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研修中心 > 论文交流 > 中学 > 英语
“听后复述”命题分析与指导策略研究

“听后复述”命题分析与指导策略研究

上海市徐汇中学 沈亚运

摘要:听说能力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自2021年起,上海中考英语学科加入了听说测试环节,可见“会做题”已不再是英语升学评价的唯一标准。中考改革,引领着教师不断调整教学方向,探索更具有实践性的教学方法,而加强学生听说能力的培养已然成为提高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一环。本文试以初三考前的一堂听说策略指导课为例,就听说测试中“听后复述”这一题型,分析命题方式,探究考前指导的有效方法,并从课前与课后的成绩数据出发,浅谈日后教学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初中英语;听说测试;命题;教学策略

一、“听后复述”的命题分析

“听后复述”是听说测试中的第三大题,这一题型的背后是对学生听、记、说等语言能力的综合考查。这是听说测试中的难点,也是学生的得分洼地,研究其命题方向对于教师的日常教学有着很好的指导作用。

“听后复述”要求学生根据所给提示(如:思维导图、表格、流程图等),就所给的听力文本进行简要记录,在六十秒的准备时间后,对文本进行一分钟限时复述。电脑人声朗读完题目要求后,屏幕上的提示与音频同步呈现。“听后复述”的听力文本多为对话及说明文(2021年中考即为对话)。对话复述要求学生分清不同的说话者,借助所给提示理清每个人的观点,复述时使用第三人称进行转述。说明文则需要学生了解说明文的要素和特点,借助所给提示提炼出说明对象、说明特征和说明方法。所给的提示一般包含话题内容和重点信息,有时需要学生补全平行部分的信息。学生还需对文章框架、首尾句、句型结构等做相应的记录,以正确的语言还原出尽可能多的细节。

二、课例分析

1. 教学内容及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初三听说测试前两个月进行的一次“听后复述”策略指导课。经过几年的学习积累,学生虽然对“听”和“说”并不陌生,但之前从未进行过“听后复述”的学习和操练。从全市线上模拟测试及校内线下测试的结果来看,“听后复述”确实是失分最严重的部分。学生普遍表示对这一题型缺乏答题信心,往往音频还没播放就慌了神;也不了解规范的解答流程,记录过程中手忙脚乱,复述时不知所云。本节课聚焦于“听后复述”中的说明文文体,从学生实例出发,引导学生发现自身的学习盲区,探究在测试中需要关注的信息及处理路径,帮助学生增强信心、提升考试成绩。

2. 教学设计

(1) 课前导入

在寒假中,学生已在市级平台上进行过听说模拟测试。平日里,每周也会有一节课的时间去机房进行线下模拟。引导学生回忆模拟测试中遇到的困难,聊聊他们最想学习的听说技巧,把学习需求列举在小黑板上。引入“听后复述”的答题说明,带领学生一起解读题目要求,让学生聊聊他们以往会在音频播放时做些什么,又是怎样进行复述的。

设计说明:学生参与听说模拟测试的次数较多,因此所有学生对于听说测试的流程都很熟悉。从学生的学习体验入手,有助于唤醒每位学生对于听说测试的感受,启发学生思考各自的学习困惑,使学生有课堂代入感和学习兴趣,保证课堂参与度。同时,通过聊天的方式,也能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上适当地向提到频次较多的问题倾斜、详细讲解。

(2) “听前”预测

听前预测是听力理解的基本技能。通过向学生展示“听后复述”中不同形式的提示信息(如:思维导图、表格、流程图等等),启发学生思考共性。小组合作,总结提示信息所呈现的表层内容——主题、文体和文体特征。引导学生借助所给提示在播放音频的初始预测文章内容、把握文章脉络。

设计说明:学生在多年的听力理解训练下,已基本学会了在听前通过书面信息推测听力内容。听力第三、第四大题做得好不好,“听前预测”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这一技能在听说测试中同样适用。利用好屏幕上的已知信息推测文本内容,有助于学生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地去听,从而更高效地捕捉细节,使复述内容完整且贴合主题。

(3) “听中”速记

了解了“听”的方向,接下来就是将听到的信息保留下来。由学生在上一环节“听前预测”中的课堂实例出发,任意询问两位学生,让他们聊聊“听前预测”对于“听中速记”有无帮助,在体验“听前预测”的同时思考“听中速记”的要点。展示这两位学生的笔记,让其他学生对照着自己的速记内容,聊聊这两份笔记的优缺点,组织学生讨论得出何为有效的速记笔记。同时,教师也向学生展示自己的速记笔记,启发学生总结速记技巧。

