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科研 > 科技教育研究所
理科学科中发现学习、探究学习、研究性学习的比较分析(二)

二、基本过程

发现学习:形成问题→建立假说→验证假说→上升为概念和原理;

探究学习(在科学探究中):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交流;

研究性学习:研究准备→研究实施→形成成果→评价总结。

从过程而言,发现学习类似于科学探究学习的前半阶段,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探究学习包含了发现学习。此外,探究学习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它不一定是个完整的研究过程,它可以着重凸现某一环节,根据目的不同,可分为发现型探究(即发现事物的特点、性质和规律等方面的探究活动)、应用型探究(即为解决各类应用性问题而进行的探究活动)、表达型探究(即表达抽象的观念或描述复杂的事物而创造形式化表达方式的探究活动)、训练型探究(即为培养某种技能而进行的探究活动),从这层意义上讲,探究学习包括了发现学习。

研究性学习则是模拟完整的科学研究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具有更完整的过程和更深广的内涵。它具有探究学习的过程,但比探究学习显得更完整,更科学,可以说,研究性学习是探究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

三、学习内容

发现学习对于学习有关规律、法则、方法比较有效,而对于实验器材、学术用语,及以情感为基础的内容的学习很不适宜。因此较适用于理科学科。

探究学习侧重于经验性、实践性强的自然科学知识。例如,探究影响鼠妇分布的环境因素,环剥植物树干韧皮部的成活探究,这些探究问题的情境都是设置成自然事物或生活现象的。

研究性学习学习的内容来源相当广泛,因此可以将情境设置在学科知识中,也可以设置在生活实践中,只要产生有价值的问题,就能够进行研究。一般而言,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都是比较复杂的综合性问题。例如,研究生长素类似物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这类问题并不是一两个小实验能够解决的。

四、学习动机

相对于研究性学习而言,发现学习与探究学习的认知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这种认知兴趣,能够直接、有效的激发、培养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五、学习时间

研究性学习需要经历一个细致完整的科学研究过程,因此有可能耗时较长;而发现学习只相当于经历其中一个环节,理论上讲应耗时较短,但是由于其要亲自发现的学习模式,而忽视了团体互动,因此有时难以形成良好的岔道思维,则反而耗时耗力;探究学习则可长可短,灵活性大,耗时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