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科研 > 课题研究 > 课题介绍
实施课程统整 提升教研能力

实施课程统整    提升教研能力

     2003年,我校确立了“为每一个学生终身发展奠基”的学校新的教育理念和“立德、善学、强身、怡心”的培养目标,并且开始了区重点课题《教学潜能校本开发研究》的全面实施。我作为学校数学教研组长带领全体数学老师积极参与学校的课题研究,研制《数学学科统整指南》。正是从这时起才使我这个做了十年教研组长的人,真正体会到一个教研组长究竟应该在教研组的活动中起到什么作用,也正是在带领数学组尝试课程统整的过程中磨炼了我作为一个教研组长的能力。
    一、 引领同伴参与研制《数学统整指南》
    记得当时决定报名参加校的课题研究,只是觉得自己是学校的教研组长有责任积极参与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初次接触“统整”这一词时,不仅我们数学组的老师摸不着门道,觉得无从下手,连我自己也非常地茫然,不知如何去完成这项任务,更不知如何带领教研组去进行课题研究。但近十年的组长经验告诉我要带领大家一起做的事就是要先自己搞清楚、自己先做。
    于是,凭借以往的教学经验,经过几天苦思冥想之后,我想到既然课题所要求是课程统整,那我们是否可以从知识内容的整合与拓展入手呢?例如,低年级教学“讲讲算算”时,是否可以将应用题的一些常用的数量关系也一起放进去;又比如:列方程解应用题一般步骤能否在三年级的求未知数的教学中先行渗透呢?四年级教学解方程及列方程解应用题中,可否将相同等量关系的应用题整合在一个系列中进行教学,如四年级(下)例1、例3是同一个主要等量关系,教学完例1后,第二节课直接出示例3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找关键句子的方法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甚至于我们还可以将五(上)的例题中带有两个未知数形如“ax+bx=c”的应用题也拿过来作为知识的拓展。其实,我想,这些都是我们有经验的老师一直在做的,只是没有进行很好的积累和反思。
    当我把这一想法告诉严校长,她先肯定了我的思路,接着又建议我从知识体系上入手,给我们推荐了浙江版的《现代小学数学》,拓宽了我的思路,也为我们第一次制订《数学统整指南》确定了大方向。在我自己对制订《数学统整指南》有了基本的思路后,我组织了一次专题的教研组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先给大家介绍了我对制订《数学统整指南》的一些想法,并结合自己的教学举了一些例子,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大家进一步讨论后,一致认为在制订《统整指南》时,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既可以现有教材进行筛选整合,作结构性调整,也可以考虑借鉴或采用其它版本教材的内容。
    于是,一同学习讨论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及培养目标,学习了课题实施的要求,确定了我们统整的核心思想是使我们的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的潜能得到开发,最终让我们的学生能学会学习,即培养目标中的“善学”。教研组组织学习了《新课标》和教育教学科研的成果、《小学数学教育法》、《教学的策略》等等有关理论,聆听了校领导安排的教科研专家的多次讲座。
    统一了认识后,我便带着全组的老师一起投入了《数学统整指南》初稿的制订。我们根据教师的不同特点进行分工,有的老师负责收集资料,有的老师负责选教材,还有的老师负责裁剪和编排等等。再综合起来先对教学目标进行调整与补充,后选择最科学合理的统整内容,拟定《数学统整指南》。现在我们完成的《统整指南》主要是以下几部分组成:说明、教学进度与统整进度、原有教学目标、调整教学目标(即在原有目标上适当进行的调整目标)、补充教学目标(即原来没有而是补充的目标)、统整提示(包括补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活动)及备注说明七个部分组成。
    二、 实施校本统整课程。
    1、在实施中不断完善《统整指南》
    经过上述工作,我们形成了全校《数学学科统整指南》。在学校领导和专家的引领我们全组老师开始了统整课程的实施,并且在实施中边实施边研究,积累经验,反思修改,不断完善统整指南。并把这项工作作为我们教研组的中心工作,它使我们的教研活动有了新的活力。在教研组内开统整课,开展研讨。课后,大家说说本单元应掌握的目标,说说统整后的感受。说说教学安排是否妥当,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得当,教学手段的使用,教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是否符合了统整后的要求。如:针对一、二年级新教材的统整,增加了《每日一练》,每天增加4~5题的练习(包括基础题和拓展题两块)。统整的理由是一、二年级的教材安排知识点多,但是练习与巩固的时间较少,这样可以真正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我们发现学生的基础知识确实挺扎实,在校监控里基础知识部分的正确率达到99.5%以上,而拓展部分得分率也明显在提高。
