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最新动态
科研赋能 助推发展——2024年上海市少先队课题开题论证会(徐汇专场2)

为加强少先队市级立项课题管理,规范做好课题开题论证,3月18日,又一场由徐汇区少工委主办,“科研赋能 助推发展”上海市少先队市级立项课题开题论证会(徐汇专场)在上海市徐汇区田林第三小学举行。上海市少先队辅导员带头人工作室主持人,青浦区少先队教研员、正高级教师马国勋、松江区教育学院少先队教研员高阳、虹口区教育学院少先队教研员吴石安三位专家莅临指导,三个市级少先队课题组成员代表参加了本次论证会。徐汇区少先队教研员吕春芳主持课题论证会。

1.jpg

上海市徐汇区田林第三小学党支部书记、少工委主任、校长张晓群代表课题组,汇报了市级少先队一般课题《以项目化学习优化“争章”丰富队员幸福体验的研究——以“五星红旗章”为例》。该课题聚焦于通过项目化学习优化“红领巾奖章”中“五星红旗章”的实施,特别是在定章、争章、评章等关键环节中,积极引入项目化学习理念与方式,充分发挥队员的主体作用。通过合作讨论提出驱动性问题,并组织一系列富有创意且贴近队员实际生活的活动,使队员在自主发现、思考、探究与合作的过程中,获得真实且独特的幸福体验。

2.jpg

市少先队一般课题《新时代优化少先队红色研学活动实践路径研究》的负责人上海市爱菊小学党支部副书记叶莺进行开题汇报。本课题聚焦于新时代背景下少先队红色研学活动的现实意义,通过行动研究的方法,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结合少先队工作的现有基础和队员的实际需求,设计并开展符合新时代特点的少先队红色研学活动。课题将从研学内容、活动形式以及支持保障三个维度进行梳理和提炼,总结出具有概括性和可操作性的实践路径,从而优化新时代少先队红色研学活动的实施效果,形成研究报告并建立系列化的研学活动的案例。

3.jpg

上海市徐汇一中心小学大队辅导员严裔翔代表课题组汇报市少先队一般课题《“大思政”背景下少先队队实践活动的创新与实施研究》。本课题旨在解决当前小队活动中社会资源利用不足、家校社联动不充分的问题,探索如何将全国性文件中提出的“善用社会大课堂”理念与少先队小队实践活动深度融合,以提升小队实践活动的成效。课题将深入研究《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和《上海市大思政课建设整体试验区实施方案》,并结合相关少先队文件,寻找其与少先队小队实践活动的契合点。通过实施小队实践活动,课题将探索如何在校家社协同联动方面取得突破。同时,课题还将优化少先队小队实践活动,以增强活动和教育效果,最终汇总成案例集。

4.jpg

与会专家立足发展高位,充分肯定了课题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的同时,从不同角度对课题研究目标的高度广度、研究过程的科学性、研究成果的实效性等进行了论证和点评。

高阳老师指出《以项目化学习优化“争章”丰富队员幸福体验的研究——以“五星红旗章”为例》课题对于当前红领巾争章活动普遍存在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导致形式化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建议进一步聚焦核心问题,针对有效运用项目化学习理论、方式优化红领巾奖章活动,提出具体的实践路径。通过前后测对比,从队员的参与度、兴趣、活动完成质量以及情感表现等方面验证活动的成效,从而判断提升队员幸福感的目标达成度。

马国勋老师指出《新时代优化少先队红色研学活动实践路径研究》课题思路十分清晰,制定的方案具体且具有可操作性。他指出组织意识是红色教育中少先队团队精神的核心,体现了少先队组织特有的目标导向。对于如何更精确地组织活动、设定目标,以及更准确地把握新时代少先队活动的理解和概念界定,还需要进一步的细致考量。建议把握好“守正”“创新”“融合”进行优化少先队红色研学实践路径。

吴石安老师指出《“大思政”背景下少先队小队实践活动的创新与实施研究》课题选题紧扣教育部大思政课建设要求,并与上海市的校家社协同联动政策方向对接。聚焦于善用社会大课堂,并提出了深度融合路径和协同机制探索的突破点。课题的问题意识突出,逻辑清晰,明确界定了实践活动的核心概念,并充分应用了政策原文件。建议课题的研究范围应更加聚焦,突破点包括善用社会大课堂和家校社协同。

徐汇少先队将以开题研究为抓手,深化少先队科研工作,科研赋能、创新实干,为促进新时代少先队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图文:田林三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