐无不露之于表,形之于色,在感情背后是感情世界。从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相统一的本质看,人的感情就是社会性情感。
社会性情感教育是与认知教育相对的概念,是完整教育过程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社会性情感教育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妥善处理好教学过程中情感与认知的关系,充分发挥情感的积极作用,通过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和发展学生丰富的情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促使他们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和人格特征的教学方法。社会性情感教育既是一种教学模式,又是一种教学策略。在本研究中,社会性情感教育将就幼儿教学策略进行教育实践研究。
本研究主要根据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的目标和内容,从活动形式到内涵逐步深化,从自我调节技能(情绪管理技能)到社会情感技能(同理心等)促进幼儿发展。探索促进幼儿社会性适应能力的社会性情感教育的构建思路,观察幼儿在教育实践中的真实表现和感受,提出培养策略。
社会性情感教育是幼儿教育中重要的一部分,研究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幼儿的自我情感和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国内研究者普遍认为,社会性情感是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初步形成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情感,对幼儿个体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社会性情感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对社会性情感教育活动的兴趣,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社会性情感教育活动吸引幼儿参与,社会性情感教育课是实现社会性情感教育活动总目标的重要组织形式。[1]
我国学者李国琴认为,社会性情感教育指出人在形成自我意识,进行社会交往,内化社会规范,进行自我控制及进行其他社会活动时受到的教育。抓住时机对幼儿进行社会性情感教育,会产生什么教育效果呢?幼儿的思维具体形象,而社会性情感教育正是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而临时组织进行的教育,社会性情感教育所抓住的事例往往具有情境性、直观性,容易被幼儿所理解和接受。[2]
我国学者樊俊清认为,幼儿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并需要有针对性的解决策略来对应。幼儿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主要有:情感教育的切入点存在问题,把情感教育作为认知发展的手段,情感教育对结果的过分关注,情感教育快乐化。[3]
我国学者沈雪娇认为,情感教育是教育过程的一部分,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4]
国外研究者普遍认为,儿童的社会和情感健康影响着他们的整体发展和学习。研究表明,心理健康的孩子往往更快乐,更有学习动力,对学校有更积极的态度,更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表现出比其他同龄人更高的学习成绩;表现出社交和情感困难的儿童往往在遵守指令和参与学习活动方面有困难。与健康的同龄人相比,他们更容易遭到同班同学的排斥,自尊心较弱,在学校表现不佳,中途停学。因此,儿童的社会和情感健康和他们的身体健康一样重要。
马里兰州早期儿童教育项目协调员Jeannie Ho指出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法促进幼儿社会和情感健康,他就如何促进幼儿社会性情感健康发展提供了两个重要的实践经验:建立信任关系和进行有意的教学。[5]
3.文献评析
国内外学者普遍认为:社会性情感是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初步形成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情感,对幼儿个体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并且幼儿的社会和情感健康影响着他们的整体发展和学习。但研究结果大多基于理论,比较宽泛。本文我将就大班幼儿的社会性情感进行实践教育,观察幼儿在社会性情感教育活动中的真实表现和感受,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培养策略。
基于社会性适应教育的理论,观察幼儿的真实表现和感受,通过社会性情感教育实践,探索促进大班幼儿社会性情感的教育策略,提出培养的教育建议,为大班幼儿的全面及后继能力发展奠定基础。
本文将上海市徐汇区某一级幼儿园(C幼儿园)大一班全体幼儿作为研究对象。