设计说明:速记是“听后复述”中的难点。以往的听力测试中只要求学生记录下关键字词,或是对所给陈述做出简单的正误判断即可。在听说测试中,学生要记录的东西变多了,如何取舍、如何巧记,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速记教学围绕着“内容”和“技巧”两部分展开。相较于枯燥的理论传授,引导学生观察、评价同伴和教师的笔记,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有助于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实例的真实感强、指导价值大,只有让学生看到最真实的问题,才能够对症下药、学好速记。也只有让学生悟到速记不是简单地为了记而记,才能够发挥出这一技能的最大效用。在学生互相讨论和总结的过程中,也是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能力,实例学习一举多得。

(4) “听后”复述

洋洋洒洒记下了一堆笔记,信息的选取和表达是听后复述最后呈现的关键。引导学生在六十秒的准备时间里快速回顾屏幕上的提示信息,圈画出速记笔记上与主题关系最紧密的内容,用简单、适恰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连词成句、长句重述等小练习,打开学生思路,打消学生想用原句表达、却又因为笔记缺损等原因造成的表达不清的困扰。

设计说明:准备时间和复述时间都只有短短的一分钟,从零碎的笔记到出口成章,对学生信息整合的能力要求是比较高的。在评分标准中,内容的完整性占分比例最高,因此建议学生围绕着所给提示和笔记尽可能多说些句子。有不少学生比较担心表达中的语法错误,也是鼓励学生在保证内容完整的前提下,尽量使用简单句来表达,规避这一问题。

(5) 课后评价

课的伊始,从与几位同学的聊天开始。课的最后,再次邀请这几位同学,聊聊是否解决了他们在课前的困惑,聊聊他们这节课的所学所获和对自己帮助最大的听说技巧。

设计说明:由学生自主总结课堂内容,是展现教师课堂完成度最好的镜子,有助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优化课堂设计。而引导学生回顾学习内容,也实现了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再到“学习反思”的学习闭环,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学习的思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其可持续学习的自主探究精神。

三、课前与课后数据分析

课前学生共完成了8套模拟测试题,“听后复述”的得分均分为1.17分。课后又进行了6次操练,“听后复述”的得分略有上升,达到1.6分。虽然还是没有达到我所预期的2分,但学生普遍表示答题不像之前那么紧张了。通过对比每一位学生的成绩曲线,我发现这节课对于中等偏上的学生帮助最大,而对于基础本就比较薄弱的学生提升不明显。与这些学生沟通后我了解到,他们虽然知道每一个时间点自己要做什么,但在信息理解和处理方面还是有比较大的问题。由于对屏幕上的提示信息处理得不够快速,有些学生无法集中注意力去听耳机里的内容。记录时又受到手速和理解的影响,无法获取文本的整体意义,最终无法完整地复述全文。而有些学生词汇量太过于薄弱,也是影响记录和理解的一个因素。

我意识到,“听后复述”的教学,单靠一节课的策略指导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应从“听后复述”所考查的英语微技能出发,细化训练内容,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去,从根源上帮助学生提升能力,瓦解“听后复述”中的难点。

四、日后教学思考

1. 研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重视各年级口语能力培养

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对于每个学段学生应达到的学业成就有具体的预设,是总目标在各学段的具体化。教师应该认真研究《义务教育课程英语标准》,了解每个年级的语言能力目标,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下表为2022年最新《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语言能力学段目标。

语言能力学段目标

表现

5-6年级/二级

7-9年级/三级

感知与积累

能领悟基本语调表达的意义;能理解常见词语的意思,理解基本句式和常用时态表达的意义;能通过听,理解询问个人信息的基本表达方式;能听懂日常学习和生活中简单的指令、对话、独白和小故事等;能理解日常生活中用所学语言直接传递的交际意图;能读懂语言简单、主题相关的简短语篇,获取具体信息,理解主要内容。

能识别不同语调与节奏等语音特征所表达的意义;能听懂发音清晰、语速较慢的简短口头表达,获取关键信息;积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习惯用语和交流信息的基本表达方式;积累常用的词语搭配;了解句子的结构特征,如句子种类、成分、语序及主谓一致;在收听、观看主题相关、语速较慢的广播影视节目时,能识别其主题,归纳主要信息;能读懂语言简单、主题相关的简短语篇,提取并归纳关键信息,理解隐含意义。

