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老栏目 > 科研 > 科技教育研究所
科学教育的中外差距(四)

四、我国学校科学教育的主要缺陷

    从我国基础教育的课程安排来看,明显存在着重视自然科学知识而轻视人文社科知识的倾向。但与此同时,从科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和训练方法来看,我国的科学课程教学实际上是一种缺乏科学精神的知识教育。当科学教育只注重科学的工具理性功能时,科学教育的非科学化就在所难免,这最终导致了我国的教育既缺乏人文精神又缺乏科学精神。

    科学的主要功能是认识客观世界,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揭示自然界的奥秘则是科学探索的目的,而在这种追求真知的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必备素质就构成了科学精神,其中包括:客观性,即对客观规律的尊重;宽容性,即对各种异议的兼容;进取性,即对未知世界的探索;发展性,即对任何科学结论都持有相对的态度。体现科学精神的科学教育重在发挥学生的创造潜力,并体现为通过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以及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勇于尝试的开拓精神,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形成独立性和自主性,发展置疑能力和批判能力,拥有求异思维和广纳异议的宽容心胸,能始终保持对新异事物的适应性和接受态度。

    从培养科学精神的角度看,我国学校教育存在诸多缺陷,主要包括:科学课程的内容过于理论化、抽象化,不利于学生产生学习兴趣及建立必要的自信心;(2)过度强调知识积累的量和采用灌输式教学法,不利于学生形成独立性和自主精神;(3)追求统一答案而缺乏对异议或差异的欣赏与容纳,不利于学生拥有求异思维及科学的宽容精神;(4)

过度采用高重复率的机械化训练,不利于学生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5)教学过程缺乏对存疑的宽容和对置疑的强调,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意识和批判精神;(6)教学要求缺乏弹性,没有给想象和冒险留下空间,不利于学生发挥想像力和开拓精神。

   我国教育所培养的学生最突出的缺陷是缺乏问题意识,对问题往往不敏感,而对问题的敏感性不仅是一种提出恰当问题的能力,而且还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品质。我国学生之所以缺乏问题意识,一方面的根源是快速反应型的教学要求,这种求快型教学使学生在对同一问题的思考上缺乏足够的注意时间,因而难以产生来自深入思考的对疑点的好奇心,从而不利于培养对问题的敏感性。另一方面的根源是现行学校教育鼓励的是一种消费型的知识结构,而非生产型的知识结构,即只是消化书本上的知识,并以应付考试为目的。这种以消灭问题、杜绝差错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最终消灭的是问题意识、思考问题的欲望、对问题的敏感度,以及独立思维、创造性思维习惯的形成。

    我国各门科学课程的教学训练要求和训练过程都表现出过度追求正确率,而以消灭错误为主要目标,所伴随形成的个性特征和思维特征必然是谨小慎微,害怕出错。学生们在害怕出错的同时,也把天然的好奇心、求知欲及大胆尝试的探索意识全都彻底消灭了。

尽管近年来不同类型的教改一直在进行,但传统的教学方法,即要求学生理解教材里的知识,并通过反复做习题而熟记这些知识,在我国教育领域里始终占据主要地位。我们的学生一直是用读四书五经的方法来学科学,即死记硬背科学结论,包括背定理、背定义、背公式、背实验结果。这种仅仅是模仿和复述书本知识的教学训练过程,由于不需要自我发挥和独立思考,因而所形成的思维方式是模式化的。如此训练出来的学生,显然难以具备发现新问题、运用新方法、提出新见解的能力,也难以具备独辟蹊径、标新立异的心理素质。

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没有把科学教育建立在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这一重要理念上,仅关注于让学生了解科学事实和科学规律,忽视科学方法的掌握、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培养及科学探究能力的形成,尤其是忽视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与好奇心。美国人的科学教育理念是,探索知识与世界的奥秘不仅能给学习者带来智慧,而且能带来兴奋和快乐,因而科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激发学生的欢乐感、兴奋感,最终目标是使学生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形成科学态度和科学素质,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科学课程的学习分三个层次: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理解(在科学观念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思考和科学解释)。发达国家的科学课程要求学生能达到上述三个层次,而我国的要求只包括第一个层次和第二个层次的部分内容。尽管在第一个层次,我国的要求高于国外,但在第二个层次,我国的要求低于国外,而在第三个层次则完全缺乏,因此从总体要求来看,我们的要求实际上比国外的低。

    我国的科学教育由于仅限于知识的传授,使学生普遍缺乏综合能力,即一种宏观把握知识的能力,这种综合能力最终体现在眼光与视野上。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基础教育应使学生如何看待科学:是欣赏还是畏惧;是满怀兴趣学还是被逼无奈学;是狄窄的能力还是宽阔的视野。

    与发达国家的学生相比,我国学生最缺乏的是通过自己的探索而建立起来的知识结构和自学能力,以及对自然界的探索兴趣。在科学课程的学习中,对中小学生来说,比解数理化习题更重要的是,具备科学素养和科学的判断力、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掌握科学研究与实验的基本方法。科学教育的最终效果应当是,使学生具备理性而客观的思维能力,同时对未知世界保持强烈而持续的好奇心和探索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