    二年级统整的重点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能运用已掌握的旧知识去解决新问题。经过一年的培养,学生的能力明显改观,学习的积极性也有提高。比如在二年级下半学期应用题的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己对应用题进行分析,直接让他们理解并掌握应用题中基本数量关系,用基本数量关系去解题,这样学生思路就清晰,这对他们今后复合应用题的学习也打下基础,而且有大部分的学生以能独立解答简单的两步复合应用题,达到三年级的水平。现在学生能有自己的一套解题方法,会用一些基本的思考方法如:举例法、验证法、排除法等等去解决各种问题,思维也比较活跃。
    又如,我们在实施统整课程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也在一系列的教学活动中展开。如倾听、提问、知识的转化、归纳论证、简单的推理等。我们的教师正在尝试怎样将它们形成一个系列,逐年级进行培养,这也是最为棘手的问题。
    2、 排解同伴的困难。
    虽说通过一次次的教研活动大家对《统整指南》的制订已有了初步的认识,但在制订的过程中大家还是遇到了不少的困难,有些老师制订的《统整指南》内容单一,甚至无法操作。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便把我在制订中的心得体会介绍给大家,一起研究探讨,把自己制订的《统整指南》发到组内老师的信箱和大家一起分享,对于其它年级在制订《指南》中出现的问题,我主动关心,提出建议和意见,帮助他们不断完善。同时我还将了解到的语文教研组在制订《指南》中一些做法,与组内老师一起分析讨论,取长补短。在我的带领下,我们数学组的老师渐渐地学会了“统整”,学会了研究,在区教科室科研员和校长的指导下,规范了《统整指南》的格式,并从最初单纯的知识统整起步,逐步开始了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学习习惯培养和学习方法指导的实践,收到了一定的成效,大家的信心有了,组内的研究氛围也慢慢形成了。
    2005年6月,在我们准备开始修订新一学期的《统整指南》时,严校长作为深入数学教研组的行政领导,又给我们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在前一阶段学生学习习惯、学习方法指导的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将数学思想方法也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当然在严校长刚提出这一要求时,我们都不能理解,更不能接受,因为大家觉得从来没有这样教的,徐汇区也没有老师是这样教的,我们教不了,大家面有难色,认为还是尝试多教一些学习方法更保险。可能是严校长发现了:让我们这些不懂数学思想方法的老师去教学生数学思想方法肯定是不行的,于是就向我提供了她在一线教学时的《小学数学探究能力的培养的案例研究报告》。我认真研读后,受到了一些启发,尤其是对“猜测验证”这一数学思想方法有所领悟,并结合我所任教的年级设计了一堂“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的研讨课。听完课后,老师们对数学思想方法有了些直观的感受。接着我们在教研组活动中又一起学习了严校长推荐的文章——《小学数学教师》杂志上刊登的北京市第二实验小学李烈的一节三年级的数学课,其中心思想是“数学转化思想”。在专家华应龙老师的点评中指出“小学数学教学中三流的教师教知识,二流的教师教方法,一流的教师教思想。”他的话确实在我们心中引起了极大的震动。在我带领下,大家开始分头收集有关的资料,分析、理解其应用的方法,并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尝试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比如:一年级的陈老师、二年级的施老师、三年级的曹老师和四年级的陈老师都把“猜测验证、联想、移多补少、转化”等数学思想方法运用自己的教学实践课中。现在数学思想方法已经成为我们数学组制订和实施《课程统整指南》的关注点,在课堂中渗透数学思想方法也成为我们大家的共识。
     三、 实施效果。
    经过这几年的工作,我们教研组逐渐形成了团结合作的教研氛围。特别是这两年通过教研组全体老师的努力我们不仅完成了全校《数学学科统整指南》的制订与实践,还在学校领导和专家的引领下开始了《统整课程》的实施,并且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反复修改,不断完善。“课程统整”使我们的教研组有了新的目标,充满了活力。“课程统整”也使我们教研组的老师们在参与研究实践反思的过程中提升了教学能力,研究能力。每位老师都能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并形成了一批较有价值的教学案例。例如:才工作一年的新教师陈晓峰老师撰写的《对应与比较 小于 等于 大于》的课堂教学反思,见习教师曹颖撰写的案例反思《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都获得了好评。我和施逸琳老师在市《实施校本课程统整,主动推进二期课改》研讨会和全区数学教研活动时上了公开课,得到了专家和同行的肯定。
    在身先士卒带领我们数学组开展教学研究的过程中,我突破了自己在教学能力提高上的瓶颈,教学水平得到了提升,我所指导的学生在市区乃至全国的数学竞赛中纷纷获奖。
    校本课程统整的实施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了确实全面的开发,也使我校的数学教学质量有了全面提高,它更为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进一步提升教学与研究能力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