习得与建构

在听或看发音清晰、语速适中、句式简单的音视频材料时,能获取有关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基本信息;能识别常见语篇类型及其结构;能理解交流个人喜好、情感的表达方式;能根据图片,口头描述其中的人或事物;能关注生活中或媒体上的语言使用。

能在听、读、看的过程中,围绕语篇内容记录重点信息,整体理解和简要概括主要内容;能根据听到或读到的关键词对人物、地点、事件等进行推断;能根据读音规则和音标拼读单词;能归纳学过的语法规则;能辨识和分析常见句式的结构特征;能分析和梳理常见书面语篇的基本结构特征;能用简单的连接词建立语义联系。

表达与交流

能围绕相关主题,运用所学语言,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表演小故事或短剧,语音、语调基本正确;在书面表达中,能围绕图片内容或模仿范文,写出几句意思连贯的话。

  

能围绕相关主题,运用所学语言,与他人进行日常交流,语音、语调、用词基本正确,表达比较连贯;在书面表达中,能选用不同句式结构和时态,描述和介绍身边的人、事物或事件,表达情感、态度、观点和意图等。

 

其中,“表达与交流”对于学生口语能力的发展提出了方向性建议,以下为各年级口语表达技能的具体要求。

表达性技能(口语篇)

二级、二级+

(六年级)

1.运用所学的日常用语与他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如询问个人基本信息;

2.完整、连贯地朗读所学语篇,在教师指导下或借助语言支架,简单复述语篇大意;

3.围绕相关主题和所读内容进行简短叙述或简单交流,表达个人的情感、态度和观点;

4.在教师帮助下表演小故事或短剧;

5.简单描述事件或讲述简单的小故事;

+1.结合相关主题进行简短的主题演讲,做到观点基本明确、逻辑比较清楚、语音正确、语调自然;

+2.结合主题图或连环画,口头创编故事,有一定的情节,语言基本准确。  

三级

(七年级)

1.演唱英语歌曲,诵读英语诗歌;

2.完整、连贯地朗读短文,简单复述短文大意;

3.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简单的角色扮演;

4.围绕相关主题,用简短的表达方式进行口头交流,完成交际任务;

5.在口头表达中使用较为准确的词语和表达法,语音、语调基本正确;

三级

(八年级)

1.正确、流利地朗读短文,有逻辑地讲述短文主要内容;

2.独立或者小组合作完成角色扮演等活动;

3.在特定的情境中引出主题,并用所学语言与他人进行口头交流,有效询问,恰当表达,完成交际任务;

4.在口头表达中结合主题使用正确的词汇、句式和语法,表意准确、得体;

5.以口语或书面的形式简单转述语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6.结合相关主题进行主题演讲,观点基本明确,逻辑比较清楚;

三级、三级+

(九年级)

1.沟通信息,参与讨论,恰当运用一般社交场合的礼貌用语;

2.口头概括所读故事或短文的大意,转述他人简单的谈话;

3.围绕相关主题口头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态度,并说明理由;

4.就口语或书面语篇的内容、观点和态度作出简单的口头评价,并说明理由;

5.借助语调和重音突出需要强调的意义;

6.根据所读语篇内容和所给条件,进行简单的口头或书面改编、创编;

7.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使用常见的连接词表示顺序和逻辑关系,连接信息,做到意义连贯;

8.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进行适当的自我修正,用语得当,沟通与交流得体、有效。

+1.根据交际需要发起谈话并维持交谈;

+2.使用文字和非文字手段描述个人经历、事件和事物特征;

教师可参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上的指导,结合课本话题,设计符合每个年级表达性要求的教学活动,切实训练学生的语言能力。教师应当首先重视口语能力的培养、做好教学规划,学生才能有长足的积淀和发展。

2. 巧用思维导图开展多样教学活动

思维导图是美国心理学家托尼·博赞提出的一种思维训练方法,是集图像、数字、文字、颜色等元素为一体的图形工具,用来组织、表达知识内容,进行发散性思维的训练。

对于教师而言,平时在课堂中运用思维导图,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不二法宝。不管是适用于对话形式的表格,还是用于表现特定逻辑顺序的流程图,都能将复杂的文本可视化,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加强文本解析。六、七年级的教材中还有不少平行文本,教师也可以巧用思维导图来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课后,教师亦可鼓励学生根据阅读内容,绘制各自的思维导图。如:在预习作业中活用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检测学生对于文本的理解程度,便于教师开展更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又如:在回家作业中加入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巩固课堂所学,加深记忆和理解。学生普遍都不太喜欢的背诵作业,也可以鼓励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就着所设计的思维导图进行背诵。

