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高初中物理复习教学效率,区教学指导团与教师进修学院中学部09年3月25日在汾阳中学举行了一次专题教研活动,戴蔚勤老师和沈晓文老师分别开了《机械能和功》单元复习课、《控制变量法的应用》专题复习课。本区长桥片、南片、田林片初中物理教师、金山区个别老师参加了本次活动。一下使本次活动的简要记录。
一、 开课老师谈教学设想
1、 戴蔚勤发言
首先,说一下这节课的成功之处。
一、利用作图这样一个有力的工具,突破了教学难点。
功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一个较抽象的概念。对于做功问题,尤其是当力与距离垂直时,力不做功,学生一项很容易搞错。这节课希望通过用作图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这一困难。其实,作为老师是会用作图来分析的。老师即使不画图,心中还是有一张图。但是学生不会,他们没有一个这样的思维过程,没有这种方法,这样就造成了解题的困难。所以老师要教给他们这种方法,一旦他们做了图,问题往往也就解决了。
二、复习课中,老师要将教材中前后知识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的网络。
关于功和能,以前老教材分两部分。先讲功,讲功时能量还没有学。后讲能的知识。在讲能的时候会提到功,但是中考中对于能量的知识要求不高,所以也只是简单讲讲。
新教材中放在同一章里。考纲中也在同一单元里。怎么把它们联系起来,使学生觉得各个知识不是孤立的而是有联系的从而形成一个互相联系的网络,这时本节课要达到的一个目的。作为老师有责任让学生了解前后知识是有联系的,不是割裂的,而是有内在联系的,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尽管功和能的关系初中没有这么高的要求,但是在初三总复习课中,学生的知识已有一定的基础,对于基础好的同学可以提一下,点到为止。
其次,说说这节课的不足之处。
一、 复习课要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使知识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但是,在本节课中由于时间关系,在建构学生的知识网络时,没有做到位。其实知识网络应该由学生自己建构,通过师生的课堂复习帮助学生逐步完善。这样的知识网络才是学生自己的,才能真正让学生的“书变薄”。
二、 课堂反馈是课堂教学一个重要的环节。
本节课中,由于时间关系,课堂反馈练习没有来得及用,放在了课后。课堂上要留出时间让学生练习,这对初中学生是很必要的,尤其是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非常必要。每节课的4、5道题,当堂练当堂消化。
通过这次开课,我对如何来上复习课有了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尽管开课时有些地方还不成功,但是我相信,通过这次开课,通过今后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摸索,我的复习课会越上越好。
2、 沈晓文发言
控制变量法是物理教学中是一个非常重要且普遍运用到的方法。在新教材的序言中就用《摆的故事和启示》单独介绍了这一方法,可见其重要性。对于进入初三复习阶段的学生,他们很熟悉这个方法,但是往往在遇到具体的题目时,很容易就会犯糊涂,不知从何下手。因此我想在第一轮的复习阶段围绕方法,通过浅显的现象认识控制变量法的本质,并以讲讲练练的形式,从(1)探究实验(2)实验数据表格分析归纳(3)看图归纳(4)图像等四类问题,学会使用控制变量法解题。
因为控制变量法也同样在生活中经常运用,我就用金鱼受惊这样一个常见的现象引出方法,即让他们知道在有几个因素同时影响而无法得出结论时,这时就需要运用控制变量法,并了解到如何对这一方法进行运用。
然而在试讲中发现,这个实验虽然简单,但是要成功做出来也不容易,因为下课时声音嘈杂,对金鱼的干扰很大,当它习惯这种环境后,尽管我是上课后的两分钟时在鱼缸边拍手,它也没有一点反应。因为实验不成功,学生对控制变量法就缺乏体会,也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番尝试后,我在鱼缸中多放了几条野生的小鱼,它们对环境变化很敏感,受惊后直接带动金鱼游动,从而使实验现象明显,再由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表格形式是大家最熟知的运用控制变量法的题型,这两年新的考法就是对表格的设计,于是我很自然的想到了把它放在这节课中。让学生设计“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实验表格。试讲后,教研员赵老师给我分析说这题虽然有运用控制变量法来设计实验,但是若把题目照搬,它更突出的是实验的设计方法,而不是控制变量法的运用。若是放在这节课中,就有点偏离课题了。在经过万老师的指导后,保留了实验表格,让学生比较已经设计好实验项目的表格,通过不同的表格形式让学生从中体会控制变量法在其中的运用。