大一班共34名幼儿,其中男生18名,女生16名,并有两名授课老师与一名保育老师。
1.文献法
本文通过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和图书馆资料,搜集与本课题有关的文献,对这些文件进行梳理和总结,找到对本文有参考意义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2.观察法
在自然情景下,观察幼儿在社会性情感教育课程中的真实表现和感受,做好观察记录,以便及时了解实施过程中所开展的活动、采取的方法等是否适宜。
3.个案研究法
在活动中对C园大一班全体34名幼儿这一群体进行案例分析,从而研究教育实践中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发展变化。
1. 准备阶段
主要工作包括查阅文献进行理论学习,了解相关相近课题研究情况,制定研究内容与计划。
2. 实施阶段
我将创设互动环境,制定活动内容,实施具体活动方案。观察幼儿在社会性情感教育课程中的真实表现和感受,及时了解实施过程中所开展的活动、采取的方法等是否适宜,并进行观察记录和分析。
3. 总结阶段
本人作为一名幼儿园教师,通过在园的工作观察了解到:幼儿园社会性情感教育虽然引起了一定的重视,但并没有真正落实相应的具体要求,目前这方面工作完全取决于教师个人师德素质的高低,也没有系统的社会性情感教育课程来帮助幼儿学习以获得社会情感的成长。大多数教师还只是把关注儿童情感作为辅助教育的手段,并没有深刻的认识。除此之外,从教师情感教育实施的技巧来看通常比较欠缺。例如:在谈到班上有爱哭的孩子怎么办时,有很大一部分的教师回答“如果总是哭,那就让他先到一边去,等不哭了再谈。”这种所谓的“冷处理”的方式,恰恰反映了在实际工作中很多教师对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冷漠与忽视,即使知道教育理念却并没有落实到教育实践中。
再者,有相当一部分家长由于忙于工作或其他原因自以为重视孩子,实际上却忽视了孩子的情感需求,欠缺对孩子的充分了解。很多时候孩子们确实存在情绪情感领域的问题,需要得到情感教育的帮助。
1.幼儿自身因素
通过2年的幼儿园学习,大班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例如在情绪发生、采取具体行动之前,可能已经对自己要做的事情产生了一个大致的想法,因此其活动的行为是存在的,然而不够清晰,有待老师深入引导。与此同时,大班幼儿的语言能力已经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他们不仅关心自己的情感,也开始注意同伴的情感。再加上大班幼儿的社交能力有所发展,语言表达能力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年龄特点对他们的社会性情感教育有着一定的影响。
另外,幼儿的性别也会对他们的社会性情感教育产生一定的影响。有研究发现,影响同伴间社会性交往的重要因素是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幼儿的语言水平直接影他们社会性情感交往的过程及合作结果。在我们班的活动观察中我发现:同龄的女孩比男孩语言表达能力强,所以,女孩较男孩有更好的社会性情感。
案例:通过集体教学活动《独一无二的你》帮助幼儿发现、表达他人的闪光点
世界上的人成千上万,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世界万物都是独一无二的, 针对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此次活动《独一无二的你》,目的是让孩子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自己与他人的不同,给他们大胆表现自己的机会,为自己感到高兴、喜欢自己的同时认可他人的优点,为他们的闪光点赞,激发幼儿的自信,同时关注他人相互学习。
在最后的交流环节,我让孩子们和朋友们来表达“独一无二的你”。依依(女):“我的画画本领很棒,能画出好看的公主。俊俊的悬挂很厉害,他的耐力很好。斌斌的乐高也搭得很好,像真的一样。”俊俊(男):“对。依依画画好,我运动好。”斌斌(男):“你也很厉害呀。”依依:“那你能教我悬挂吗?我们可以一起悬挂,如果你想的话我也能教你画画!”俊俊:“好呀,没问题!”斌斌:“那我也教你搭乐高吧。”
观察表明,语言表达能力强的孩子有更好的社会情感,在社会性情感教育中能感受更多的情感,并用语言表达出来引导他人,更好地主导幼儿同伴间的社会性情感交往。
2.教师因素
在幼儿园中,幼儿接触时间最长的就是教师,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幼儿的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如果教师有意识地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对他们进行社会性情感教育,可能会使幼儿受到一些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也会影响幼儿的社会性情感。
案例:通过游戏活动《致谢》帮助幼儿学会给予与接受
班会时我引入了致谢环节,旨在教给孩子什么是致谢以及呈现给予和接受致谢和感激的简单形式,培养师幼关系的连接,鼓励孩子对积极行为和属性的察觉。首先让孩子们感受“当别人对你说了一些友好的事情时你是什么感受?”“当你对别人友好时你是什么感受?”