这些训练方法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克服在“听后复述”中对于思维导图的陌生感,也能够帮助学生在看到思维导图的第一眼就快速捕捉、处理信息。思维导图的使用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激发想象力、创造力,全面提升思维品质。

3. 活用现有语料训练学生语言微技能

“听后复述”是集听、记、说于一体的综合性考题,而每一项考查内容的背后又有很多微技能要求。教师可以巧妙运用课本语料和听力材料,对学生进行听前预测、速记、连词成句、转述、复述等语言技能的操练。教师甚至可以将听说训练与语法练习相结合,如:造句、扩句、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等,为学生搭建更多口语练习的平台。

2021年中考的“听后复述”是一段对话,要求学生用第三人称转述全文。很多学生对于转述很陌生,在口头表达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如第三人称单数动词没有s的语法错误。其实在牛津英语低年级的课本中,很多文本都是以对话形式呈现的,这些是很好的训练素材。教师不妨转换思路,以听写带动理解,将课文以另一种形式呈现出来,也是训练学生语言微技能的很好的机会。平日里除了布置背诵作业,也可要求学生以第三人称的视角转述对话内容,以此来训练学生的转述和复述能力。教师也可以根据单元话题创设语境,自编对话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语料来练习。如:Open Day一课,教师可以编写每一个教室不同人之间的对话,可以是老师与学生、老师与家长,也可以是学生与家长、老师与老师。假设全班同学是Open Day那一天的志愿者,路过不同的教室会听到些什么,回到教室又会跟小伙伴转述些什么。这样的训练方式不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文本内容,也可以训练口语表达,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对于学生不太擅长的“速记”,教师也可以将技能训练融入平日的听力练习和单元复习中。听力理解的第三、第四部分很适合训练简单速记。要求学生不只局限于完成判断正误和对关键词的捕捉,而是把所给的陈述内容作为提示信息,结合速记下来的关键字词,复述全文。在单元复习时,教师可以围绕单元重点词汇编写短文。要求学生全文听写,训练详细速记的能力,并考查学生单词的掌握程度、练习手速。

除了上述方法,教师还应树立开放的教学思想,借助课外素材丰富课堂教学,让学生广泛地接触各种话题和文本形式,为提升听说能力、发展语言素养提供条件。

4. 创设丰富语言环境提升口语学习兴趣

听说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听说能力,而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多用自会提升表达力。教师应为学生搭建更多展示的舞台,鼓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教研组可以在课后多开展学科竞赛,让学生在“玩”的同时训练口语。对照上文提到的口语教学要求,竞赛活动不但应体现年级特征,还要对课内教学有补充、增进的效果。如:六年级第一学期会进行系统的音标教学,就可以在十月开展音标大赛。通过教师朗读、学生选词(选音标)的方式,训练学生对音标和单词的拼读能力。也可以开展绕口令大赛,在嬉笑间激发学生对于音标学习的兴趣,巩固语音知识。又如:七年级第二学期的教材中有一些寓言故事,可以在上这几课时举办讲故事大赛,既为课内阅读作了补充,又为学生语音、语调的训练加量加码。

除了校内活动,校外也应积极为学生创设语言环境,让他们在放学之余也愿意去听听英语、说说英语。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英语影片和歌曲,让学生在放松的心情下感受语言文化、培养语感。也可以使用英语配音App作为口语练习的补充。在选择材料时,应选择与教材话题相似的主题,或是迪士尼动画等比较简单又有教育意义的语段,让学生在提升口语能力的同时完成育人体验。配音App对于一些不自信或是语言水平相对薄弱的同学是很友好的,沉浸在App营造出来的语言环境中,可以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教师也能关注到这类学生的学习困惑,加强指导。

五、结语

此次对于“听后复述”的研究使我对初中英语教学有了新的思考和启发。新的教育形势下,对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推动着教师团队提升专业素养,加强自身的语言表达水平。在日后的教学中,应当紧扣《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不断优化教学设计,引入现代信息技术保障教学效果提升。而在加强口语训练的同时,还应牢抓基础,加强词汇教学和听力训练,为口语教学打好辅助,起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参考文献

黄琳芝.基于思维导图的英语记叙文阅读教学研究[J].成才之路,2021(14)

高少盈.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英语听说教学有效性探析[J].考试周刊,2021(56)

朱明玉.用核心素养理念引导英语听说教学[J].中学生英语,2021(24)

刘孝平.初中英语听说教学的问题分析及策略研究[J].考试周刊,2021(33)

赵尚华.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关键问题研究[M].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