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单位 创建在线 > 2013-2014年度市文明单位(和谐校园)创建 > 基本指标 > 注重思想道德建设,师生素质文明 > 德育研究指导 > 学科德育研究指导
音乐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的几点建议

为了进一步贯彻“两纲”,结合本学科课程标准与教育教学实际,将“两纲”教育有机融入学科教学中,我们对教学中有效落实德育目标,提出建议如下:

 

一、指导思想:

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世界眼光、开放意识,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建立生命与自我、生命与自然、生命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二、主要原则:

1、坚持有意原则。牢固树立在教学中渗透“两纲”教育的思想。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针对学生认识水平与心理特征,确立本学科“两纲”教育的目标体系,实行“两纲”教育目标控制,有意识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坚持有序原则。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和“两纲”教育内容结构的序列性和完整性,对学科教学中的《两纲》教育内容进行系列组合,以求得良好的整体效应。做到“两纲”教育进程有条不紊,层次清楚;“两纲”教育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3、坚持有机原则。找准渗透点,选择教学的某一环节、某一知识点或训练点作为突破口,适当、适时、适量地进行渗透。

4、坚持示范性原则。教师是课堂中“两纲”教育的渗透者,也是学生道德学习的生动教材。教师要不断规范自己的言行,提高道德修养,努力成为道德的楷模,学生自觉学习的榜样。

三、内容框架

音乐学科德育的本质就是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审美教育。音乐教育的精髓是以情感人,以美育人。作为情感艺术的音乐,其价值体现就在于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在于激发对生命的关爱。所以,中学音乐学科在贯彻落实“两纲精神方面是责无旁贷的。

上海市“二期课改”的音乐学科强调育人功能,《上海市中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音乐课程是普及音乐文化、弘扬人文精神的基础课程”,“音乐课程旨在让学生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进而开拓艺术视野,培育多元文化意识”,“引导学生在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的同时,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等。音乐学科拥有民族精神教育丰富资源,如:传统名曲——阳关三叠、梅花三弄 ,歌舞音乐——霓裳羽衣曲,诗词歌曲——琵琶行,民间器乐——金蛇狂舞、雨打芭蕉,校园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乡村歌谣——摇呀摇 ,杂剧音乐——滚绣球 … …我们要从实践、体验、领悟等学习过程中,用好这些作品,挖掘其中体现民族精神的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提高对艺术的人文价值、社会价值与人生价值的理解,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和健全人格的形成。引导学生在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的同时,传承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同时,音乐是抒发情感的,清、微、淡、远的表达使人有雅重的感觉,能使人心情舒畅、有益健康。所以音乐与生命健康关系密切,音乐学科落实生命教育具有十分有利的条件。生命教育的主要任务在于着眼身心和谐发展,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定基础;着眼个性健康发展,为学生生存能力和生命质量奠定基础;着眼学生实践体验,为营造健康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定基础。引导学生热爱生命,学会关心自我、关心他人、关心自然、关心社会,提高生命质量,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在“艺术领域”的主要任务在于利用艺术美感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使学生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之情和对生活的创造热情。我们要从生理、心理和伦理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系统、科学的生命教育,引导学生善待生命,帮助学生完善人格、健康成长。

《音乐》六——七年级主要目标:

教师提供丰富、多样的音乐学习素材和环境,学生参与多种音乐实践活动,增强国家利益为首位的思想,提高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认同感;在音乐体验、探究和合作过程中,领会和培养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美德和礼仪 ;增强对自然、资源、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立志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 。

《艺术》八——九年级主要目标:

在更广的艺术层面的音乐学习活动中热爱中华民族的表演艺术,对民族艺术文化具有较强情感,乐于参与民族艺术学习活动;能在艺术学习中参与交流讨论、发表和倾听意见,尊重他人,乐于共享资源;关注社会生活与环境的艺术美,能感受自然和生命中的美,追求人生的美好未来。

《艺术》十——十二年级主要目标:

创设民主、平等、安全、和谐的学习环境,用丰富的艺术实践活动梳理民族文化与精神的脉络,用深度的艺术思维方式和合作探究的艺术学习方法,激起强烈的民族认同感和自豪感。在对艺术作品的感知体验、创作表演中自然地渗透对自然生命和社会生命的正确的价值认知与认同,确立健康的、科学的生命观念,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完善健全人格。

四、操作方法:

1、充分发挥音乐学科贯彻“两纲”的显性功能,研究不同年段学生的认知规律,挖掘不同教学内容的音乐文化内涵。

2、遵循音乐艺术教学的规律,确立科学合适的教学目标。

3、发挥音乐艺术特有的魅力,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认真合计教学五环节,创设参与式、体验式的音乐课堂,

4、找准贯彻“两纲”教育的切入口,运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注重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教学媒体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5、通过丰富的音乐鉴赏、有趣的审美体验、有效的学习训练等音乐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在音乐感知、体验、表现、创作等音乐时间活动中接受美的感染和熏陶,感悟民族精神和生命的内涵,使“两纲”教育有机融入教学全过程,潜移默化地贯彻“两纲”,充分发挥学科育人功能。

6、充分利用音乐学科拥有的丰富的民间民族艺术文化内容,以及颂扬社会美德、人间情感和关爱生命等内容,对学生进行落实两纲的教育,在进行教学目标制定时要有机结合,并在相关的教学环节中贯彻。

7、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学校应结合附近社区的资源特色,大力发掘民间文化资源,培育学生的民族精神;还要精选促进健康、体现和谐的生命教育的音乐曲目引进教学内容,落实两纲的精神。

六、有待在实践中研究提高或求解的若干问题

1、目标制订不够紧密切合学生与内容。

2、教师情感对学生的有效激发还欠缺。

3、选用材料和运用技术策略水平不高。

 

                                           中学教研部音乐组

                                            (执笔  袁成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