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5日徐汇区“十四五”德育骨干队伍“山岭计划”全体学员、区麒麟计划的班主任、少先队、心理学科、家庭教育中心组成员、区德育名师工作室学员、区优秀班主任高研班学员,以及区教院德育室全体德研员在腾讯会议云端相聚进行暑期培训,跟着上海师范大学教授沈嘉祺博士学习《道德情感的理论与实践》。
沈教授从“相对于道德认知,人们为什么较少关注道德情感”的问题切入,介绍研究情感的困境,再从古人、哲人对情感的认识,从理性和非理性等不同视角对情感的认识,引出中西方大家对理性和道德的观点。然后由浅入深引出教育意义的实现是人性的“是”与“应该”的统一。概述了道德情感的发展并介绍了道德情感的重要性,强调必须要在坚持教育本原基础上,尊重人性去引导人、教育人。
随后沈教授介绍了影响道德发展的基础性情感。道德情感是实然存在的,是作为人的重要的、基本的需要,适度满足产生积极影响,缺少或过度反而造成消极影响。又从“这类基础性情感有哪些”提问,引出在儿童的心理结构中发现了爱、畏惧感和爱与畏惧感混合的三种影响儿童道德生活的情绪或情感倾向。从电影片段诠释儿童安全感、归属感、自卑感和敬畏感四种情感,介绍了家庭、教师、同伴的情感影响了儿童的情感、行为发展,把握爱与敬畏的适度,特别是唤起自尊感会催人上进,也是儿童自我教育和主动对自己提出要求的重要情感。
培训活动由区教育学院德育室主任江振岚老师主持。沈教授讲座后,她从讲座内容维度、讲座内容理解后的育人实践维度、抽离讲座内容本身的教师们的学习和工作方法维度进行了总结,并向在线的教师们提出了要求。
本次培训学员们受益匪浅,认识到:情感的切入是育人最自然的方式,在教育过程中作为德育工作者要帮助、引导学生拥有幸福的童年,满足和肯定学生的基础性情感,重视早期情感的培育,维护学生的心灵敏感度,为学生的社会化奠定基础。
撰文:位育初级中学 徐欢
今天聆听了沈嘉祺教授《道德情感的理论与实践》的专题讲座,让我对“什么是道德情感”“道德情感的作用”“什么是道德的基础性情感?”“早期的情感经历对道德情感的生成的影响”等问题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对“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等一些名言有了科学、理性的理解了。通过这次学习,我会更加尊重人的基础性情感的需要,重视儿童早期情感培育,满足儿童的安全感、归属感、自尊感和敬畏感,从而维护个体的心灵敏感度。
德育管理专业组 钟北京
今天沈嘉祺教授给我们带来的专题讲座《道德情感的理论与实践》,为我们介绍了“何为道德情感”“道德情感的价值”“等问题,引导我们理性分析“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来治愈”,让我们学会尝试尊重人的基础性情感需要,从而让儿童有获得感、满足感和归属感,让儿童的心灵有驿站有港湾。
思政专业组 王瑞梅
沈教授首先探讨了人们为什么较少关注道德情感,涉及方法论困境和古代哲学对情感的论述,以及理性主义与非理性主义对情感的不同看法。其中休谟在《人性论》中谈及“是”与“应该”使我有更多的思考。的确人本身具有的欲望需求这些都是自然属性是实然性的,这个就是休谟认为的“是”,而这一部分是无法去改变,是需要去顺应人的本性。对于学生而言有他们自己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需要教师班主任去因循利导,而不是过分地片面去强调“应然”,违背学生的需求,违背人的发展规律,而是从教师主观认知和意志去苛求学生“应该”这样。因此道德情感基础性情感为扎根于人类本性,对道德情感发展具有驱动和保护作用的情感,它包括安全感、归属感、自尊感、敬畏感。沈教授还通过影片《热辣教师》的介绍,深入探讨了道德情感的重要性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电影中的教师正式充分使用了道德情感来使一个令其他教师校长都头疼的班级焕然一新,更重要的是重启了班级学生的人生,这是给予我们更多地思考和反思的。
班主任专业组 徐晶
聆听了沈嘉祺教授的讲座,我了解到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基础性情感分安全感、归属感、敬畏感和自尊感。沈教授通过影片诠释了这四种情感,也让我明白教育发生的效果是情感,老师对孩子的爱让孩子们有期望,感受到尊重,也由此产生了畏惧感,最终达到了育人的目标。
少先队专业组 张惠勤
正值高温酷暑,沈嘉祺教授关于《道德情感的理论与实践》专题讲座让我们山岭班成员的学习热情也达到了高峰。沈教授博古通今,深入浅出地为我们介绍了什么是道德情感教育、道德情感的作用,影响儿童道德发展的基础性情感等内容,启发我们一线教育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尊重人的基础性情感的需要,重视儿童早期情感培育,也要维护好个体的心灵敏感度。
心理专业组 郭永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