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与社会》是以学生社会生活为基础,以品德教育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性基础课,是小学德育的主导渠道,也是实施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的重要课程,对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良好的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富有民族精神及社会责任感的合格公民起着奠基作用。
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教育部关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要以“育德树人”为核心,切实贯彻落实《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和《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将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和“二期课改”融合为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切实提高《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实效,现依据《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特提出以下几点改进意见:
一、合理制定并落实教学目标
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依据课程标准和“两纲”要求,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确定各单元和各课的教学目标,要求适度、明确、具体。要全面准确把握教学目标,注重知识、方法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有机整合。可根据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所侧重,特别要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重视学生方法和能力的获得,防止把《品德与社会》课变成单纯的知识传授课。
教学目标的表述要以学生为主体,体现针对性和层次性。基础性目标要求全体学生必须掌握和达成。在此基础上,应根据学生的差异设置发展性目标,使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教学目标的落实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课前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准备,课堂后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都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系统设计和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则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主阵地,教师应充分关注教学过程中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二、有效处理和拓展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结合本课程涉及的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生活与劳动等相关知识,注意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的启蒙教育和珍惜生命、热爱生命、提升生命质量的启蒙教育。教学内容的组织应遵循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原则,加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时代性。
要准确把握教材内容与“两纲”的结合点。教师要在认真钻研教材和“两纲”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科学地处理和运用教材,做到既要依据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要注重开发和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教师要善于发掘和运用身边的、鲜活的、与学生密切相关的生活问题与社会问题等素材,拓展教学内容,特别是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要充实生动典型的实例,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要合理组织教学内容,容量恰当。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也应灵活多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易为学生接受。
要注意教学内容的生成性。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学习中通过质疑、探究所生成的问题,从中及时吸取与教学目标相符合、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内容,作为预社性教学内容的有机补充。
三、精心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
要坚持认知、体验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融知、情、意、行于一体,精心设计和优化教学过程。教学设计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论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教学互动。教学过程中各教学环节及课堂提问的设计、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都应有明确的目的性,要符合小学生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规律,讲求教学的实效。
要落实本课程的课程理念,进一步改进教师的教学行为。遵循榜样诱导、情景感染、活动体验的规律,把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与接受性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注重生成性教学。引导学生在有效的教学活动中体验、感悟、探究,促进知与行的统一。
要依据课程特点和学生身心特征,结合教学内容,采用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开展教学。积极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用眼看、用耳听、用脑想、用嘴说、用手做、用体行,多感官地参与,让他们在生活模拟、情境体验、角色扮演、游戏娱乐、讨论交流、质疑辨析、实验演示、操作实践、成果展示等教学活动中得到启迪和发展。
要充分发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教师须掌握必要的学科专业知识,体现良好的教学素养。尊重学生,面向全体,教学民主,善于倾听和激励,体现师生互动,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注重学法指导,适时启发点拨,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正、归纳和提升,使学生在原有水平上有新的提高。
要注重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根据学校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正确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要指导学生合理运用现代媒体等手段,学会收集、处理信息。
要注意拓展教学渠道。《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必须与其他相关学科的教学、班主任工作、少先队活动和课外教育活动有机结合,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有机结合。必要时应走出课堂,到实地进行教学,还可请校内外有关人士参与教学,以形成教育合力,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四、积极改革和实施教学评价
本课程的评价,要以课程目标为依据,紧密结合“两纲”教育要求,坚持知识、方法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有机结合。
要突出评价的激励性。实施《品德与社会》评价目的是激励学生不断进步,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与社会性发展,使他们感受到成长的快乐。因此要注重评价的激励、教育功能,强调重过程的发展性评价,实施知、情、行统一的综合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的闪光点,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及时加以鼓励,不断引导他们进步。
要关注评价的过程性。要注意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学活动之中,着眼于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在原有水平上的进步。不强调作终结性评价,更要重视符合学生实际并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形成性评价。教师在每堂课后应该及时了解教学效果,认真进行反思,不断改进教学。
要提倡多元的教学评价。评价的标准是多维的,包括知识,方法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评价的主体是多元的,要把教师评价、学生自评与互评、家长评价与社会评价结合起来;评价的手段也应多样化,如书面考查、观察记录、活动记录、调查报告、竞赛评比、成果展示以及设立成长档案等。
要注意丰富评价渠道。对于学生社会性发展与品德发展的综合评价,可与班主任的品德评语、少先队的雏鹰争章及学校其他相关评价机制结合进行。
五、强化管理和落实保障措施
《品德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基础课程,是小学德育的主阵地。学校领导、教师应进一步确立课程的重要地位。学校领导要有专人负责该课程,并精心选择师德好,具有扎实人文科学知识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任课教师。中高年级应根据实际情况,配备足够的专职教师。要注重课程的过程性管理,严格执行教学计划,切实保证专课专用,加强对备课、上课等常态教学的日常检查。更要高度重视教研组的建设,定期开展教研活动,加强课程教学与民族精神教育、生命教育有机整合的研究,提升校本教研的质量。
建立市、区(县)、校三级教研网络,组织开展各类教研、培训活动。加强对本学科的教学研究和教学质量的指导与监控。各区(县)可建立相应的学科中心组,教研员要努力发挥课程教学中的引领、指导和服务作用,通过教学观摩,专题研究、教学评优等形式加强对骨干教师、青年教师的培养,促进课程建设的内涵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