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汇德 > 心理健康教育 > 互助你我
心理辅导个案《小皇帝变了》
  一、学生基本情况:
  1、辅导对象:王某
  2、性别:男
  3、年龄:7岁
  4、年级:一年级
  5、辅导时间:2005年9月--2006年6月
  6、个案表现:王某在课堂上沉默少言,不会书写,成绩较差;行动迟缓,自我管理能力差,不能正常参加学校活动。
  二、问题行为表现:
  1、朗读识字能力尚可,但不会书写,不能主动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进入我校一年级后,数学成绩能保持合格,语文不合格现象经常发生。
  2、违反课堂纪律。课堂上有教师在时,王某也时有随意大声讲话、外出现象,有时低头熟睡,不能认真听讲。
  3、作业完成欠佳。课堂作业拖拖拉拉,需老师不断督促。家庭作业则不做或经常少做。
  4、教育无效,反应剧烈。教师对其多次教育,虽能虚心接受,却屡教不改,无心学习,我行我素。家长教育后,也是不以为然。
  5、行动迟缓,走楼梯需手扶扶梯,不会及时跟随教师动作学习早操、室内操。
  三、背景资料调查:
  1、家庭背景:
  (1)个人成长史:
  王某足月顺产,身体健康。为家中老二,上有一个读初中的姐姐。
  (2)家庭情况:
  父母都在本地打工,开有一家小型广告公司,父母个性较懦弱,对家中的唯一独子十分宠爱。
  2、学校背景:
  王某上的是私立幼儿园,经常睡懒觉,迟到早退是常事,没有养成正常的上学习惯;来小学后,对小学的正常作息时间不能遵守,上课时坐不住,自由散漫。
  四、分析与诊断:
  1、看表现找原因
  由于父母过分宠爱,王某从小在家中物质上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依赖思想严重;心理上由于家长的过度迁就,来到学校环境后有挫折感,为引起同学的注意和老师的重视,时常跟同学闹意见,不做家庭作业以得到老师的批评而引起老师的注意。
  在上述情况下,王某一方面有着迫切参与班级群体的意向,以从中找到归宿,获得承认与尊重。但其自身的表现常受班级群体的拒绝与排斥,使之无法实现,从而产生心理冲突并为之困扰。需要满足的缺乏与的心理冲突,使王某心理严重失衡。由此,带来了行为的偏差。如:捣乱班级纪律、家庭作业连续不做……同学与教师的不理解、训斥与希望受到重视的心理互为矛盾,导致对学校、班级生活的热心与冷漠的表现这样表里不一的局面出现。
  2、诊断
  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的差异,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引起王某用异常的表现衬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来得到同学与老师的关注。据目前的现状基本属于个性偏差造成的学校适应障碍。
  五、辅导的对策和干预措施:
  1、 家庭教育方面
  在学前班的两天学习里发现问题后,班主任及时进行家访。了解了王某的家庭教育情况和学前教育情况后,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换教育理念,家长也发现了自己重男轻女的教育观点,表示将改变过度溺爱的教育方式,争取让他逐步跟上班级学校的正常学习步调。
  2、 班级教育方面
    首先,对班级学生进行教育,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王某的特殊表现,不嘲笑,不歧视,热心耐心地帮助他一起调整心态,跟随大家共同进步;其次,安排一名能力较强的小干部做王某的同桌,在生活、学习上帮助他;再次,联系本班的各学科教师,针对王某的特殊情况,制订以鼓励为主的教育方式让他在心理上先消除对立思想,再逐步提高要求,帮助他适应学校生活。
  3、 家校共管,及时反馈
  每天放学,班主任都会与家长联系,将王某每天的学习情况、进步与不足及时反馈给家长;对出现的问题想对策解决。
  六、心育结果与分析:
  经过近一学年的心理教育与辅导,王某的表现概述如下:(1)他对自己以往的不良行为已有认识,并正努力改正坏习惯,上课基本能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再捣乱,能听老师讲课了,与同学能和睦相处,不再打架闹事了。(2)他愿意为班集体和同学做好事了,劳动中能带齐劳动用具,不怕脏不怕累,期末还被评为了“进步之星”。(3)学习方面也主动多了,上课时也能举手发言,书写比过去自觉,成绩有了很大进步。(4)父母也反映他开朗多了。
  王某的表现说明由于他的个性偏差造成的学校适应障碍问题已经得到改善,情绪控制和行为约束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自尊心和进取心也有所增强;并能注意摆正自己与集体、同学、师长的关系,反叛心理也已经基本克服。总之,王某已经向良好的社会适应方向迈进了一大步,他的自我意识得到了明显的发展,各方面的表现都有了显著的进步。
  七、辅导小结和启示:
  本个案总的来说辅导干预的效果是明显的。这主要还得感谢王某的家人和其他老师的协助支持。本个案的研究结果也引起了我们深深的思考: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重大。良好的教育氛围有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重男轻女、亲情溺爱的家庭,容易导致孩子出现个性偏差的现象。对这些孩子,我们更应考虑孩子满足需要的欠缺。应做好适当的"填补"作用,对孩子的爱要如"春风",做到"润物细无声"。
  学校教师和同伴群体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影响巨大。特别是对学习和行为表现不良的同学,不给他们机会,不肯定他们,排斥、孤立他们是极为有害的。我们应该特别注意寻找这些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加以正面引导,使每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 张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