我选择了时常帮助老师完成一些小任务的悠悠作为示范:“悠悠,谢谢你在自由活动时间帮我们班级收拾积木。”
悠悠:“被夸奖和谢谢时我觉得很开心,也有些不好意思。(这)会让我以后想要做得更好,然后我也想谢谢别人。”
我:“可以呀,每一件友好的小事都值得夸奖和感谢,你们也和朋友们试一试。”
在一开始孩子们觉得给予和接受致谢有些尴尬,他们不知道该说些什么,逐渐有孩子大胆表达后气氛慢慢热烈起来。
“萱萱,谢谢你今天折纸时帮了我!”“谢谢!”
“远远,谢谢你提醒我把东西收好。”“谢谢,斌斌你也帮我一起收玩具了,谢谢!”
...
通过游戏活动观察发现,随着越来越多的表达,在丰富孩子们语言表达的同时,他们会学习并爱上给予和收到致谢。随着致谢技能和舒适度的上升,让孩子们注意到日常生活中许多友好的行为,提升致谢的能力,在同伴交往中促进幼儿社会性情感的良好发展。
3.家长因素
父母对孩子的个性与品德教育最有约束力,最有发言权,也最可能取得成功。如果家长在家中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社会性情感教育,孩子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但是在观察中发现,很少家长会主动交流、倾听幼儿的想法,关注他们的情感,造成孩子容易以自我为中心、无法很好地管理情绪,进行社会交往等,于是我在家长会时设计了以下活动。
案例:家庭教育活动《慢慢了解你》帮助家长与幼儿相互理解
这是一项简单的连接活动,我曾在家长会的沙龙环节与他们一起分享。首先需要两把椅子,家长们面对面坐着,彼此靠近可以很容易地交谈。问一个问题让参与者轮流回应,并准备一个小铃,为每个问题留出半分钟的回答时间。例如:
你何时会和孩子一起工作?
分享一个令人尴尬或沮丧的瞬间?
作为爸爸/妈妈,你最想改进什么地方?
你最想看到儿童发展的品格是什么?
...
在家庭沟通时父母可以将问题改为:
你在教室里最喜欢的玩具是什么?
你最喜欢一天中的哪个部分、为什么?
你觉得爸爸妈妈哪里可以做得更好吗?
...
这个连接活动材料简单,随时随地可以完成,也同样十分适用于家庭。每天与孩子们花一点时间去了解他们的内心,分享孩子与家长的生活,这个过程能促进家庭关系的亲密和连接,很好地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帮助他们学会沟通和倾听,从而更好地进行社会交往。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社会性情感教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幼儿对社会性情感教育活动的兴趣,要根据幼儿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社会性情感教育活动吸引幼儿参与。
案例1:
在开展大班情感教育活动《表达共情》时,我首先与幼儿分享了共情的定义:
l 我理解此刻我若是你的话是什么样的
l 我把这种理解传达给你,使你感到被理解和重视
在活动中我将幼儿分为两人一组,给每个人一张纸条。他们轮流扮演读纸条的孩子和回应者(朋友、老师或家长)。扮演孩子的幼儿在念纸条内容时决定带着什么样的情绪去念。(许多纸条的内容会引发不同的解读)。请另一位幼儿在回应时使用包含感受词汇的陈述句表述对孩子进行“情绪解读”,并即刻传递出他们所理解到的孩子的感受。
在规则的阐述后我们开始了活动,我请孩子们在10个句子时停下来。(还余10个句子)并向每组提问:你们观察到什么?在各自角色中有何想法,感受和决定?
“你看起来很生气。”
“你好像很着急。”
“我觉得你很开心。”
“你在伤心。”
...
此时我再请幼儿完成剩下的10个句子,请回应者扩展他们的感应句式,用两到三句话来回应。
“你感到着急因为塔楼老是倒下来。你希望它能立得稳稳的!”
“你很兴奋因为我们的饼干就要做好了。你希望可以马上就吃!”
“你看起来生气了因为嘉文撞到了你的房子。你希望他经过你的时候能小心一些,你可以提醒他。”
“你好像有些伤心因为小艾不让你玩她的玩具。你想要玩,我们可以和她讨论一下轮流玩。”
...
