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教学 > 中学教研活动记录 > 初中物理
匀速直线运动_初中物理研究课(理大附中蒋蓓蕾)

 

        12月23日初中物理长桥片教师在理大附中进行了一次教学研究活动,由理大附中蒋蓓蕾执教,课题为匀速直线运动(图像),以下是活动记录。教案及活动卡在附录中。

活动过程:

一、             蒋蓓蕾老师上课:《匀速直线运动图像》

    教案见附页

二、             蒋蓓蕾老师简单介绍教学设计

1、  我校新建了DIS数字实验室,希望通过学生探究得出匀速直线运动的图像。

2、  本节课的重点是物理方法,即图像法,用描点法作图。

3、  用描点法作图时,本来想通过一个具体的实验,测量后再作图,但由于时间关系,所以没让学生做。

4、  考虑到学生对DIS数字实验设备不熟悉,所以在利用它进行图像探究之前,先设计了一个步骤让学生熟悉并练习使用DIS实验设备。

三、             听课老师评课、讨论实验教学

1.       王一青

        学生很认真、很有兴趣,反应很热烈,教学效果很好。

教学设计得很好。

新教材在序言中就对传感器做了介绍,但是学生没有感性认识。这里你做了弥补。

课导入用了《龟兔赛跑》的经典故事的动画引入,能激发学生兴趣。

2.       施静芬

学生有兴趣,很认真,能很好的合作。对实验现象非常关注。

老师对s-t图像教学要求较高,较完整。

3.       季雪虹:

       教学设计流畅,有坡度。从描点、做图像到斜率,再到DIS得出图像的意义。

       例题有代表性,也有巩固练习。

       3个用DIS设备研究的课题很好,有静止,也有快慢不同的比较等,这些问题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4.       徐国琴:

达到了考试的要求。

DIS设备在大学里用过,现在也已经忘了。今天又重新回忆起来。

在用DIS设备展现s-t图像时,把电脑画的图像做了放大,再现出电脑画图也是用的描点法,非常好。

匀速直线运动在现实生活中很少见,这里渗透了理想模型法。

动画的导入较长,但是老师在上课前先开始放,时间利用很好。

5.       陈兰芳

     动画学生兴趣很浓。

让学生对学生的所做的图像进行打分,学生很有兴趣。

学生对DIS设备也很有兴趣。

6.       庄成方

     整个课从感性到理性有一个不断提高。首先由生活引入,然后学生进行实验探索,再是老师指导DIS设备使用,最后是学生实验研究。在理性上也是多次进行了反复。

老师不断纠正学生的错误,从作图的要素,到怎么画,到纠正,再学生帮学生纠正,使学生的作图逐步规范。

整节课很好的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原本对学生的电脑操作有些担心,现在效果较好。

7.       戴蔚勤:

这节课很好地渗透了STS教育。DIS设备的使用让学生直接体会到物理知识的应用价值。这一科技产品是物理知识的一个直接应用。它比人工作图更快更直观。是STS教育的一个很好的载体。

这节课的实验探究部分,老师设计了3个小实验,给学生自主选择,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其实这与平时的教学设计的期望达到的结果是一样的,最终大部分小组都完成了所有的任务。但是由于老师不是让学生按部就班的、一个一个的实验做下来,而是让学生自己挑选想探究的内容。学生的发挥空间大了好多。同时老师又给足了实验时间。所以,同样都完成了任务,但是学生的兴趣度,完成质量就有所不同。

老师对于图像中描点法的教学很到位。讲解很仔细,尤其是描点以后如何拟合,是每个“×”尽可能的均匀分布在光滑曲线的两侧,非常清楚,节奏适当。

 

匀速直线运动(图像)教学反思

华理大附中  蒋蓓蕾

图像法是物理学中研究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图像法可以探究两个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更直观的解决某些实际问题,但初中老师很少将图像法单独取出来作为一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教学,这主要是因为这个课题方法性太强,趣味性不够,不符合初中学生认知特点。

我选择这个课题是因为本校是完中,拥有DIS实验装置,这就使得利用实验装置研究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成为可能。用计算机拟合作图代替人工作图这一过程不仅可以体现STS的思想,而且学生经历实验获得图像的过程更直观,能加深学生对路程—时间图像物理意义的理解。但如何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掌握知识还需要精心设计。

1、  匀速直线运动是一个理想模型,很难找到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而现有的一些教学器材也仅仅能使物体做近似匀速直线运动,假如精确测量反而会误导学生。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我选取了《龟兔赛跑》的故事,假设运动的兔子和乌龟做匀速直线运动引入课题。在学生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后,将实际物体的路程—时间图像与之比较,提出实际物体的运动不可能是匀速直线运动,只能选择其中一段时间或路程进行研究。

2、  描点法作出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路程—时间图像是本节课的重点。如果从活动卡上纸带处理开始,由于测量需要时间,而且活动卡上的表格设计用的是路程s/10-2米,有部分学生会出现测量及填写错误,这就会出现时间耽搁。我指导学生作图安排三个层次:A、作图前用ppt讲解,让学生明确作图步骤;B、直接给出实验数据,学生按步骤在方格纸上作图,自己实践、练习;C、根据学生在作图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评、指正,这样就将教学时间控制在十分钟内。最后在对DIS实验图像解读时,特地将图像放大,让学生理解电脑拟合作图也是通过描点获得的,只不过是机器代替了人工。通过这样反复的训练,使学生学会作图,加深对图象意义的理解。既扎实“双基”,又提高能力。同时也培养学生严格的科学态度。

3、  操作DIS实验装置研究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是本节课的难点及亮点。学生第一次接触DIS实验装置,为了降低操作难度,我先简单介绍了研究匀速直线运动的DIS实验装置的组成及原理,然后与同学配合做了一个演示实验,明确实验步骤及图像处理原则。学生实验分两块进行,首先是教师指导学生按照标准操作步骤获得匀速直线运动的路程-时间图像,学会观察图像,然后才是对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分组对感兴趣的问题研究,最终得出结论。通过教师演示——学生初步体验——学生进一步研究这几个步骤,学生不仅会熟练操作DIS装置,而且能提高对物理图像的分析能力,在知识点的纵深上有所收获。

4、  在获得匀速直线运动路程——时间图像后,立即与正比例函数图像做类比,使学生理解匀速直线运动路程与时间成正比,并学会从图像上求出路程、时间、速度。在讲授路程-时间图象及物理意义后及时安排学生做练习,将龟兔赛跑的路程—时间图像作为拓展练习介绍给学生,学生刚学习过的知识在新情境中及时得到应用。有利学生对概念的进一步理解和巩固。同时通过学生的练习、回答。及时反馈信息,揭示学习中出现的误差,及时帮助、矫正。能确保“双基”,培养能力,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