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课程教学研修中心 > 论文交流 > 中学 > 体育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探索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探索

潘斌辉

上海市位育中学,上海 200231

摘     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体育教师应树立德育为先的育人观念,全面塑造学生人格。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的重要性及其现状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教学实施策略,以期提高高中体育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为优化体育课堂教学策略提供参考和借鉴,从而推动高中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全面而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新课标;德育;核心素养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新时代教育事业的总体要求。立德就要坚持德育为先,以教育引导人、感化人和激励人。体育教育在培养学生身心健康、健全人格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普通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的核心素养。运动能力和健康行为是体育品德形成的基础,而体育品德又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体育活动,提升运动能力,形成健康行为。因此,在高中体育与健康新课程的实施中,体育老师需要坚守体育教育在德育中的特性,不仅要注重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训练,更要正确认识和发挥体育教育塑造学生人格的功能,着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特别是体育品德的培养。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德育教育的关键阶段。体育教学以其独特的活动形式和内容,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德育理念、培养道德品质的重要平台。因此,新课程推进下高中体育教学德育渗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重要性,分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并提出针对性的实施策略,以期为推动高中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深度融合,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1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及其重要性

1.1体育教育的德育功能

体育教育作为高中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生理、心理和精神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更在培养学生道德品质、团队合作精神和意志力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体育学科的德育目标深深蕴含在身体练习中,通过高中体能训练和必修选学的各类专项运动实践,让学生在学、练、赛的过程中养成团队合作、遵守规则、公平竞争的精神,培养诚信、责任、自律等道德品质;学会沟通、交流、宽容和理解他人的优良品质。尤其在各类对抗性运动如篮球、足球比赛中,面对困难时学生能够学会坚持不懈、顽强拼搏、积极进取和抗挫折的意志品质;耐力跑则能够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因此,体育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这些德育元素,并巧妙地将其应用于教学实践中,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中实现身心双重成长,从而全面塑造学生人格。

1.2体育教育德育渗透的重要性

体育与德育紧密相连,德育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高中阶段是学生成长发育和形成价值观的关键时期,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一环,肩负着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神圣使命。首先,德育渗透有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能够在运动中深刻体验合作与竞争的意义,学会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培养诚信、公正的品质。这些品质不仅对于学生当下的校园生活至关重要,更将深刻影响他们未来的社会生活和职业发展。其次,德育渗透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体育教学在锻炼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将使学生在面对未来的挑战时更加从容自信,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快速变化。最后,德育渗透有助于增强学校体育教学的实效性。通过将德育元素巧妙地融入体育教学中,学生可以在运动中深刻感受到教育的力量,从而增强对体育教学的认同感和参与度。这将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实现体育与德育的双重提升。因此,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德育渗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我们应充分利用体育教学的优势,深入挖掘德育资源,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让学生在运动中不仅锻炼身体,更在心灵上得到滋养和成长。

2.高中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现状分析

2.1体育教师的育德意识淡薄

在日常教学中,体育教师往往更侧重于体育技能的传授和体能的训练,却忽视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这导致了体育教学与德育教学之间的脱节,无法充分发挥体育在德育方面的潜在价值。高中体育课堂管理相对松散,缺乏对学生行为规范的严格要求。一些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不尊重他人、不遵守规则的行为,而教师往往对此视而不见或处理不当,这无疑削弱了德育教学的效果。同时,高中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对德育的评价比重不足,更多地侧重于学生的运动成绩和技能水平,而对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所展现出的道德品质关注度不够。这种评价方式导致学生只关注自身的运动表现,而忽视了道德品质的提升。

2.2体育教师的育德能力欠缺

高中体育教学中,一个老师教授多个班级体育课是普遍情况。由于每个班级的体育课时相对较少,体育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往往缺乏对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和尊重,较多采用统一的教学方式,没有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求进行有针对性的德育引导。有些体育教师在课堂上过于注重技能训练和体能锻炼,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方面的引导和培养,往往将体育课视为单纯的身体锻炼课程,忽视了体育教育对学生品德、意志和团队合作精神等方面的塑造作用。另外,也有部分老师认为德育工作是学生处的工作,与自己的学科无关。在这种错误的思想认识下,高中体育课中的德育渗透工作不仅开展缓慢,甚至存在被忽视的现象。

2.3高中学生的精气神普遍存在不足

如今的高中生面临着升学压力,往往将大部分时间投入到文化课学习中,导致对体育活动的重视不足。他们可能认为体育活动是次要的,甚至有同学将其视为浪费时间。部分学生可能对体育活动不感兴趣,缺乏参与的动力和热情,他们更愿意宅在家里,沉迷于电子产品,而不愿参与户外体育活动。除此之外,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也会影响学生的体育精神。如果学校过于注重文化课成绩,而忽视体育教育的重要性,那么学生的体育精神自然难以得到培养。当学生缺乏健康的身体素质和体育精神时,他们在学习中可能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精神状态差、身体情况不佳等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学业成绩的提高,还会影响到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3新课标背景下高中体育教学育德渗透的实施策略

