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 科研成果
儿童发展优先理念下小班建构游戏中分享交流方法例析


【摘要】儿童优先是我国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原则。儿童发展优先理念观照下的游戏分享交流,也应以儿童发展需要和儿童特点为依据,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建构戏是幼儿操作各种结构材料来构造物体的游戏。游戏过程中幼儿动手操作进行再现和塑造,是一种蕴含着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创造性活动。游戏中的分享交流能促进幼儿之间相互交流讨论、相互启发,对幼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针对小班幼儿开展游戏分享交流中的现实情况,教师应根据年龄特点和兴趣,及时捕捉幼儿游戏分享的价值点,鼓励幼儿积极交流分享,采取合适的分享交流方法,如:情境体验法、作品参观法、角色互动法,来提升幼儿的游戏发展水平。

【关键词】儿童发展优先;建构游戏;分享交流;方法


建构游戏是幼儿自发、自主、自由的游戏,在此过程中,幼儿运用多样化的材料,依照自己的生活经验构思、动手操作、构造物体等,丰富地再现着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构想、操作和造型是其基本要素。分享交流也是游戏的一部分。通过建构游戏的分享交流活动,幼儿不仅能积累游戏经验、分享游戏体验、提高游戏能力,还能相互倾听和表达交流。儿童优先是我国促进儿童发展的重要原则。儿童发展优先理念观照下的游戏分享交流,也应以儿童发展需要和儿童特点为依据,促进儿童的可持续发展。

小班幼儿在建构游戏中材料选择具有盲目性和简单性,多以平铺、延长、加宽、围合、堆高等基本技能构建造型简单的物体形象。在此过程中,教师将儿童发展优先具象为发展规律优先、发展需求优先、可持续发展优先,并在建构游戏分享交流中运用适切的方法予以支持。以下三种方法是本人在小班建构游戏分享交流过程中的经验梳理。

一、情境体验法

情境体验法是教师为了满足幼儿的游戏需求,创设或利用一定的游戏情境,激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引导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体验并产生共鸣,鼓励幼儿产生更多建构行为的分享交流方法。

(一)观察幼儿游戏

案例《温暖的动物园》

在开展主题活动《学本领》中,幼儿对小动物充满了喜爱之情。基于幼儿对动物的喜爱,教师在建构室的辅助材料中投放了动物玩具,于是孩子们“给动物造家”的搭建活动就开始了。

童童一个一个地拿了许多动物,把他们放在垫子上,接着找到各种不同形状、大小的彩色泡沫积木,将一个个动物围成一圈。她指着小兔说“这个圆圆的是小兔的家。”

分享交流开始了,我说:“你们用彩色泡沫积木搭了好多不一样的家,这是要给谁住呀?”孩子说:“我要给小兔一家住。”于是我说道:“谁愿意做小兔来住住新房子?”孩子们都跃跃欲试想住到自己搭建的家中。于是童童蹲在地上,用泡沫积木把自己围在里面,说:“看,这是我的家。”可圆圆看了看,说“动物园的围墙太矮了,风一吹,动物会感到很冷。”听完圆圆的话,童童开始想办法将围墙往上搭建......

(二)解读幼儿游戏

游戏中,孩子们喜欢动物,也乐意为动物造房子,但是房子围边以后觉得房子就造好了,而小班孩子易于被一些仿真的动物吸引,游戏的持续时间不长。于是他还没来得及继续把房子造好,注意力已经被动物吸引过去了显然再进行垒高建构已经不可能了建构游戏中,幼儿能选择自己喜欢的积木进行围合,可以看出他们对于围合的搭建技能已经有了一定的掌握。在小班幼儿的建构游戏中,常常会出现围合的构造行为。他们往往会在被包围的空间里放进“娃娃”或“动物”代表“娃娃的家”或“动物园”。小班幼儿思维具体形象,在建构游戏中需要借助一些形象的辅助材料来丰富自己的建构作品,他们的思维力、想象力、操作能力都还不能自如地表现和发挥。

(三)支持幼儿游戏需求优先

小班幼儿喜欢在游戏中摆弄、操作建构材料,满足不断重复的动作练习;喜欢自由建构,能自主选择材料、运用材料。幼儿喜欢为小动物们造家,搭建动物的家大多是简单围合,对搭建建筑的空间感知和大小经验较少。