分析:
活动结束时与孩子们讨论面对两种不同回应时的感受,通常情况下,当孩子感到被理解时更愿意解决问题。对于他们而言感受的学习通常在非正式的对话、示范和玩耍中比正式的说教更容易获得。
活动中,我同时鼓励孩子们们全面地使用感受词汇表达,并不局限于“正面”或“负面”词汇。我的长期目标是帮助孩子丰富他们的感受词汇。随着这样的练习,感受的语言会自然而然地成为孩子情感表达的一部分。
案例2:
首先和孩子们进行讨论,思考一些班中可能遇到的普遍的障碍或争吵时的场景(如与自闭儿童的沟通、与多动幼儿发生争抢、注意力不集中时被嘲笑等)随后和和孩子们讨论他们识别到的一些障碍的普遍的行为特征。(如自闭儿童经常会抗拒惯例的变化、多动症的儿童经常有注意力集中困难或不能控制冲动等)
随后将孩子们分成两两一组。一人扮演有普遍障碍的孩子,另一人是成人角色(老师/家长)。请孩子们将一开始讨论到的列表上的某种行为表现出来,指示成人角色在扮演中,他们的任务是让孩子停止行为。第一次让每组扮演1分钟。问他们关于自我和他人的想法、感受、决定是什么。成人扮演组的孩子们说:
“当他不理我,我说什么都不理我的时候,我觉得很无趣。”
“他老是和我抢玩具,说了也不听,我觉得很生气。”
“我都和他说了上课要坐好,不能乱动,但他总是动来动去玩玩这个玩玩那个,都不听我的。”
...
第二次,每组互换角色再一次角色扮演。障碍行为扮演组的孩子说:
“他一直在和我说说说,但我不想说话呀。”
“我就是想玩一玩他的玩具,马上就还给他了,我就玩了一会儿。”
“我感觉我没有动,我已经在控制自己了,但他总是说我乱动。”
...
分析:
在几次转换角色并重复表演之后,我询问了孩子们的想法、感受和决定。佳佳说:“原来有时候是真的控制不住自己,不是不听话的坏孩子。”平日里一向乖巧的萱萱觉得:“我在扮演老师的时候,当小朋友管不住自己我真的很生气,但是当我扮演了多动的孩子,我知道我想管住但我就是管不住自己。”班里的多动孩子晨晨说:“我有时候想玩玩具就拿了别的孩子的玩具,现在我知道玩具被抢走的时候会很生气,我以后不会了。”自闭的小夏依旧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坐在他旁边的一凡说“虽然他不和我们说话,但他是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的想法,我在扮演过程中我也感受到了一点,我想要帮助他。”
在社会交往中孩子们面对自己的小集体,有各种各样的脾气性格。他们有较强的自我意识,有自我的行事风格,如果对同伴无辜的行为加以回应,仿佛它们是有意的或个人攻击的话,他们就可能真的会引发针对性行为。在日常情景下的角色互换,不仅是对事件的解读,更重要的是引导幼儿体会角色本身的性格(障碍行为),换位思考他人行为产生的可能原因,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社会情感交往。
案例3:
活动中我首先请幼儿分享了自己生气时管理情绪的方法。越越说:“当我生气的时候,我吃个蛋糕就能平复了。”亦菲说:“和我一样,我生气的时候喜欢吃棒棒糖。”小恒说:“我生气的时候,会先让自己冷静下来,我爸爸告诉我可以深呼吸。”天天也举起了手:“我爸爸会陪我一起打篮球,然后打好篮球我就不生气了。”……孩子们在讨论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回答,于是我运用前书写的方式帮助他们进行以下的归纳梳理:
运动:跳绳、滑板、打篮球...
美食:蛋糕、棒棒糖、冰淇淋...
玩耍:搭乐高、跳舞、唱歌...
陪伴:爸爸妈妈带去游乐园、和好朋友分享...
留白区:一个拥抱...