对于看图归纳题,在我第一次的教案设计中没有涉及,因为在我印象中,这类题目虽然用到控制变量法,但要讲清如何运用这一方法很难,因为它还涉及其他方法的综合运用。若放入这节课中,怕花了很多时间,但学生又难于接受。但看图能力又是学生的弱点,在仔细找题之后,以“研究液体内部压强规律”为载体,以不同的实验器材进行研究,借助于电子教鞭在图上圈画,帮助学生找到图像中所体现的物理量,从而正确得出结论。
这次活动中我和戴老师都有开课的任务,虽然没有经历参与对方的教案设计,但因为要拿对方班级试讲,所以相互之间提出听课后的一些想法,通过比较几次听课前后的不同设计,也好比自己多上了一堂课。
通过对前后几次试讲的对比,让我体会到尽管这节复习课大部分时间是在讲题和做题,但是,题目其实只是让学生学会控制变量法运用的载体,如何在课上教会学生看到题目之后,马上就能找出它的特征,运用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才是做到真正的有效教学。
二、 老师评课
唐莲芳:
戴老师的课:
1、 不同的知识能相互联系起来。
2、 教学很直观:如“比10座教学楼叠起来还要高”;用到皮球演示;纸风车实验;黑板擦。
3、 教学实在,考虑到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提醒学生作图、建模。
4、 教学由浅入深,环环相扣。
沈老师的课:
1、 选题经典,如:“密度能不能出现”一题;两张表并成一张表。并不是采用题海战术,而是几道题恰到好处。
季雪虹:
两位老师的功底深,讲解准确到位,语言精练,方法指导层层深入。
老师选题层层递进,冰块一题到足球一题,选在一起,问法不同,选题精心,有利于减负;表格一题分与和也一样。
戴老师的课:功的内容用作图的方法,符合学生的情况,方法指导到位。
沈老师的课:题目进行了归类,通过不同的题型揭示出控制变量法。总结很好,是一个提升。
陈敏:
戴老师的课:
1、 重网络形成,由学生回答形成网络。
2、 重知识的相互联系,有助于学生掌握。
3、 教学形式丰富:有实验、有作图,学生乐于投入。
4、 重点难点得到突破,用了作图的方法。活动卡上的作图,新课中也可以用,包括在教受力分析时、电学时。有助于学生习惯的培养。
沈老师的课:
1、 选的点很好:方法应用。科学方法和思想,包括其他方法,老师也要强调。
贾丽浈:
1、 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教方法不是教题。不但是解题能力,也是综合能力的提高。
2、 复习课要有新意:戴老师的作图,沈老师的引入。
3、 解决了本校学生的问题。
4、 知识复习注意融会贯通。
5、 建议:控制变量题分类可再斟酌。
徐国琴:
戴老师的课的几个细节:作图少到多强调;网络中重点放大了;定滑轮的题目做了改进;足球一题用皮球进行演示。沈老师的课:金鱼实验精心改进,用小毛毛鱼加大金鱼;中考题做了精选;PPT的圈划用红笔;板书更具体、立体;表格处理更好。
孙燕:
戴老师的课
1、 能和功的知识和在一起,焕然一新。
2、 但听懂的少,不会的多。
沈老师的课:
1、 引入有吸引力、很形象。
2、 选题精。
卜老师:
1、 重视概念的形成过程和方法
2、 教学目标写得好、规范。
3、 知识网络是重点,太快,要理,要让学生理,要花时间。
三、 教学指导团专家评课
课堂上要留出时间让学生练习,对初中学生是必要的,对学习基础相对弱一点的学生来说更加必要。前两次我们听的唐连芳老师上的教学研究课,经验之一就是5分钟课末练习,很适合紫阳中学学生。今天,汾阳两位老师的课上也都准备了课堂练习,由于时间关系,没有完成。希望大家重视。
赵谊伶:
汾阳中学两位老师开了两节初三专题复习的研究课,《控制变量法》专题复习与《机械能和功》单元复习。
《控制变量法》专题复习课以控制变量法为主线,将不同类型的试题从控制变量法应用的角度进行复习,让学生从具体的、不同类型的角度体会、理解控制变量法在研究物理问题、得出物理规律中的应用。控制变量法是初中物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科学方法,也是中考中常考的内容,通过具体的例题让学生复习、掌握这一科学方法很有必要。
《机械能和功》单元复习注意通过具体的问题,强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并要求学生将具体的分析问题的过程用简单的示意图、文字、符号等在纸上呈现出来,这样学生的思维过程也通过简图表现出来,既便于学生找出自己分析问题中的漏洞,也便于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