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教师鼓励幼儿亲自体验自己搭建的房子,感知建构作品的大小和高矮,采用了情境体验的分享交流方法,引导幼儿自己发现房子的适用性。为了支持幼儿的需求,以小兔造家的游戏情境巧妙地把幼儿变成小兔,同时小兔还能住到自己搭的家里,将“小兔”与自己搭的“家”进行互动,过程中产生了生生互动,使建构游戏变得有趣、有用。在情境体验的过程中,幼儿发现动物园的围墙太矮了,风一吹,动物会感到很冷”,说明他们有了主动为动物搭建更高房屋的意愿,让动物的家变得更加温暖。对象的改变让围合面积显著增大,而且调动了幼儿的各种感官,加强了幼儿积极性和主动性。

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教师以情境体验法鼓励幼儿在自己扮演小兔的过程中,结合自身身体大小决定围合面积,在无形中降低了建构的难度。在游戏分享后的建构活动中,幼儿在围栏造型的大小和高度建构上有了很大的调整。情境体验法能够让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体验,给幼儿以直观形象的画面,让幼儿更容易产生共鸣、容易理解。

二、现场参观法

现场参观法是通过引导幼儿观察、参观游戏现场具体、直观的建构作品,让幼儿的作品被展示、被看见,了解其造型、创意等,从而获得直接经验的分享交流方法。

(一)观察幼儿游戏

案例《不掉下来的项链》

丰富多彩的雪花片是班中孩子们喜欢的建构材料,雪花片可以相互对接拼插,构建出百变造型,如:花卉、建筑、动物等。在幼儿随意拼搭、玩法百变、创意无限的搭建过程中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建构能力。

苗苗已经掌握了一些对雪花片基本的拼接方法,如“一字拼接”“十字拼接”“花瓣拼接”。一次,她在搭雪花片的时候偶然出现了“有角度变化”的拼接,她把长长弯弯的雪花片戴在了身上,可是发现老是掉下来,有点难过......

分享交流开始了,我说:“今天的雪花片造型很特别,这是什么样子的呀?”孩子说:“弯弯的”。我追问:“弯弯的是什么呀?”孩子说:“项链。”于是我让苗苗到前面来试着戴了戴,但是项链老是从脖子上掉下来,于是我问道:“你喜欢这串项链吗?”孩子说:“我喜欢昕昕的项链。”昕昕听了,高兴地和我们展示了她的项链,孩子们对昕昕的项链十分很感兴趣。我又小组式地请幼儿轮流上来欣赏参观。我问:“昕昕的项链是什么样子的?”孩子说:“是圆圆的,戴着不会掉下来。”“圆圆的项链是怎么搭的?”幼儿说:“一直在转弯的”、“没有断掉”。于是,我们一起试着拼搭圆圆的项链,“雪花片亲一亲、连一连、转个弯、变变变,圆形的项链变出来啦!”“原来我们只要转一转、插一插,仔细地观察,就能发现项链不断的秘密!”

(二)解读幼儿游戏

游戏中,雪花片易造型的特点深受孩子喜欢,一会儿将雪花片搭成小花、一会儿将雪花片搭成小枪,一会又变成了小动物......小班幼儿能进行基本的拼接方法,对于“一字型、十字型”的拼接非常熟练,但由于小班幼儿对空间的受限,因此对“有角度的拼接”有一定的挑战。在拼接过程中,两片雪花片有角度转弯的连接需要老师的引导。当苗苗发现自己拼搭的长长弯弯的项链老是掉下来的问题后,发现更喜欢昕昕圆圆的项链,幼儿发现封闭的圆形能让项链不掉下来。

(三)支持幼儿发展规律优先

小班幼儿处于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过渡阶段,他们的认识很具体,能根据外部特征来认识与区别事物。当教师发现幼儿还未能持续有角度地拼插,鉴于小班幼儿对直观形象的作品感兴趣,对物品的空间想象经验较少的现实,根据幼儿发展规律优先,通过现场参观的形式,将抽象化的搭建方法转化为直观具体,让幼儿直接感知了解。现场参观建构作品,让幼儿更加具体地去了解作品的构造,帮助幼儿充分感知作品。

  教师观察到幼儿在建构过程出现的搭建意愿,在分享交流过程中,抛出孩子的问题,引发孩子直接地去参观同伴的作品,从而发现搭建的好方法。在参观、观察后,教师又通过朗朗上口的语言雪花片亲一亲、连一连、转个弯、变变变,圆形的项链变出来啦”,帮助小班幼儿理解,让建构技能变得好玩、有趣,鼓励幼儿亲身体验、再次尝试,提升幼儿建构能力,体验成功搭建的快乐。

