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科研 > 科技教育研究所
科学教育中的科学家形象塑造(一)

形象常指文艺作品中塑造出来的人物和生活图景。《辞海》中将形象定义为“根据现实生活各种现象加以选择、综合所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审美意义的具体生动的图画。”由此,我们可以把科学家形象理解为科学家外表的陈述、工作及与科学家相关的科学本质观的描绘。具体地说,科学家形象一般又包括科学家的外在形象、科学家的成长经历和科学家的人格特质三个方面。在科学教育实施过程中,我们有形与无形之中都在给学生塑造着科学家的形象。那么科学家形象塑造在当前科学教育中的意义何在,我们在科学教育中应该如何塑造科学家形象呢?

一、科学家形象塑造在科学教育中的重要意义

1.科学家形象塑造关系到学生现时的科学态度学习

科学态度是指个体对自然界及其科学世界所持有的基本态度。科学态度包含三种成分:个体对自然界及其科学世界的认知成分(如知觉、理解、信念、评价);个体对自然界及其科学世界的情感成分(如喜欢、热爱、厌恶等等);个体在科学学习、科学实验以及对待日常生活事件的一种内在反应倾向[1]

就态度的学习而言,人的榜样作用是态度学习最有效的途径。在对态度的形成和改变的研究中,心理学家发现其中最为可靠的情景是对人的榜样的模仿这一现象。“有效的态度学习,人实际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设想,此时学生得到的是有关对榜样人物的‘了解’或‘形象’。由于榜样人物是一个受人钦佩的人物,因此在这个形象中的情感成分完全是一种正面的情感。随后学生模仿与榜样人物相同或类似的个人行为选择,结果他们可能也获得了强化。”[2]这种获得的态度并不限于榜样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特定行为,还可能会扩展到其他的行为或情景。科学家是科学精神的集中体现者,是中学生崇拜的对象。在学生科学态度学习中,最大的榜样人物就是科学家。因此,可以说学生心目中的科学家形象是影响学生科学态度学习的重要外部条件,塑造真实合理的科学家形象是促进学生科学态度学习的有效途径。

对学生科学态度的培养是当前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改革目标的新要求,如何促进学生的科学态度学习,成为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科学家形象是影响学生科学态度学习的重要外部条件,因此,反思作为学生榜样人物的科学家形象,塑造合理的科学家形象,以此来促进学生科学态度的学习,对当前的基础教育科学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2.科学家形象塑造关系到学生今后的职业选择

科学教育的目标不但要提升我国公民的科学素养,同时还有一个重要的目标就是培育我国科学技术事业的接班人。学生具有从事科学研究的意愿,特别是想将科学研究作为自己的职业生存方式,不但取决于对科学的兴趣,同时也取决于他们对科学家方方面面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对科学家职业的认同。换句话说,科学家形象对学生今后是否选择从事与科学相关职业的决策过程起到重要影响,塑造合理的真实的科学家形象对于吸引更多的青年学生从事科学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研究表明:许多一年级、三年级、五年级和八年级的学生认为科学家很聪明,有创造力,并且善于创造;而科学家的工作则是整天呆在实验室,日夜在实验室中工作[3]。许多学生(特别是女生)对从事科学事业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逐渐变小的。该研究还进一步表明:学生对科学和科学家的这种刻板印象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从事科学的职业意愿。而且,父母、老师和同辈群体对科学和科学家的看法也影响学生从事与科学相关职业的选择,特别是对于女孩来说表现得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