分析:
大班幼儿已经知道人有各种各样不同的情绪,有正面情绪(如开心、喜悦、惊喜等等),也有一些负面情绪(如哭泣、委屈、暴躁、生气等等),我在与幼儿沟通交流后发现,负面情绪中幼儿认为生气的情绪最不好,会带来不好的体验,如生气了就会哭,生气了会被批评,生气了会打人或被打,生气了会不漂亮等。因此我选择了“生气”这个点,鼓励孩子直面生气,帮助孩子们从个别到集体梳理缓解生气的各种方法,并尝试理解他人(如父母)生气的原因,帮助他人缓解情绪,将活动所学回归生活,应用于身边人。
通过活动中幼儿的经验分享,和教师的梳理归纳,他们可以更好地学习管理情绪的技能,获得更多的好方法来帮助自己缓解情绪,保持一个良好的情绪,有助于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发展。
由此可见,幼儿社会性情感的教育实施是十分必要的,我们只有寻找合理的教育途径,选择适宜的教育内容,运用恰当的手段和方法,以提高幼儿对学校和社会成功的准备,更好地推动幼儿社会性情感教育发展,帮助幼儿全面、健康地成长。
不仅限于大班幼儿,幼儿的社会性情感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应从小班开始有意识地在课堂教学中,适时地融入一些社会性情感培养和教育方面的相关内容。也可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绘本故事内容加强情感教育,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观察到不同层次的幼儿社会性情感的不同表现,对积极向上的幼儿加以支持,也可以鼓励那些性格较为内向、孤僻的幼儿,以便让他们活动中也得到应有的锻炼。
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教师应充分利用幼儿喜爱游戏的心理特点,多为幼儿组织些融合社会性情感教育的游戏活动,通过游戏的开展,可很好地培养幼儿的参与意识,合作精神,也可以增进幼儿间的情感友谊,培养互帮互助的意识等。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以父母为主体的家庭教育实施者对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形成所具有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因此,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情感,家长毫无疑问是非常重要的力量。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要经常关注孩子的情感,重视孩子的情感教育,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条件和机会,对孩子进行社会性情感教育。作为幼儿园教师,在日常教育活动中,一定要经常和幼儿家长保持联系,以便在教育工作中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共同完成教育和培养幼儿的任务。
通过以上教育实践可知:幼儿情感的发展是动态的过程。社会性情感是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初步形成的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情感,对幼儿个体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同一年龄段的幼儿社会性情感水平不同,并且会受到幼儿自身、教师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影响。因此,决不能忽视幼儿的社会性情感教育培养。
由于样本较少,本次研究还不深入,存在观察和分析不足,也有很多不够完善的地方,比如如何更进一步开拓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情感的方法和途径,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将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
在未来,我会探索更多的方法来有效培养幼儿的社会性情感,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9-11.
[2]李国琴.大班开展社会性情感教育的探究.[J].教育界.中旬,2013(06)
[3]樊俊清.幼儿园情感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现代交际,2014(11):26-27.
[4]沈雪娇.论情感教育在构建和谐师幼关系中的重要性[J].海峡科学,2018(12)
[5]Jeannie Ho.如何促进幼儿的社会性交往和情感健康发展[M].Young Children,2018.3
[6]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7]李生兰.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8]张学义.培养社会性适应能力,顺利进行幼小衔接[J].江苏教育,1995
[9]张建伟. 浅谈幼儿情感教育[J]. 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1999(2)
[10]陈丽雅. 浅析教师在情感体验教学中的作用[J]. 教育导刊(下半月), 2011(3)
[11]刘雪梅. 促进幼儿社会性情感的行动研究[J]. 时代教育, 2014(24期)
[12]张思慊. 德国幼儿园的社会情感教育[J]. 东方宝宝:保育与教育, 2014
[13]王红岩. 晓之以理以情育情──谈幼儿早期教育中社会性情感的教育[J]. 内蒙古教育, 1994(1)
[14]夏静, 何为. 关注幼儿情感教育,促进幼儿健康成长[J]. 教育界:高等教育研究(1)
[15]姚雪梅. 情感教育从幼儿开始[J]. 科教文汇(中旬刊)(11)
[16]徐群. 让书香浸润孩子的情感世界——阅读活动中幼儿社会性情感的养成[J]. 新课程(上), 20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