三、角色互动法

角色互动法是引导幼儿根据搭建的作品进行扮演角色,运用想象,创造性地与建构作品进行互动游戏,让幼儿的搭建物品有了功能性,体验建构游戏快乐的分享交流方法。

  (一)观察幼儿游戏

案例《好玩的迪士尼乐园》

大颗粒的乐高积木不仅造型多样,还有各种配件,比如:屋门、窗户、楼梯和可爱的角色人偶,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康康来到建构区,他从一大筐乐高积木中找到了正方形的乐高积木,把它们一个一个搭在了底板上,接着找到栏杆、门进行围合起来。当他围成一个正方形的墙后,在围墙内的一个角落里还装上了摩天轮,他又继续找到楼梯、三角形的屋顶积木进行向上搭建,高兴地说:“这是迪士尼乐园。”

分享交流开始了,老师问:“好玩的迪士尼乐园建好了,你们想在乐园里做什么呢?”孩子说:“去城堡里面玩”“坐高高低低的小飞象”“去商店买冰淇淋”......于是我说“谁想去试一试呀?”大家听了,迫不及待地拿着贴着自己照片的人偶去迪士尼逛一逛、玩一玩。慢慢地,发现教室里的乐园多了起来,也逐渐产生了一些简单的主题性建构,如:“尖尖屋顶的迪士尼商店”“多节车厢的花车”“空中停车场”......

(二)解读幼儿游戏

游戏中,孩子们喜欢一些具体形象的辅助物,适宜的辅助物能充分调动幼儿的生活经验,激发幼儿搭建行为。在建构过程中,小班幼儿会出现一些与生活相关较简单的建构作品。当美丽的迪士尼乐园搭建好了,孩子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感受到对游乐园的喜爱之情。教师在分享交流的过程中,通过角色互动的方法让幼儿去里面“玩一玩、逛一逛”,幼儿与自己搭建好的乐园进行互动游戏,满足了幼儿角色扮演的情感。角色互动的形式让幼儿的搭建物品有了功能性,让建构作品与幼儿有更多的互动,让建构作品“活”了起来,这正是搭建的乐趣所在。当幼儿发现一个迪士尼乐园不能满足他们游戏的愿望,他们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生活经验构建出了一些其他的建构作品,如:尖尖的屋顶,正是盖顶建构方法的体现,多节车厢正是他们用积木进行加宽、延长的建构方法表现。

(三)支持幼儿可持续发展优先

  小班幼儿能根据自己喜欢且熟悉的内容进行搭建,例如马路、城堡、房屋等。

  分享交流中通过角色互动法,能让幼儿与自己的建构作品进行充分互动,在积极的游戏环境中把最感兴趣的生活内容反映出来,支持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幼儿在角色游戏与搭建作品进行互动后,还自主产生了其他的建构行为。在分享交流过程中,教师也可以鼓励幼儿带着不同的角色玩偶,在乐园里扮演不同的角色:有的是游客、有的是表演人员、有的是工作人员,感受有趣、好玩的游乐园。角色互动法能赋能和激活,激发孩子的无限潜能。因此,角色游戏法为幼儿后续的建构游戏储备经验、拓展情节、多元表征等发展,提供了适宜的支架。

幼儿通过扮演城堡里相关人物角色、运用自己的想象,创造性地与建构作品进行互动游戏,让幼儿的搭建物品有了功能性,产生了“搭而所用”的意识,让孩子们有了更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同时,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能主动地发现对建构物品的更多需求,大大激发幼儿下一次搭建的意愿。

 

通过游戏,孩子会主动地建构并积累各种各样的经验,“儿童发展优先”就是要更多地看到游戏中儿童的独特、珍贵和个性,在分享交流时关注“充满需求的儿童”“充满潜力的儿童”,创造一个儿童友好的、有益的分享交流环境。因此,教师要基于孩子在游戏中的真实情况,充分地尊重孩子的建构意愿和建构作品,用心观察和识别,选择适宜的方法进行分享交流,不断地激发孩子的发展潜能,让孩子在游戏场中尽情享受、快乐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学前教育课程指南(试行稿)[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

[3] 邵爱红.幼儿园室内外建构游戏指导[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