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最新动态
聚焦全员导师制课程设计 共探“三全”育人路径——记徐汇区全员导师制课程设计交流研讨会

为了进一步深入开展徐汇区全员导师制工作,推动区域形成更具特色、更富成效的德育新生态,918日,徐汇区全员导师制课程设计交流研讨会在徐汇区教育学院召开。区教育学院副院长刘晓艳、德研室主任江振岚、德研员张一及参与课程设计的各基层学校相关负责领导参与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德研室兼职研训员宣微玮主持。

20250918 徐汇区教育学院 全体人员.jpg

 会议伊始,江振岚主任围绕全员导师制课程设计工作背景展开介绍。江老师指出,全员导师制工作是助推学生全面发展、深化落实学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关键抓手。在全员导师制工作的推进中,需要打破内部局限,联动外部多条线资源形成合力;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学科德育、课程思政的育人价值,将全员导师制工作视为全校合力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工作。此外,学校在全员导师制工作中还要注意提升全体教师在工作中成就感和获得感,最终为实现学生的全面成长与发展奠定基础。德研室力图通过参与课程设计的学校提炼全员导师制工作的特色与创新项目,以课程设计与分享为契机,启发并激励各基层学校积极探索并落实学校整体德育工作的校本化实践。

20250918 徐汇区教育学院 江振岚主任.jpg

交流研讨环节中,上海市第二中学、上海市西南位育中学、徐汇区教育学院附属中学、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上海市南洋模范初级中学、上海师范大学第三附属实验学校、徐汇区东安三村小学共七所学校领导介绍了本校梳理的全员导师制工作基本框架与特色举措,其内容无论在完整度还是创新性方面,都展现了各校在全员导师制工作中的优秀成果。交流完毕,江振岚老师对每所学校的汇报逐一进行点评,既肯定了各校的创新思路与扎实成效,针对课程设计细节提出了优化建议。值得一提的是,建襄小学此前在德研室的指导下已先行完成了课程框架与内容的大致确定工作,此次分享的经验也为其他参与学校提供了课程设计样例。

20250918 徐汇区教育学院 研讨过程.jpg

随后,德研室对后续课程设计工作进行了具体布置。强调课程设计需在学校现有特色基础上实现创新突破,并提出“P-T-C-P”的四步研究法。希望各校能以“问题(P)”为起点,从学校全员导师制特色创新项目出发,溯源项目产生的背景与问题,融入对全员导师制工作的理解;再围绕“理论与内容(T)”,阐述项目本身,明确内容与实施方法,说明背后的相关依据,展示学校的工作成效,并以形式化案例佐证;而后通过“案例(C)”深化实践指导,增强课程的实用性;最后以“实践与作业(P)”收尾,设计可落地的实践任务,推动理论的转化。此外,还特别提醒各校在课程中补充全员导师制工作的基本框架,要求紧密结合学校特色,避免泛泛而谈,以确保框架能既体现系统性又彰显个性化。

研讨会上,区教育学院刘晓艳副院长发表了重要讲话,为徐汇区全员导师制课程设计工作的推进指明了方向。刘院长强调各学校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通过全员导师制工作撬动整体学校德育工作品质提升。课程的设计对于参与的各校而言也是提炼经验、收获成长的过程,鼓励大家聚焦具体工作痛点,汇聚特色方法“百花齐放”,体现学校校本经验与特色。同时,此次课程设计还需牢牢把握“为学校与导师减负”工作基点,通过问题的梳理、方法的提炼、样板的展现等,让更多基层学校获得启发,提升全员导师制工作的效能,并切实解决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难题,以高效的举措推动全员导师制工作的持续增效。各参与学校表示,将继续细化课程设计、落实工作要求,持续深化全员导师制内涵建设的同时,为德育工作校本化实施注入新动能。

20250918 徐汇区教育学院 刘晓艳副院长.jpg

在区教育学院德研室成功承办市教委德育处委托的上海市全员导师制培训者培训及全员导师制工作徐汇专场展示活动的基础上,本次研讨会的召开,标志着区域全员导师制工作再次迈出坚实一步。区域层面在构建全员导师校本化培训的范式同时,积极推动各校萃取、提炼和示范校本化实施经验,旨在通过典型引领与模式推广,全面提升全员导师制工作的整体品质。这一进程不仅深化了导师制的落地实效,更有效带动了学校德育校本化实施体系的整体优化与升级。相信在未来,区域将继续强化机制创新与经验辐射,推动形成更具特色、更富成效的德育新生态,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德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供稿:德研室兼职教研员 宣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