3.1提高体育教师的育德意识和育德能力

提高体育教师的育德意识,不仅关乎学生道德品质的塑造,更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关键所在。体育学科作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元素。因此,体育教师应敏锐捕捉身体练习中的德育时机,巧妙地将德育内容融入日常教学中,确保体育德育目标的达成。我们应深入开展师德教育培训,引导体育教师深刻理解德育在体育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促使他们自觉将德育理念融入教学实践。同时,建立健全师德考核机制,定期对体育教师的德育表现进行评估,激励他们不断反思、改进,进而提升自身道德素质。通过这些举措,体育教师将能够更好地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提高体育教师的育德能力,是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通过组织德育经验交流会,让体育教师们有机会分享彼此在德育实践中的心得体会,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同时,观摩优秀德育案例活动,则可以让教师们直观感受德育的成效,学习如何巧妙地将德育内容融入体育教学之中;举办体育文化节、道德讲堂等活动,不仅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更能营造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校园氛围。在这样的环境中,体育教师们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自觉提升自己的道德素质,进而成为学生心中的道德榜样。

提高体育教师队伍的德育意识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它需要我们持续不断地努力,从制度、培训、实践等多个方面入手,确保每一位体育教师都能够深刻理解德育的重要性,掌握德育的方法和技巧,真正为学生树立道德榜样,引领他们健康成长。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培养出更多德才兼备的体育教师,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贡献力量。

3.2优化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策略

基于核心素养开展高中体育教学,不仅是落实德育渗透的重要途径,也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环节。为此,高中体育教师需要更新教学理念,掌握扎实的专业功底,改变传统过分强调体育技能教学而忽视德育渗透的现象。教师应以素养导向为目标,深入挖掘教材的育人内涵,充分发挥身体练习的特点,丰富教学内容,并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同时,运用多元的评价方式,将德育融入体育教学中,发挥健身育人的作用。例如,在田径类活动中,教师可以通过改变规则的比赛,强调规则意识、公平竞争和尊重裁判等德育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纪律性和公正性;在长跑项目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按照规定的路线和规则进行定时定距的练习和比赛,对违反规则的行为及时指出并予以教育;同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克服耐力跑的“极限”,鼓励他们不怕困难、坚持到底、挑战自我。在高中专项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篮球和排球等集体项目的团队合作特点,通过组织小组比赛、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体验团队的力量和合作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集体荣誉感和团队精神。此外,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学会在竞争中保持友谊,在合作中共同进步。在体操、武术等艺术性较强的体育活动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小组合作,相互保护与帮助,认真安全地完成每一个动作,注重动作姿态、动作表现力、动作规范和动作美感等。通过展示、表演和观摩评价,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自信心以及特有的精气神。

此外,德育评价也是体育教学评价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体育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运动技能的评价,还要注重体育品德养成的过程性评价。例如,可以评价学生在运动技能学、练、赛中展现的团队合作精神、规则意识、自律能力、意志力以及体育精神等。为此,可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如观察、记录和问卷调查等,让学生自评和互评,全面了解学生在德育方面的表现。同时,利用数字化教学平台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评价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分析,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效率。将德育纳入体育教学评价体系,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体育观念,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和道德情操。同时,这也将促使教师更加注重德育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推动体育教学与德育教育的深度融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4结语

德育与体育相辅相成,体育课程中无法缺少德育的渗透,而德育也需要借助体育活动的实践得以深化。在高中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中,我们应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人性化”关怀,特别是在体育学习的过程中,即身体练习的体验中。体育教师需深入挖掘体育活动的德育价值,结合学生实际,设计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同时,我们还应注重教学方法的创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多元评价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德育的熏陶。然而,德育的渗透并非一蹴而就,它需要体育教师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优化教学策略,努力将德育理念融入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体育与德育的有机结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向东.立德树人理念在高中体育教育中的渗透[J].体育风尚,2018(11):158

[2]孙福增.立德树人视角下高中体育与健康课中德育研究[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2(15):85-86

[3]孙世观.立德树人背景下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措施研究[J].考试周刊,2021(74):94-96

[4]曹玉美.高中体育课中渗透德育教育初探[J].东方青年▪教师,2012(1)

[5]吴华.浅谈新课标理念下体育教学的德育渗透[J].学校体育学,2013(13)190

[6]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5